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1992年,餘秋雨先生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該書剛一面世就受到了追捧,其暢銷程度可以說在上海的高校校園裡,幾乎人手一本。

余光中先生評價餘秋雨說:

“中國散文,在錢鍾書和朱自清之後,出了餘秋雨。”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然而,2003年7月,《咬文嚼字》月刊編委金文明先生出版了一本名為《石破天驚逗秋雨:餘秋雨散文文史差錯百例考辨》的書來批評散文大家餘秋雨的散文作品中的“史料差錯”。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一時間批判餘秋雨彷彿成為了文壇的潮流。知名學者易中天說他“我對餘秋雨心存一份敬意,但更多的是不以為然”;著名媒體評論人梁宏達說他“此人虛偽至極”;梁文道則說他“矯揉造作”。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甚至在中國知網上你也能搜到一些批評餘秋雨先生的學術論文,但事實上餘秋雨先生真的有他們說的這樣難堪嗎?

用情懷擁抱靈魂

說起《文化苦旅》,很少有人知道餘秋雨先生創作這本書的背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餘秋雨被推舉為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時年40歲的他成為了中國內地最年輕的高校院長。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然而不久,他卻毅然決然地辭去一切職務,開始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重要遺址。1年後,承載這段旅程無數心血的《文化苦旅》面世。

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為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也是一種遞進式的聯絡。

從目錄中你可以看出餘秋雨先生對遊記的這種別樣的展現,在這種“文化大散文”的題材上,《文化苦旅》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餘秋雨的行文帶著歷史滄桑感,唯美的語言、生動的故事、令人神往的文化古蹟,都給人以思考和啟迪。在散文這個方面,無論是《文化苦旅》這本書,還是餘秋雨先生都是值得尊敬和讚賞的。

因為《文化苦旅》開拓了一個新時代的散文文體,而餘秋雨先生引領了一代人文人對於中國文化中“旅”的研究。

走進其人

“商場得意,情場失意”這句廣為流傳的古話也在餘秋雨先生身上體現了,不過他並不是“商場”而是文壇。

在《文化苦旅》大賣的1992年,餘秋雨先生與他的前妻李紅離婚了。

離婚的原因是李紅髮現了餘秋雨寫給另一個女人的情書,從發現丈夫出軌到離婚,甚至不到一個月。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李紅將這段已失去的愛情迅速斬斷,她的清醒和瀟灑也讓剛離婚沒多久就結婚的餘秋雨深陷輿論壓力之中。一些“專注”於批判餘秋雨的人更是瘋狂地拿這件事做文章,不斷批評餘秋雨先生“道德敗壞”。

餘秋雨的第二任妻子——馬蘭,也在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可是不同於小說中的情節,馬蘭和餘秋雨先生認定了彼此的相遇相識相知皆是命中註定。

初見於話劇《遙指杏花村》的舞臺上,這兩個相差16歲的“文人”在看見對方的第一眼就彷彿靈魂相吸,一見如故。交談過才發現,原來雙方都默默關注對方許久。

身為中國一級演員的馬蘭說“我和餘秋雨在一起的感覺非常奇妙,我和他就像在上輩子就結過婚一樣,而今生要做的只是完成前世的那個約定。”

跌下神壇

可是,輿論從未停止。2008年,汶川地震後,媒體報道說餘秋雨先生向災區捐獻了20萬人民幣,不僅如此,他還在地震發生不久後就到災區參與救災活動。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也正是此次善舉讓他深陷“詐捐門”風波。起因是媒體並未在紅十字會的捐款專案中找到餘秋雨先生所捐的20萬,一時間,很多和餘秋雨先生有關或者無關的人都出來發表言論,說他是“餘含淚”“餘首騙”。

這次風波之大,讓餘秋雨的讀者們也感到心寒。那個曾經“高高在上”的散文家終於跌下神壇。易中天甚至還寫了一篇長文《餘秋雨公民的權力和義務》來質疑和批判餘秋雨的人品。

之後,餘秋雨寫了一篇文章回應這件事,表示地震後他曾為汶川災區三個學校捐贈了圖書館,由於捐獻的圖書和物資都是自己選購,所以款項並沒有進入紅十字會的賬目。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事件的真相到底是怎樣,我們不得而知。但餘秋雨先生捐助的“秋雨圖書館”是我們所看見了的,他進入災區參與救援也是我們能看見的。

這件事之後,餘秋雨先生也被人們戲稱為“跌落神壇”。直到今天,大家談論起他,同樣是褒貶不一,婚內出軌和“詐捐門”事件更是成為了抹不去的黑點。一代散文家,落到如今一片罵聲的境地,著實令人唏噓。

梁宏達等文人及其評論家更是犀利的對餘秋雨作出點評,揚言學者不應該為當權者吶喊,更是暗諷餘秋雨此人虛偽至極。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餘秋雨先生說所有崇拜的人都讓他感到偉大,只有蘇東坡讓他感到可愛。

蘇東坡被流放了一生,儘管他生命的陰雲一直追著他,但他從來都是陽光的。

隨時隨地都表達出他對萬物的喜愛,並且他的這種喜愛也感染給了後人。所以我們看他的詩總是讓我們感到高興。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反觀餘秋雨先生,從20年前的罵戰至今,他極少出面反駁。這種心態應該也是受到了蘇東坡的影響吧。

從《文化苦旅》出版至今,除了那些不懷好意的人,沒有人能否認餘秋雨先生“文學巨匠”稱號,也是這稱號為他帶來了一場又一場辱罵。

在被罵得最狠的那些年,有一個不成文的定律,好像不罵餘秋雨自己就是個懦弱的人,如果不批評餘秋雨的文學,自己就是個沒文化的人。這種心態所表現出來的人性,無非就是盲從和仇“名”。

餘秋雨先生包括《文化苦旅》這本書所受到的爭議都是很大的,然而是評價任何一個人,只憑他所做的幾件事,說的幾句話,是不可能評價完整的。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文化苦旅》的關鍵就在於一個“旅”字,然而旅行的意義不僅僅是到了一個地方感受到那個地方的美。它同時也應該是一種交流,不同文化之間的,不同思想之間的,一種生活的方式。

文化大師餘秋雨為何跌落“神壇”?梁宏達:此人虛偽至極

餘秋雨先生的所有散文集就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例證,我們也能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那種旅行對於人生的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