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出征前不斷向皇帝索要封賞,部下勸他收斂點,將軍:我在保命

戰國時期有四大名將,其中兩位都出自秦國,一位是赫赫有名的武安君白起,另一位則是今天要說的這一位了。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13歲的嬴政成為秦王,因為年少,只能尊呂不韋為仲父。國政基本上都在呂不韋的手裡,但他不會掌管幾年,嬴政早晚會從他的手裡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始皇帝八年(前239年),嬴政即將21歲,秦國內部卻有更激烈的鬥爭。呂不韋把持朝廷,還將手下嫪毐獻給太后禍亂後宮。

將軍出征前不斷向皇帝索要封賞,部下勸他收斂點,將軍:我在保命

太后生下兩個私生子,嫪毐甚至以嬴政假父自居,如果是13歲的嬴政或許只能任憑他們擺佈。但這時的嬴政即將21歲,在他舉行冠禮的那一天,嫪毐發動叛亂。誰知早就有三千精兵在等著他們,不久,呂不韋被放逐,服毒自盡。秦國這麼些年,早已變得很強大,遇上個能幹大事的皇帝,統一天下是很自然的事。

始皇帝十一年(前236年),秦國攻打趙國,統一六國戰役拉開了序幕。在此期間,前面說過的那位名將可出了不少力,他便是王翦。根據史料記載,王翦還是周靈王太子晉的後人。他年少的時候就很喜歡軍事,又是從小跟在嬴政身邊的人,虎父無犬子,他的兒子同樣是一代名將。除去韓國,剩下的五國,不是王翦滅的,就是他兒子王賁滅的。

將軍出征前不斷向皇帝索要封賞,部下勸他收斂點,將軍:我在保命

可以說,統一天下他們父子兩有很大的功勞。說起來他還是嬴政親自請出來的,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國商議滅楚。楚國在那個時代,算是極少能跟秦國抗衡的國家之一,王翦在參與了其中的會議,他一開口就要六十萬的大軍。另一個李信則是誇下海口說,二十萬大軍就行了。最後嬴政讓李信跟蒙恬帶著二十萬大軍伐楚,王翦大概是氣的,乾脆辭職回家。

將軍出征前不斷向皇帝索要封賞,部下勸他收斂點,將軍:我在保命

然而,秦軍敗了,這是秦國在統一六國時少有的敗仗。嬴政倒也沒感到不好意思,親自乘車去給王翦道歉,並且答應給他六十萬大軍。老大都如此有誠意,王翦自然得順著臺階下,就帶著六十萬大軍出發。在路上,他不停的跟嬴政說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之類的話。其實就是給自己的子孫要良田財富,出關之前,他又連著五次要田地。

這簡直都像是威脅,他的手下也有些看不過去,就說,少要些吧,小心大王等下算賬。王翦這才說出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現在全國的兵力都在自己這裡。只有向秦王提要求,讓他明白自己只想要錢,不想要別的,才能打消他的疑慮。他帶著六十萬大軍解決了項燕,又俘虜楚王,楚國滅亡。

將軍出征前不斷向皇帝索要封賞,部下勸他收斂點,將軍:我在保命

但司馬遷卻認為王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原因是他在奪得了天下之後便急流勇退。秦始皇當他是老師,可他卻沒有輔助始皇鞏固國家的根基,立下德政。如果說是避諱,其實也不太可能,看他兒子王賁依然是高官,蒙恬兄弟兩人都在始皇身邊安然無恙。其實秦始皇算是歷史上少數沒有清理功臣的一位皇帝,哪怕是後來成為了皇帝,他都敢給三十萬大軍給蒙恬,讓他去北邊攻打匈奴、築長城。

將軍出征前不斷向皇帝索要封賞,部下勸他收斂點,將軍:我在保命

這足以說明,只要王翦不做出什麼特別大的事情,他是不會有事的。但或許真是忌諱,他到底是退出了秦國的朝堂。而後來,始皇去世,他的孫子王離也沒有落得個好下場。於鉅鹿之戰中跟章邯一起對抗項羽,兵敗被俘虜,後被害。

參考資料:《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資治通鑑·卷七》、《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