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一品大臣,卻被英國人帶到印度,關進玻璃籠中供人觀賞?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民族英雄林則徐的話現在讀來依然發人深省。大清王朝是中國封建時期的最後一個王朝,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為數不多由異族統治的王朝。

有人說

“崖山之後無中國

,明亡之後無華夏

,這個話現在看來自然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觀點,畢竟清王朝雖然不是傳統意義的漢室江山,但也絕對是華夏民族的政權。在清朝時期滿族、漢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的人民互相融合,最後形成了中華民族。

他是清朝一品大臣,卻被英國人帶到印度,關進玻璃籠中供人觀賞?

大清王朝最為人詬病的是他的固步自封,當西方國家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時,清王朝的統治者依然沉醉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他們也對新事物發生興趣,不過僅僅只是當做新奇解悶的小玩意兒。

以至於列強打到門口了,清王朝的官吏還幻想著“以忠信為甲冑,禮儀為幹櫓,抵禦外侮。”可是在西方的堅船利炮下,所謂的忠信幹櫓就像紙糊的一般,一下就被打破了。清軍節節敗退,中國的主權和土地被列強肆意瓜分。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在清王朝陷入亡國滅種的危機時,也湧現出了許多的忠臣,主持禁菸的林則徐,兵敗自盡的喜塔臘·裕祿,投井的王懿榮,

以及抗擊英國,被俘後絕食而死的一品大臣,兩廣總督葉名琛。

他是清朝一品大臣,卻被英國人帶到印度,關進玻璃籠中供人觀賞?

一、鎮壓起義一路高升

葉名琛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從小不僅飽讀詩書,而且一心想要報效國家。考取進士後葉名琛開始正式步入清朝政壇,他最早當過知府,後來在雲南擔任按察使時,因為救援水災得力,被提拔為了湖南布政使。

葉名琛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官場的經驗十分豐富。41歲上他就當了廣東巡撫,成為了清朝的封疆大吏。正是在巡撫任上,葉名琛首次和英國交鋒,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人想要進入廣州城,遭到了葉名琛的堅決反對。

後來清王朝的內亂加劇,震驚中外的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全國各地都有起義的民眾。廣州地區主要是羅鏡會匪,葉名琛作為廣州巡撫,專門負責剿滅羅鏡會的起義活動。在剿匪過程中,葉名琛殲滅了羅鏡匪首淩十八,並因此升任了兩廣總督。

他是清朝一品大臣,卻被英國人帶到印度,關進玻璃籠中供人觀賞?

剿匪事業可以說是葉名琛人生的高光時刻,因為廣州地區商貿繁榮,經濟發達,許多起義勢力都來廣州騷擾,葉名琛總攬廣州剿匪事宜,派兵各處剿匪,屢次取得勝利。

不僅收回了被起義勢力佔據的地區,還接濟受到騷擾的鄰省,聲譽一時無兩。

二、抗擊英軍戰敗被俘

可惜此時的清王朝不僅有內憂,還有外患,一開始西方國家還採取和平的通商方式,但是因為中國社會自給自足的特點,西方的商品在中國完全沒有市場,反而是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受到西方民眾的追捧,西方的金銀源源不斷流入中國。

雖然在對外貿易中獲利頗豐,但是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只顧個人享受,既不提升國家實力,也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慈禧為了給自己操辦60大壽,更是花錢如流水,不僅掏空了國庫,還不斷壓榨百姓。

他是清朝一品大臣,卻被英國人帶到印度,關進玻璃籠中供人觀賞?

因此,清王朝不僅沒有因為對外貿易而富強起來,國內反而更加的混亂,到處都是起義的民眾。西方也無法忍受長期的貿易逆差,便開始向中國傾銷鴉片,鴉片不僅掠奪了中國的大量財富,更是摧毀了中國人民的身體。

鴉片貿易開始後,中外貿易發生了逆轉,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換回來的都是荼毒人民的鴉片。眼見鴉片貿易給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破壞,鴉片本身更是殘害了無數的百姓,林則徐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禁菸運動。

虎門銷煙激怒了英國政府,鴉片戰爭開始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英簽訂了《南京條約》。但是英國並不滿足,

後來藉口“亞羅號事件”中國水師合法捉拿水手的事挑起新的矛盾,這一次葉名琛面對英方據理力爭,不卑不亢。

他是清朝一品大臣,卻被英國人帶到印度,關進玻璃籠中供人觀賞?

但這本就是英國為入侵找的藉口,很快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了,雖然在戰爭中葉名琛使用了火攻等多種戰術,但是無奈中英的軍事實力相差太大,中國再一次被英國打敗,

而葉名琛也被英軍俘虜了,之後他被英軍押送到了印度。

三、保全忠義絕食自盡

中國有句老話叫:

“主憂臣辱,主辱臣死”

。因此許多愛國志士在被俘後都會選擇自盡以全忠義,

但是葉名琛這一次沒有自盡,他想要留著有用之軀和英國國王當面理論。

不過英軍沒有理會他的要求,一直把他關在印度,在此期間,葉名琛從未忘記過自己的祖國,他每天都要想發設法地去了解中英戰爭的情況。為清軍的勝利而歡呼,為國家的危難而嘆息。

他是清朝一品大臣,卻被英國人帶到印度,關進玻璃籠中供人觀賞?

葉名琛確實是一個有氣節的人,他只吃自己帶過去的食物,從不碰英軍送來的飯。當食物消耗完畢後,他選擇保全自己的忠義——絕食而亡。但是,英軍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居然抹黑葉名琛,說他在印度時被關在玻璃籠中,就像一個猴子一樣任人參觀。

小結:

葉名琛無疑是一個愛國志士,身為朝廷一品大臣,他死前只留下了一句“有負皇上天恩”的話,在人生的最後一刻仍未忘記報效國家。

他是清朝一品大臣,卻被英國人帶到印度,關進玻璃籠中供人觀賞?

歷史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原因遭到歪曲,但是真相不會永遠被掩蓋。

參考資料:《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道德經》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