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打成一鍋粥,為何沒異族入侵?當時是誰在鎮守邊疆?

古人云“亂世出英雄。”在歷史浩瀚的長河裡,每當動亂來臨,就會有一批藉此機會大展拳腳的豪傑出現。數千年的歲月中,每逢王朝更迭,就會有風雲變動,更何況還有“五代十國”這樣的年代存在。可要說到亂世,人們必然不得不提起那段最出英雄的年代,一段三國時期的故事。

三國打成一鍋粥,為何沒異族入侵?當時是誰在鎮守邊疆?

自從184年黃巾之亂開始,東漢早已變成了風雨飄搖的時代。皇室衰微,群雄並起,各路人馬紛紛開始割據地盤,組建逐鹿中原的勢力。可看著那打成一鍋粥的天下,始終有一個問題縈繞在腦海,那就是為什麼外族都不來趁此機會入侵?

早在秦朝時期,匈奴族就已經盤踞在北方虎視眈眈了。公元前129年,他們大舉入侵西漢,一場持續了漫長歲月的“漢匈大戰”把戰火燒上了多少土地。雖說在46年的時候,他們受到烏桓的襲擊無法顧及東漢,可是在91年時鮮卑族又悄然崛起,這都是最有可能參與三國亂世的勢力了。然而對此,專家們表示,看看是誰守邊疆就知道了。

除卻人們非常熟悉的魏蜀吳三大陣營外,遼西也一直是不容小覷的一個地方。而在這支勢力裡,最具有威望的莫過於公孫瓚了。據《三國志》記載,他出身於望族,曾與劉備相識。憑藉自己的才識與勇武博得了不錯的官職,在戰場上四處征戰。

而真正讓公孫瓚出名的機會,是在於他對外族侵略的主戰。《後漢書》描述道,當時的遼西時常受到鮮卑族的騷擾,剛剛出任長史的他立刻表示出極度的憤怒。每當遇到敵人,他都會毫不猶豫地上前大戰一番,哪怕巡邏偶遇都是一場殊死搏殺。

三國打成一鍋粥,為何沒異族入侵?當時是誰在鎮守邊疆?

178年時,張純投靠烏桓人發起叛亂。而公孫瓚僅僅率領3000精騎就敢直入戰場,打的叛軍丟盔棄甲。自此開始,中原一帶打得不可開交,而他就在邊疆的戰場上大顯神威。188年時,他在石門打得烏桓潰不成軍,白衣白馬讓“白衣將軍”的名號成為了讓塞外異族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在191年的時候,面對各地興起的黃巾軍,公孫瓚更是義不容辭參加了平叛。本著一身正氣的特質,他面對叛軍和異族都絕不容忍。這種勇武過人的猛將也是徹底讓那些本想來三國亂世裡分一杯羹的人徹底死了心,他們連遼西這道關都過不去。

三國打成一鍋粥,為何沒異族入侵?當時是誰在鎮守邊疆?

除此之外,並非公孫瓚一個人就組成了對異族的威懾力,其他勢力都是如此。單論在中原三分天下的魏蜀吳,每個都不是好惹的。就拿曹魏來說,207年,由於剿滅袁術的過程裡烏桓試圖進行干涉,最終換來的就是張遼帶著數十萬大軍橫掃了整個王城。毫不客氣的說道,對於爭霸的群雄來講,這些外族人根本不足為懼,國力上的差距已經直接決定了他們膽敢侵犯的結果。

三國打成一鍋粥,為何沒異族入侵?當時是誰在鎮守邊疆?

而最重要的一點則是,不論中原內部打得多麼不可開交,面對外來的侵犯,各個勢力都必然會毫不猶豫地齊心協力先消滅侵略者。倘若三國時期的軍事力量全部集中,那可能鮮卑、匈奴這些族群早就不存在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當年打成一鍋粥的情況下,始終沒有外族趕來侵犯的原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