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宋朝的建立

公元959年,號稱“五代第一明君”的後周世宗柴榮駕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

陳橋兵變:宋朝的建立

後周世宗柴榮

公元960年2月3日(正月初四),後周將士們劫持了他們的禁軍總司令趙匡胤,在陳橋為他披上黃袍,趙匡胤“被迫”當上了皇帝,史稱“陳橋兵變”。自此,宋朝建立。

陳橋兵變:宋朝的建立

宋太祖趙匡胤

這場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譁變,趙匡胤在“一出”、“一進”之間就完成了朝代更迭,用時僅僅四天。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後周的文武官員正在向周恭帝祝賀新年,忽然有人前來報告,說遼國和北漢聯合出兵,準備趁後周剛換皇帝這個時機,奪取後周天下。這時候太后二十多歲、小皇帝八歲,孤兒寡母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執政的兩位宰相沒多想,慌忙令身為禁軍總司令的趙匡胤率軍離開開封,北上禦敵。

選擇趙匡胤可謂是眾望所歸。他是個典型的武將,在周世宗時期立下了赫赫戰功,“打下四百座軍州都姓趙”。另外,趙匡胤在軍中也極有威望,後周的高階將領中有一半都是趙匡胤的親信。也因為如此,老皇帝周世宗死後,手握重兵又功勳卓著的趙匡胤的地位就變得很尷尬,經常被質疑會篡權奪位。這一次的出兵,又剛好可以給朝廷一個緩和的空間。

初三這一天,趙匡胤率領大軍離開京城,駐紮在不遠的陳橋驛。一到此處,將領們就聚集在一起,只議論一件事:另立天子。原來感到趙匡胤地位尷尬的不止領導層,還有跟著趙匡胤出生入死的這幫手下。現在主少國疑,一眾將士並不放心將國家放在小皇帝手中。而且大家認為,即使這趟打贏了契丹小皇帝也不會被記著自己的好,不如立趙匡胤為天子。

這時候趙匡胤在幹什麼呢?他喝多了,在睡覺。這一夜他“睡得非常好”,大軍都譁變了也沒醒。不過趙匡胤雖然喝多了,但趙匡胤的親信趙普和弟弟趙光義還在。眼看士兵要擁立趙匡胤,趙普當然開心了。但他並沒有直接同意,反而說,趙匡胤忠於後周,是不會同意你們另立天子的,他醒了也不會赦免你們。這樣一嚇,那些膽小計程車兵們就偷偷走了,趙普變相把不那麼忠心的將士們排除。膽小的走了,但膽子大的那些還在。他們再次跟趙普說要求叛變,說我們已經說了要另立天子,犯的是謀逆大罪,如果趙匡胤不上位,我們必死無疑。趙普這時候看將士們的心態建設已經差不多,也就同意了。

陳橋兵變:宋朝的建立

黃袍加身

趙匡胤這時候還在睡覺,這群商量好的將士們卻開始忙活了。首先,趙普派人回到開封把趙匡胤的家人保護起來,然後聯絡趙匡胤在開封關係最鐵的兩位禁軍大將,做好內外接應。至於其他人,就圍在趙匡胤的大帳外,穿好鎧甲,把刀拔出來露出白刃,一旦情況不對,立馬逼宮。趙匡胤“聞訊驚醒”,剛走出大帳,就有人就拿著做好的皇帝的黃袍,一下子披在了他身上。將領們前一秒還刀兵相向,下一秒就撲通一下跪倒在地,高喊萬歲。趙匡胤當然“堅決不同意”,可這會兒誰管他同不同意呢,眾人將他擁上馬,回京城即位去也。

就我們能看到的所有文獻記載來說,整件事情就是這麼發生的,但其中疑點重重。

其一、契丹作為北方遊牧民族的代表,冬天糧食缺乏,氣候寒冷,是最不適合出兵打仗的時節。為什麼會在此時大舉入侵?這麼重大的事件,《遼史》中對此事隻字未提,連《宋史》也記載模糊,只說了趙匡胤做了皇帝后,遼與北漢一同逃遁。現在看來,“契丹舉兵”極有可能是由趙匡胤和其幕僚們編造出來的一個調兵藉口,藉此機會將重兵調離京城,進可篡位成功,退可割據一方。

其二、陳橋兵變全程趙匡胤都在睡覺。作為統領一軍的將領,趙匡胤以軍功揚名四海,也因此為朝廷忌憚,他怎麼會連手下的人反了都一無所知?而且,趙匡胤剛走出大帳,就黃袍加身了,黃袍是什麼時候做好的呢?不如說,整場陳橋兵變,其實是趙匡胤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上位大戲。

趙匡胤回到京城即位的這一天是大年初四,一天之內,就讓後周的文臣、武將,全都俯首稱臣。趙匡胤自己則是帶著大軍來到了崇年殿,接受了後周小皇帝的禪讓,改元建隆。至此,宋朝建立。

此次兵變導致了後周的滅亡和宋朝的建立,亦標誌著五代十國中的五代時期的結束。

再後來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解除武將權力,奠定宋代崇文抑武的風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