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交情(句句扎心)

有書君說

管鮑之交,是古人經常提到的一個典故,但兩個人之間的交情真正能稱得上是“管鮑之交”的,卻少之又少。

管仲與鮑叔牙,志向相同,興趣相投,背景相似,因此,兩人成了親密無間的朋友。

他們互幫互助,即便立場不同,也沒有忘記彼此;

他們精誠合作,哪怕困難重重,也始終攜手並進,最終聯手幫助齊桓公開創了春秋霸業。

管鮑之交,其心如水,千年以來,獨此一份。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管鮑之交的故事。

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交情(句句扎心)

一貴一賤交情見

管仲的祖上是周穆王的後代,那是地地道道的“皇親國戚”,可到了他這一代,家族早已沒落衰敗。

此時的管仲就好比三國時的劉皇叔,雖然是“根正苗紅”的皇室血統,但也只能靠“織蓆販履”為生。

不過管仲要比劉皇叔幸運一些,因為他還有一個鐵哥們,可以一起搞事業、做生意,關鍵時刻還能救濟他一下,這個人就是鮑叔牙。

鮑叔牙的父親是齊國的大夫,雖然到他這一代也是沒落了,但鮑叔牙的手裡畢竟還有些資產,雖然手中無權,但也算是衣食無憂。

不過,家境殷實的鮑叔牙,可從來沒有瞧不起一窮二白的管仲,相反,他十分敬服管仲,也經常接濟管仲。

這對於管仲來說無異於是雪中送炭,但身為七尺男兒,又怎能靠別人的接濟生活呢?

於是,管仲向鮑叔牙提了一個發財的主意——合作經商。

在春秋時代,各諸侯國都獎勵耕戰、抑制商業,商人的地位也比較低下。

但管仲不在乎,只要能賺錢,商人就商人吧。

對於管仲決定的事,鮑叔牙一向予以支援,既然管仲要經商,那鮑叔牙自然是無償提供本錢了。

在創業階段,鮑叔牙提供的本錢最多,可到了分利潤的時候,管仲卻總要多拿一些。

而且還拿得問心無愧,彷彿理當如此。

鮑叔牙是個君子,自然不會去斤斤計較,但旁人卻看不下去了。

他們都為鮑叔牙鳴不平,甚至有人要為鮑叔牙出頭,去教訓管仲一頓,而鮑叔牙卻笑道:

“管仲並非貪財之人,他只不過是家裡窮,窮人多拿一點又有什麼大不了呢?”

但管仲的運氣實在太差,生意沒做幾天就“關門大吉”了,就連鮑叔牙的老底也被他賠個精光,於是,管仲決定棄商從政。

但就算從政,管仲也是連連失利,他曾三次擔任基層官員,卻三次都被炒了魷魚。

眾人都認為管仲是一個沒才能的人,但鮑叔牙卻自信地說道:

“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他沒有遇到識貨的人而已。”

後來管仲不得已,又到軍營去討生活,但每次打仗衝鋒時,他都是最後一個;

每次撤退時,他倒是一馬當先,比誰都積極。

沒過多久,管仲就被眾人稱作“逃兵”,得知此事後,鮑叔牙依舊為管仲辯解道:

“管仲不是貪生怕死,是因為他家裡有老母親要供養,所以他不得不格外珍惜自己的生命。”

鮑叔牙為管仲的多次“辯白”,讓管仲十分感動,因為他知道:

自己的老朋友並不是為自己遮掩過錯,而是真正的瞭解自己。

於是,管仲滿懷深情的感嘆道: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

不得不說,管仲是幸運的,若他沒有遇到鮑叔牙,那他很可能就會被淹沒在人們的非議之中。

面對眾人的非議,鮑叔牙始終對管仲不離不棄,單單是這份信任,就足以令後世之人汗顏。

也正是這情比金堅的友誼,才讓歷史上多了一位名相,多了一段千古佳話。

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交情(句句扎心)

(管仲)

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交情(句句扎心)

各為其主心不變

公元前698年,齊僖公離世,留下三個兒子,老大公子諸兒、老二公子糾和老三公子小白。

老大諸兒順勢即位,是為齊襄公。

不過這齊襄公荒淫無道,是個禍國殃民的主兒,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他這國君做不長。

所以,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的身上。

當時,管仲和鮑叔牙分別輔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

這也恰恰是管仲的“投資理念”——雞蛋要放在多個籃子裡。

雖然兩人分屬不同陣營,但二人私下依舊是好友關係。

但是,上天彷彿故意要考驗一下二人的友情,讓他們不得不拔劍相向。

齊襄公的荒淫無道,讓整個齊國人人自危,管仲預感到齊國將會發生大亂,便提前保護公子糾逃到魯國去躲避了。

與此同時,鮑叔牙也帶著公子小白逃往莒國去避難。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胡作非為的齊襄公便被齊國大臣殺掉了。

如此一來,齊國一時間沒有了君主。

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

老大死了,老二和老三自然就成了合法繼承人。

而到底由誰來做繼承人,自然就看誰能先回到齊國主持大事了。

昔為好友,今日卻是各為其主,管仲與鮑叔牙兩人更是展開了鬥智鬥勇。

鮑叔牙一面火速出發、奔回齊國,一面派人先到齊都臨淄去拉攏一些朝中老臣;

而管仲一面向魯國借了大批軍隊,一面親自帶領狙擊小隊去截殺公子小白。

管仲等公子小白車馬

行近

時,張弓搭箭瞄準射去,只一箭便射中公子小白。

公子小白中箭而倒,口吐鮮血。

管仲見狀自然是欣喜若狂,匆匆忙忙率領人馬趕回去了。

然而這一次,管仲的運氣還是那樣糟糕,他那一箭不偏不倚,正好射中公子小白的衣帶勾,公子小白立刻裝死倒下,以此騙過了“老奸巨猾”的管仲。

管仲的偷襲讓鮑叔牙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他從此更加警惕,不敢有絲毫懈怠,帶著公子小白馬不停蹄地飛奔齊國,終於先管仲一步到達齊國。

大局已定,這次的比賽終以鮑叔牙的勝利告終。

公子小白搖身一變成了齊桓公,鮑叔牙也成了當朝第一功臣。

可憐的是,管仲和公子糾對此還毫不知情,他們慢慢悠悠地前往齊國,結果遭到了齊國軍隊的迎頭痛擊。

無奈之下,管仲只好帶著公子糾逃回魯國。

但沒想到的是,魯國在齊國的逼迫下居然翻臉不認人,他們殺掉了公子糾,並軟禁了管仲。

這下倒好,投資沒成功,反而有性命之憂,管仲的運氣算是糟糕透頂了。

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交情(句句扎心)

(鮑叔牙)

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交情(句句扎心)

君子之交淡如水

齊桓公剷除政敵後,便開始治理齊國。

這個時候,齊桓公想任用鮑叔牙為相,但鮑叔牙卻一口拒絕了,他的理由很簡單——“我不如管仲!”

齊桓公聽後,很是驚訝。

鮑叔牙見齊桓公如此吃驚,便接著解釋說:

“我有五個方面不如管仲:

寬惠愛民,我不如他;治國掌權,我不如他;

結交諸侯,我不如他;制定禮儀,我不如他;披甲擊鼓,我不如他。

管仲就好比人民的父母,您想治理好兒女,就不可不用他們的父母。”

鮑叔牙說來說去,其實就是一句話——要想稱霸,必用管仲。

鮑叔牙的一番話,徹底打動了齊桓公,於是兩人便開始計劃將管仲迎回齊國。

為此,齊桓公特地遣書給魯國,叫魯國交出管仲,否則齊軍將全面進攻魯國。

魯莊公雖然被嚇傻了,但魯國可也有明白人,這個人叫做施伯。

這施伯當真是個智者,對於齊桓公想要任用管仲的意圖,他是一下子就給看破了。

於是他連忙對魯莊公說道:

“齊桓公匆匆忙忙地想要回管仲這個階下囚,不是為了報仇,而是想任他為相。

這麼說吧主公,管仲之才舉世罕見,恐怕我們整個大周也找不出第二個來。

假如管仲被齊國任用,那齊國必將稱霸天下,到時候,我們魯國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魯莊公聽施伯贊管仲為“世間大才”,差點笑出了聲。

在他看來,管仲就是一個幹啥啥不行,只會貪財投機的膽小鬼,能是什麼大才?

所以,當施伯主張殺死管仲時,魯莊公卻堅持要把管仲送回齊國,也就是魯莊公的這個決定,改變了春秋歷史的發展。

或者說,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是任何人都無力阻擋的。

管仲一入齊國都門,便得到齊桓公的隆重迎接和全權任命,而管仲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他一路輔佐齊桓公,讓其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也是“最偉大”的霸主。

後來,管仲病重,齊桓公來到他的床前,向其詢問接班人問題。

只見管仲氣喘吁吁地說道:

“主公,我死後,您千萬不要任用鮑叔牙為相,否則你就是害了他啊。”

齊桓公雖然連連答應,但心裡卻不以為然,管仲死後,齊桓公果然任用鮑叔牙為相。

但鮑叔牙這個人有些過於“剛正”,他的眼裡是容不下一點沙子的,所以他很快便遭到一些小人的惡意攻擊,不久之後便鬱鬱而終了。

其實,不是管仲知恩不報,更不是他忘恩負義,而是因為他深知鮑叔牙“其為人好善,而惡惡已甚,見一惡終身不忘”。

這樣的人少了一份圓融和變通,是很難在勾心鬥角的官場上立足的。

管仲瞭解鮑叔牙,正如鮑叔牙瞭解管仲一樣,他們之間無需說太多,因為彼此相知,從無隔閡,而這或許就是管鮑之交的真正秘訣吧。

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交情(句句扎心)

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交情(句句扎心)

莊子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這句話用在管鮑二人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管仲對鮑叔牙從來都沒有過分的親近與客套,甚至他也未曾說出一句感激的話;

但在這世間,他依舊是最瞭解和關心鮑叔牙的人,哪怕在臨死前,他還在為鮑叔牙擔憂。

而且對於管仲而言,鮑叔牙既是朋友,也是伯樂,甚至還是恩人。

生活貧窮的時候接濟他,名聲掃地的時候支援他,性命堪憂的時候搭救他,可以說,沒有鮑叔牙,就沒有名震千古的管夷吾。

唐代詩人高適在《贈任華》一詩中寫道:

君不見管仲與鮑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時隔千年,管鮑二人雖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但“管鮑之交”的深情餘韻依然牢牢鐫刻於人們心中。

參考內容:

1。《列子·力命》

2。《史記·管晏列傳》

3。《左傳·莊公八年》

4。《莊子·雜篇·徐無鬼》

5。《管子·匡君大匡》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