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將為何見到使錘的人立馬跑?原來錘有個令人生畏的隱秘功能

從古而今,最影響軍隊戰鬥力的就是武器裝備,士卒素養相當的雙方的交戰,除開困窘於經濟的情況,基本上都是裝備先進的一方取勝。

不要覺得冷兵器時代就是一成不變的,實際在對於兵器的最佳化和應用上,即便是冷兵器時代,同樣是有過數次革新的。漢朝之所以能夠“一漢當五胡”,其碾壓匈奴弓馬的關鍵就在於大規模應用鐵器,而當時的匈奴還在用青銅器。

古代武將為何見到使錘的人立馬跑?原來錘有個令人生畏的隱秘功能

明清時候流行其演義小說,最著名要屬《三國演義》和《隋唐演義》,不少人都以為古代行軍打仗就是雙方的武將來陣前鬥將,但真實的歷史中,只有一身蠻勇的人,是當不成武將的,頂多就是個護衛。比方說在演義故事中程咬金、張飛都是不學無術的莽夫,但在歷史上,他們都是豪奢家庭出身,不但精通文墨,還腹有韜略,單單靠著演義中那樣耍點小聰明,是不可能成為一代名將的。

要知道,在古代像《孫子兵法》這類書籍,都是世家視同珍寶的東西,連借給人抄寫都不肯的。領軍征戰,要麼有理論,要麼有經驗,北宋末年的名將韓世忠就屬於有經驗的,他在西軍摸爬滾打數十年,才得以成就功業;同時代的宗澤就屬於有理論的,乃是科舉進士出身,飽讀詩書。

古代武將為何見到使錘的人立馬跑?原來錘有個令人生畏的隱秘功能

演義故事中,最出名的虛構人物,莫過於李元霸,只要提到隋末唐初這段時間,都會想起提著甕金錘的不世猛將,但史書上,只有體弱多病的李玄霸,而沒有李元霸。

不僅如此,演義中十八般兵器迭出,但是歷史中行軍打仗,兵器都是制式化的,這樣才方便統一指揮,沒有花裡胡哨的餘地和空間。比如唐代作為騎兵噩夢的陌刀隊,特製的陌刀專門用來對付騎兵。

古代武將為何見到使錘的人立馬跑?原來錘有個令人生畏的隱秘功能

古代是有錘這樣的兵器的,但是不會像李元霸是重達320斤的甕金錘,真正的錘根本不可能這麼重,兵器的要求可不僅僅是提起來,還要能靈活運用。古代計程車卒可不僅僅帶著武器,還包括數十斤的甲冑,即便是飽經戰火的老卒,都不可能揮舞數十斤的武器。

兵器是需要士卒都能上手運用的,因此,錘的重量通常都是十斤以內,這樣才能靈活使用。

古代武將為何見到使錘的人立馬跑?原來錘有個令人生畏的隱秘功能

但是,古代的武將看見使錘的人,通常要立馬跑開,因為錘的設計上是有個令人生畏的隱秘功能的。古代的甲冑是可以防備箭矢的,可以保護士兵的安全,但是錘靠撞擊殺傷人,這時候即便是唐代明光鎧或是西夏瘊子甲這樣的有名的甲冑,都難以起到防護的效果。

武將可不是像演義說的那樣親自上陣的人,而是負責指揮,要是遭人錘中,失去了主將,對士氣的影響是很重的。對於武將來說,保全自身是非常重要的,當然獨自溜走也是不行的,這樣對士氣同樣是個巨大的打擊。

古代武將為何見到使錘的人立馬跑?原來錘有個令人生畏的隱秘功能

你覺得古代的武將見到使錘的趕緊走是什麼原因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