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結構——論自然和人類社會的進化(上卷)(171)

不可逆結構——論自然和人類社會的進化(上卷)(171)

三十二、孔子及儒家思想(3)

儒家提倡的是“入世”的哲學,不贊同避世隱者的處世態度,它認為只有融入社會才能實現人生的最高理想。從這個角度看,儒家是一種相對現實的、積極的人生哲學。它沒有像佛教那樣試圖擺脫所有的慾望,而是希望保持自制、內省和謹慎的態度,以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和諧。儒教在對待人的慾望方面是現實的,它保留了人性中合理的慾望,只是對於各種慾望的看法有所分別。孔子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承認食慾和性慾是人生的兩件大事。但他也說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他也意識到人對於道德的喜愛遠遠比不上人的本能需求。因此,他為大眾設立了“君子”這一道德的標杆,否則社會秩序無從談起。在這方面,大多數宗教的觀點以及思維方式都與此不同,它們偏好建立一個脫離現實的完美標準,並把這一標準作為社會群體的行為準則和終極目標。但是,由於這種方式過於理想而缺少了現實性,它很難成為現實社會的指導原則,實際上它們常常因為自身的缺陷而處於一種自相矛盾的境地。

現實世界不僅包含“好的”因素,也包含“壞的”因素,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構成了我們所見到的真實社會。因此,完美的概念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因素都不可能單獨發生作用。社會的進化是在各種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發生的,每一個要素都有其獨特的作用,它們分別在不同的情況下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因素。

在大多數情況下,主導因素所施加的影響是積極的,但有時難免會走向極端,從而產生負面的社會效果。由於人類無法消除主導因素產生的負面影響,因而也就無法迴避一些“壞的”社會現象。對於“好”與“壞”我們同樣要辯證地對待,因為“好”與“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實際上,在事物進化的初期,影響事物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難以明確區分這些因素的性質是“好”是“壞”,它們相互之間的“角力”共同推動著社會的進化。隨著社會變化的加劇,一些因素開始向兩極分化,好與壞的分別開始顯露出來。如果哪些因素造成了社會結構的極度不均衡,破壞了社會的穩定性,它們就可以被視為“壞”的因素,人們就應該採取措施消除它們的負面影響。甚至一些當初被定義為“好”的因素,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出現極端化的傾向,它們當初對社會發展的積極影響消失了,“好”的因素逐漸向“壞”的方面轉化。因此,對“好”與“壞”的定義和劃分不能過於簡單,需要用整體的、動態的眼光來對待。對事物的多樣性要有包容之心,並善加對待;相反,對待社會的極端現象則要嚴加防範,不能鬆懈。

在此我們得到一個啟示:一個觀點、理論、思想體系的創立和演繹,常常因為對客觀世界的運動規律缺乏瞭解而建立在臆想的基礎之上,對此我們要十分警惕。與自然科學相仿,人文科學的學術研究同樣需要縝密的邏輯和理性的思考,以及從客觀因素出發推導和論證事物運動的原因和結果。實際上,人的主觀臆想往往是在客觀環境變化的衝擊下產生的,並不是對客觀世界的真實反映,人的意識和思想是人與客觀環境互動的結果。其實,意識本身也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式,並不能完全獨立於客觀事物之外,只是它的自主性和不確定性遠遠超越了其它客觀事物。將人類的意識和思維神秘化只意味著我們對此還不夠了解,但無法找到任何充分的依據能證實它能夠超然物外。

孔子建立的道德體系的前提是“人性本善”。他認為,通過後天的教育、引導和自我修行人人都可能成為“君子”,這就為他的理想社會提供了前提條件。孔子不僅要求所有民眾能夠遵守社會秩序,而且要求統治階層對維護社會秩序承擔應有的責任。在此過程中,教育起到了決定性的“教化”作用。因此,孔子十分重注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因為只有培養出類似“君子”的人,社會才有希望。孔子的做法明顯依賴社會的共識和自律,這是大多數君王不願意接受的。君王如果完全依靠如此“軟弱”、“緩慢”的政治手段統治社會,一方面缺少駕馭社會的力量,另一方面收效甚慢。透過教育是否能建立一個“君子”的社會,是有疑問的。組成一個社會的芸芸眾生一定是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一個純淨、理想的社會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即使君子也有各自不同的見解、偏好和價值取向,君子之間經常也難以達成共識。從客觀規律出發,建立一個穩定的社會首先要建立一個公認的社會權威,但是在一個意識和行為都非常混亂的社會中希望透過社會共識來建立權威是難以實現的;相反,暴力方式則是最有效的手段。其次,在戰爭頻發的國際環境裡,如果國家安全得不到保障,所有的社會組織將在戰爭中遭到摧毀,接踵而來的是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因此,“緩慢”的政治手段恰恰成為生存競爭中的軟肋。在一個沒有外部威脅生存環境中,緩慢的方式也許是一種長遠的策略,但在現實中並沒有這個選項。孔子多次從政的經歷都因為各種原因而中斷了,雖然也取得了一些的政績,但是在如此混亂、缺少安全感的年代他的政策難以持久下去。一直到漢朝,當中國真正實現了社會的統一、穩定,孔子的思想才有了用武之地。

至於人性本來是善還是惡,並沒有一個簡單的結論。人源於物質結構的進化,最初沒有善惡之分。生命是以生存為導向的有機體,它們在意的是如何從外界獲取物質和能量,維持生命的特徵。低等生物只是依靠著自身的本能行動,而高等生物開始產生較本能更為複雜的意識。人類屬於物種進化的最高等級,他們的身體結構日趨複雜,生存手段更多樣化。當社會形態出現以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開始緊密起來,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和衝突也同步增加,這時在人的意識和行為中善惡的概念開始出現了。

善惡的概念是相對的,它屬於特定人群的感受。如果這些人群代表了社會中的大多數人,善惡的概念就會成為社會的普遍共識。人的意識和行為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生存環境變化的影響,競爭越激烈人就會更趨向自利,這也是私有化出現的根本原因。在生存環境相對寬鬆的狀態下,人會做出更多善的舉動;而在生存環境惡化、生命難以維繫之時,人會因為較大的壓力相應出現更多惡的動機。因此,善惡的來源與社會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