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馬可波羅的傳說如此之多?就連餡餅也能被傳成披薩

作者:夏雨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不少關於這個著名冒險家的故事,就連我那四歲的小侄子都知道某手遊裡面的這個英雄。馬克波羅的傳說可謂是傳遍了中西方的各大文明,什麼:中國的餡餅到了西方,他們不知道怎麼把餡包在裡面,所以就有了披薩。

還有第一次看到中國的榫卯技術,傳到義大利後對他們的製造業有了顯著提升。最扯的是,我曾經看到過一篇推測貼裡面說到,馬可波羅這個人就用了幾年的時間就學會了印度語和中文。

那究竟為何呢?為何一個人在世界各地裡留下的傳說這麼多呢?今天咱們就來探尋一下。

為何馬可波羅的傳說如此之多?就連餡餅也能被傳成披薩

馬可波羅,出生於1254年9月15日,死於1324年1月8日,信奉天主教,屬於義大利人。作為出生在商人家庭的馬可波羅,他的父親以及叔叔都是威尼斯的商人,十七歲時就隨著父親前往了中國,航海整整一年到達了中國。

而中國這時還是元朝當立,並且他們一家於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巧的是馬克波羅在中國也正正好好待了十七年。

回國之後,在威尼斯的一次海戰中被俘虜,並且跟監獄裡寫出了《馬克·波羅遊記》,或者叫它《東方見聞錄》。

此書一出引起了歐洲的巨大轟動,無數歐洲人對這片神秘的東方之地無限嚮往,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新航路那是一條一條的開闢,甚至又地理學家還和史學家共同在書中描述的研究,繪製了早期的世界地圖。

為何馬可波羅的傳說如此之多?就連餡餅也能被傳成披薩

雖這本《馬可·波羅遊記》家喻戶曉,但後世也對這本書的真偽性做出了一定的懷疑,甚至一度懷疑馬可波羅是否去過中國。

畢竟元朝遠征日本、王著叛亂、波斯時辰護送公主的故事,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其實也是人盡皆知的。

還有一些學者認為,這本書當時記載的杭州,對於數字的描述很精確,比如《夢粱錄》等古籍都可以印證馬可波羅著作的真實性。特別是在《馬克·波羅遊記》裡對於地理的描述也是極為精確的,若不是親眼看過或是長時間遊歷,是無法憑空想象的。

反正國際上這兩種互相對立的學派,也對後世研究歷史的前進做了不少貢獻,我作為一個相信馬可波羅到過中國的“肯定論者”,接下來要跟大家正兒八經的研究一下咱們的標題所說了。

為何馬可波羅的傳說如此之多?就連餡餅也能被傳成披薩

我個人認為馬可波羅這個人的傳說特別多,還是因為他的書在思想層面打破了原有的階級統治。直接廢除了什麼“天圓地方”這種謬論,而且對中世紀西方神權統治的基石算是常規意義上的打破。

在給歐洲開闢了一個新時代的同時,建立了歐亞連線的橋樑。可這本書在當時人的眼裡也有一定意義上的誇大成分,不知道是元朝當時到底啥樣的人,看書中的那些東西就如同“神話故事”般。

例如在遊記中他讚譽中國的繁盛昌明,首先就是工商業非常發達,喧譁熱鬧的市集比比皆是,比如杭州大大小小的攤位就特別之多,眼花繚亂讓人目不暇接。

還有那些絲綢錦緞,不僅不貴還看起來無比華美,在歐洲絲綢錦緞這種東西只有貴族才買得起,對於元朝那會兒來說,如若不是真正的上品,普通人還是用得起的,可那會兒歐洲那嘎達人不理解啊,都尋思著:“哇塞!他們竟然可以把錦緞穿在身上!我們都是做手帕!”

後面還說到交易用的紙幣、宏偉壯麗的都城、發達的驛站交通,等等系一系列讚譽之詞。看似一切正常並未誇大的事實,在當時的人眼裡充滿了無限的嚮往,這點翻翻歐洲的歷史就能明白。

為何馬可波羅的傳說如此之多?就連餡餅也能被傳成披薩

在馬克波羅死後,一批稱自己也去過中國的”航海者“就跳出來了,這些人嘴裡高喊著神秘的東方文明,一邊更加誇大這馬可波羅的傳說,這就導致了當時的社會極度割裂。要知道馬可波羅1295年末從中國回來的時候,帶了無數的奇珍異寶,一夜之間就讓他成為了威尼斯鉅富。

那些在之後吹噓的人呢?他們並沒有拿出什麼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們去過中國,反而加劇了人們認為馬可波羅本身就是個大騙子的可能。

畢竟馬克波羅也不是自己寫出的《馬克·波羅遊記》,是在獄中與他關係甚好的作家魯斯梯謙記錄並整理的著作。

為何馬可波羅的傳說如此之多?就連餡餅也能被傳成披薩

我想這一點就有點像《海賊王》裡面羅蘭度的故事,後世都稱呼他為大話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有無數人幫他去證明清白,當然也有無數人更願意去否定它、反駁他,甚至懷疑本身的真實性。

可無法磨滅的事情是,哪怕馬可波羅真的是一個不可理喻的大話王,他一生的最後一部作品,也徹底打開了亞歐世界的大門,並且為推動世界走向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就好像羅蘭度一樣,無論黃金鄉是否存在,總會有人懷揣著夢想去尋找那個滿是黃金的城市,因為:“人的夢想是不會結束的!”

換句話說:“人對美好事物的憧憬是不會結束的!”

記得關注《非正式檔案館》,每天分享一些歷史小知識,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為何馬可波羅的傳說如此之多?就連餡餅也能被傳成披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