終於明白了:古代的重農抑商,是確有必要的無奈之舉

小時候學歷史,就知道古代重農抑商。但不懂在古代,為什麼要抑商呀?商品經濟發展了不是更好嗎?但是,因為少有歷史書講得透徹。現在我透過研究和思考了古代史,似乎是找到原因了。特分享給讀者:

01古代疆域遼闊而人口不足,重商則危

讀過《春秋》《左傳》的讀者知道,春秋時期242年間,145個諸侯國,互相征伐吞併。許多小國被晉、楚、齊、秦、吳、越、魯、宋等國吞併。這些列國在天子眼皮子底下搞吞併戰爭。春秋有5個霸權國家,還搞“挾天子以令諸侯”。為了吞併,就找茬打仗。有些國君,為了男女婚嫁的家務事,就引發兩國戰爭。所以說:“

春秋無義戰

”(《孟子·盡心下》)。

自秦始皇一統天下後,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的綿綿不斷的戰爭。秦始皇,對歷史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終於明白了:古代的重農抑商,是確有必要的無奈之舉

秦始皇雕像

秦始皇終結了周朝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亂後,需要重新構造天下格局,但是,如果還搞

分封制

,以後還會出亂子。例如西漢的劉邦分封“姓劉的王”就弄出個“七國之亂”。

於是,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觀點和主張:分封制是周朝諸侯混戰的根源。天下統一後,為預防戰亂隱患,實行

郡縣制

實行了

郡縣制

的好處是:(a)如果有邊疆異族入侵,就需要徵調全國力量。(b)如果某郡縣發生自然災害,就需要徵集全國的資源來救災。

而這在周朝的分封制的條件下是無法實現的。周朝某分封國發生饑荒時,只好向鄰國借糧。鄰國不借就結仇了。所以,糧食生產是一件大事。

因此,農業生產是生存的根本。古代官吏俸祿就是發糧食,古代稅收也是收糧食。糧食、布匹,是市場上的硬通貨。而明代張居正,把糧帛實物稅改為收銀子稅。這就有了後來的歷史故事。以後再慢慢說這個。

本來古代人口就少,荒地多,糧食畝產也低。而且古代耕地、紡織都是靠人手完成,沒有什麼機器和自動化。於是,從事農業、手工紡織業,工作非常辛苦,週期長,來錢慢!

終於明白了:古代的重農抑商,是確有必要的無奈之舉

糧食生產週期長,來錢慢

然而,由於古代交通不便,誰去搞長途販運、囤積居奇、惡意炒作,誰就會容易

發財

而且是

暴利

。所以一旦鼓勵經商,則會引發人們不安心耕織——本來人口就少,如果不願意種地,則會引發糧食危機。

過去大家一說古代歷史上“人相食”,就以為是由於戰爭引起的。其實呢?而戰爭往往是因為:

土地兼併

導致耕地利用率下降,出現了流民。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戰爭。

02古代的抑商措施,以現代眼光看,是過於嚴厲嗎?

古代商人往往幹一些什麼事呢?由於生活資料短缺,激發了商業投機。一些商人依靠長途販運、囤積居奇而發了橫財。在經商現象嚴重時期,例如,在漢昭帝、漢宣帝時代,當時的萬戶侯,張安世是怎樣經商的呢?有《漢書·張安世傳》(【漢】班固)記載:

“安世尊為公侯,食邑萬戶,然身衣弋綈,夫人自紡織,家僮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內治產業,累積纖微,是以能殖其貨,富於大將軍光。”

可見,一個有1萬戶食邑的侯爵張安世,家裡有700名工匠的工場,比僅次於皇帝地位的大將軍霍光還富!

於是此類現象,就會引發農業人口就不安心農業生產了。因此必然要採取措施,壓抑這種情況的出現。

終於明白了:古代的重農抑商,是確有必要的無奈之舉

漢高祖劉邦雕像

漢朝之初,為了恢復戰後的農業生產,漢高祖八年(前199年),劉邦下令:加倍徵收中小商人的人頭稅。中小商人不得穿繡花絲綢服裝、不得乘車、不得騎馬。中小商人及子孫不得擔任官職。以此來遏制農民不務農而去經商的風氣。

到漢武帝時期,為了籌措抗擊匈奴的戰爭經費,不僅對中小商人,而且對大商人富豪也不客氣了。漢武帝元狩四平(前119年)增加了對商業和手工業的稅(百分之六)——算緡。而且,又實行了鹽鐵專營。誰敢私自煮鹽、鑄鐵,誰就要受到砍掉左腳趾的刑罰。

漢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又開始嘗試實行禁止私人長途販運。到桑弘羊擔任治粟都尉後,則將長途運輸和銷售集中統一管理。

本來,合理的商業活動,是有利於發展經濟的。但是,古代的商人,常常容易走火入魔。這是因為古代交通不便,人口不多,如果大家不去搞耕織,而去搞長途販運、賺取差價,就容易出現囤積居奇、惡意炒作的現象,從而引發亂子。而且,古代的商人容易隱匿財產和人口,這不利於國家的平平安安安。

終於明白了:古代的重農抑商,是確有必要的無奈之舉

衣服源於桑、麻、棉、紡

所以,古代重農抑商之舉措,以現代眼光看,並不是嚴厲,而是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而採取的措施。古人的思想,是不可能脫離當時的小農經濟耕織的生產方式而憑空產生的。現代人不能以工業化後的價值觀,去過分強求古人的思想。

03結束語

學歷史不要片面的思考和片面的總結,而要多視角觀察思考。古代的重農抑商雖然是一種無奈之舉,但確實是有必要的。

如您也有同感,歡迎:

點贊、收藏、關注、轉發、評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貝海吟

(本文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文丨貝海吟(原名:貝海少年)(原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