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總理衙門的設立,算是近代外交的一個起點

清史:總理衙門的設立,算是近代外交的一個起點

關鍵詞

:第二次鴉片戰爭、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

前因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廷急需處理大量涉外事務,成立總理衙門。

清史:總理衙門的設立,算是近代外交的一個起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

後果

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慘敗,簽訂《辛丑條約》,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

清史:總理衙門的設立,算是近代外交的一個起點

▲辛丑條約

過程始末

一、設立總理衙門

公元1860年,恭親王奕訢等人上奏清廷,請求設立總理衙門,並以王大臣統領。

奕訢等奏請設立的總理衙門,全稱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專門處理和西方各國間外交事務的機構,而請求以親王大臣統領,則是為提高新衙門的政治地位。

奕訢請求設立總理衙門,其實是迫不得已。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辦理賠款、公使進京等涉外事務太多,“撫局”工作人員少,工作時常要沒日沒夜的做,奕訢甚至連休息時間都沒有了。

清廷許多大臣也在戰敗中意識到處理好對外事務的重要。大臣焦祐贏等人曾聯名上奏,希望設立“通商處”,處理和外國通商等事務,成了設立總理衙門的先聲。

清史:總理衙門的設立,算是近代外交的一個起點

▲總理衙門舊照

二、咸豐拒絕

英國公使布魯斯聽聞奕訢奏請,表示十分歡迎,他說有了總理衙門,各國和清朝就能更好的外交交流,是幾十年來都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布魯斯的話,基本代表了西方各國的意見。

當然,除了外交需要,奕訢的奏請還考慮到國內局勢。此時太平天國運動還在繼續,和西方談判的過程中,奕訢認識到西方船堅炮利,想要借住西方國家力量,幫助清廷平定太平天國。

奕訢在奏摺裡說,聯合洋人剿滅太平天國,猶如三國時蜀國聯吳滅魏,朝廷最大敵人不是洋人,而是太平天國。但奕訢的奏摺呈上去,咸豐皇帝偏偏不同意,說禮部就能處理外交事務。

清史:總理衙門的設立,算是近代外交的一個起點

▲太平天國

咸豐其實並不喜歡和洋人交涉,他覺得清朝是天朝上國,怎麼能和各國蠻夷交往?他說禮部就能處理外交事務,不是真想讓禮部去處理和各國之間的外交工作,是為了找個藉口拒絕。

當然,咸豐拒絕的原因除了想要維護清廷尊嚴,還因為提出設立總理衙門的人是奕訢。奕訢是咸豐的異母兄弟,人比較聰明,道光皇帝密定儲位時,曾經在咸豐和奕訢間猶豫很久,兩個兄弟因此明爭暗鬥。別人要求設立總理衙門尚可,但事情是奕訢提出來的,他想幹什麼?

奕訢很快想明白咸豐拒絕的原因,他和兄長咸豐爭奪皇位,其實始終受到猜忌,要不是英法聯軍進京,朝廷戰敗後的爛攤子沒人收拾,咸豐才想到了自己,估計自己還是一個閒散人員。

清史:總理衙門的設立,算是近代外交的一個起點

▲奕訢畫像

三、奕訢以親王大臣的身份負責總理衙門

奕訢立刻上奏說,總理衙門的行政級別無需太高,和禮部下轄的四夷館差不多就行。奕訢的上奏表明自己不是想要透過總理衙門來擴張權力,獲得了咸豐的認可。

咸豐最終同意了奕訢的奏請,但他在總理衙門的全稱上加了兩個字,改為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對新設機構的權力進行限定,以免恭親王奕訢的權力逐漸坐大。

總理衙門成立後,奕訢本想建議將新衙門設定在禮部,但考慮到禮部地位尊重,不適合外國人出入,於是改換了選址,將原來在北京東堂子衚衕的鐵錢局稍加修繕,改造成了總理衙門的辦公地點。但奕訢的做法仍舊沒有徹底打消咸豐的疑慮。

奕訢以親王大臣的身份負責總理衙門後,咸豐規定凡是在總理衙門辦事的官員,不得同時兼任軍機處的職務,避免其權力太大。咸豐還規定地方官員如有和總理衙門有關的事件上報,應透過軍機處報給皇帝,防止他們和總理衙門發生關係

咸豐皇帝嚴格控制總理衙門的經費,要求總理衙門的辦公經費由戶部每月支取,以防止總理衙門利用處理通商事務的職務之便,控制天津和上海的關稅收入。

不過,受到牽制的總理衙門和奕訢,很快迎來轉機。不久之後,逃難在熱河行宮的咸豐皇帝病逝,清廷隨即發生政變,慈禧太后在奕訢的支援下奪去了最高權力。

清史:總理衙門的設立,算是近代外交的一個起點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

四、慈禧掌權

幫助慈禧奪權成功的奕訢權力增大,西方各國看到奕訢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都表示要以溫和協調的態度,去取得清廷高層認可,總理衙門的位置變得更重要了。

慈禧見各國支援自己掌權,也對和各之間的交涉抱有積極態度,在她的認可和恭親王奕訢的倡導下,學習西方技術的洋務運動隨之興起,總理衙門的權力變大了。

隨著洋務運動開展,總理衙門包攬各國盟約、購買船艦、管理海關等重要政務,職能越來越多。刑部郎中沈瑞林說,總理衙門的權力已經囊括了六部的職權範圍。

雖然權力範圍在逐步擴張,但總理衙門始終處在一片罵聲中。反對派的質疑從未停止,他們說總理衙門主持洋務是崇奉異端邪說,其辦事人員都是敗類。慈禧對此有所瞭解,不無感慨的說到,只要是官員進了總理衙門的,一定捱罵。

但總理衙門迎合清廷和西方交涉的政治需要,在清末一直延續存在了四十多年。

清史:總理衙門的設立,算是近代外交的一個起點

▲慈禧畫像

結論

總理衙門幫助清廷處理對外事務,成為洋務運動的主持機構,是中國歷史上首個辦理近代外交事務的專門機構,為晚清政治制度的近代化開創了先河。

【參考資料】《清史稿》《正說清朝十二帝》《祺祥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