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文┃拾荒雜談

(本文由拾荒雜談原創,歡迎署名轉載)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在遼闊的中國土地上,有這麼一座神奇的省份,

它孕育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讓“統一”之思想刻在國人的腦中;它曾成為中國共產主義的核心地區,率先開啟了社會主義治理;它境內有座古城,曾見證了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兩個王朝之輝煌;

這座神奇的省份就是“赳赳老秦”——陝西。

俯臥於黃土高坡之上的陝西,在世人眼中就像是一個老好人一樣的敦厚存在。然就是這麼一個看起來樸實無華的地方,卻開創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盛世。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故本著讓更多陝西以外的人能夠了解這座既敦厚又有趣的省份,繼續沿用慣例,推出五個和陝西有關的冷知識。

友情提示:最後一個冷知識雖然看起來很扯,但絕非杜撰!

冷知識一:黃土高原也有溼地

很多人對於陝西的印象都是受影視劇影響,

乾旱、黃土飛揚、住窯洞、愛放羊、喜歡唱信天游

。特別是“喜歡唱信天游”的這個古板印象,以前筆者就堅信不疑,直到我舅舅娶了個陝西舅媽,直到我因此認識了幾個陝西朋友,才明白原來不是所有的陝西人都會“信天游”和秦腔,就像我這個江蘇人窮得“一筆雕鑿”一樣。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所以什麼住窯洞、愛放羊也並不是所有陝西人的生活,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少部分陝北地區才特有的民俗。

但至少有一個認知是正確的,陝西的確乾旱缺水,至少和陝西以東地區相比是缺水的。特別是其境內的黃土高原以及高原周邊的臨近區域更是水量稀少。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可如果我說看似缺水乾旱的黃土高原上,也有大型溼地,你信嗎?

很難相信,這就和別人告訴我江南水鄉有一大片荒蕪乾旱的沙漠一樣。

但位於渭南市境內的洽川黃河溼地卻是實實在在的瀕臨黃土高原的溼地。這片溼地不僅水源充足、氣候溼潤,就連歷史也非常悠久。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黃河洽川溼地

《詩經》裡面有一首著名的詞句就是出自於這裡,絕大部分國人都聽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冷知識二:“陝西時間”才是“北京時間”

“滴,現在是北京時間八點整!”

相信現在的國人已經很少沒有聽過這類的準點報時聲音了,即使是有沒聽過準點報時聲音的,也肯定都用過北京時間。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本以為設立北京時間就是因為中國幅員遼闊,各地都有時間差,因此需要樹立一個權威的地方作為基準,而北京身為首都,理當用北京時間為基準。

然而我們認知的北京時間真是這樣來自於北京嗎?

當然不是。國外的很多國家因為疆域國土跨度不大,故一般都以首都時間為準。而我國幅員遼闊,疆域跨度產生了五個時區,所以就需要以中國疆域之相對中部為準來取時間基準。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而這個“相對中部”就是今天的陝西省。

在陝西省西安市的臨潼區,原先的陝西天文臺被改成了國家授時臺,這裡裝載著極為精密的九臺銫原子鐘和兩臺氫原子鐘。工作人員將取自渭南蒲城縣的時間經過精密的計算和比較,得出了一個相對的中部時間,而這個時間就是釋出出來的“北京時間”。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有意思的是,從陝西得來的“北京時間”要在其上加14分鐘才能算是真正的北京地區時間。

冷知識三:西安的古鐘之聲響徹中華

這一段的冷知識和上一段頗有關聯。上一段是人人都聽過的北京時間取自陝西,而這一段則是人人聽過的新年鐘聲原聲也取自於陝西。

逢新年之時,不管是春晚還是大街小巷,都會傳來幾聲隆重且深厚的鐘聲,人們把其叫做“新年鐘聲”。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放到今天,過年聽不到這個熟悉的鐘聲就完全沒有了過年的感覺。

很多人都認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古鐘所敲出來的聲響,但他們也忘了一件事,那就是作為中國人最為隆重的節日,象徵著舊終結和新開始的鐘聲豈能來源普普通通?

實際上既然能作為隆重新年的代表,這鐘聲的取材自然絕不可小覷。

始鑄於唐景雲二年即公元711年的景雲銅鐘,以“現存唯一件皇帝撰文書寫、存世超1300年曆史”的兩項記錄一舉成為中國之國寶文物。

這件景雲銅鐘一生多坎坷,卻始終能保持本心未破分毫,其背後的象徵意義絕非一般。故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之時,中央電視臺專門來此採集景雲銅鐘之聲以作使用。後來春晚橫空出世,為了辭舊迎新,也為了取景雲銅鐘堅韌之意,便於新年整點播放了這段鐘聲。由此火遍全國,成為無數人的新年記憶。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而現在這件青銅古鐘正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參觀一下,只不過敲是沒法敲了,只能遠觀。

冷知識四:“爛慫大雁塔”曾經傾斜

提起陝西就不得不說西安,說起西安則一定繞不過西安猴哥嘴裡那句經典的“爛慫大雁塔”。

作為西安市的地標級建築,大雁塔承受了很多塔沒承受過的苦惱。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唐朝永徽三年,即公元652年,玄奘自天竺而歸,為帶來的佛經卷籍修建了這座大雁塔,迄今已有近1400年了。

如此高齡的古塔,能存在一千多年已然是不易,正如人也有壽,到期就需壽終正寢。大雁塔作為高層建築,在很久之前就已經到了“垂暮之年”,但因為其歷史底蘊太深,又和名人之間有羈絆,所以西安當地部門始終以搶救修繕將其數次從破滅邊緣搶救回來。

最危險的一次莫過於塔身老化再加上西安地下水抽取過度而導致的大雁塔塔身傾斜。據說最嚴重的一次傾斜幅度達到了一米多。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為了保護地標級文物大雁塔,西安相關部門也是猛加投資,排除萬難,緊急調動周邊城市大量水源於大雁塔附近重新注入地下,以抬高地勢,“扶正”大雁塔。

經過幾年的辛苦勞作,大雁塔終於恢復成“可控細微性傾斜”。而當年猴哥拍攝的就是扶正過的大雁塔。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只不過現在大雁塔依然矗立如峰不再傾斜,而那個藉著搞笑宣傳家鄉“爛慫大雁塔”的西安猴哥侯永尚卻在2019年春季永遠離開人間了。

冷知識五:和陝西地圖最像的地方是英國

放眼全中國三十四個省市自治區以及特區,只有兩個省的地圖最具亮點:

一是河南,它的地圖看起來和動漫賽爾號極為相似;另外一個就是陝西,它的地圖形狀和陝西對外宣傳名片——兵馬俑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可如果僅僅只有這一點,筆者自然也不好意思將其放在最後一個壓臺冷知識,所以陝西的地圖勢必還有另外一個殺手鐧。

這個殺手鐧就是“巧合”。

陝西的地圖能巧合到什麼地步?

如果你現在開啟地圖,檢視英國的全貌你就會發現——英國地圖怎麼和陝西的這麼像?特別是“凸”出來的北愛爾蘭那一塊簡直是神來之筆。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光是外形像也就算了,就連實際陸地面積也是差不多,英國的領域面積為24萬平方公里,其中還夾雜著部分水域。而陝西的總面積在20。5萬平方公里,

如果單以陸地面積為算,兩者幾乎相等。

所以,這應該是“巧合”?

其實說了這麼多的陝西冷知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牽涉到陝西悠久歷史,更多的描述還是在陝西的地理位置上。由此可見,光是可窺一斑的陝西地理就已經如此令人著迷,更遑論其境內諸多的強漢盛唐歷史蹤跡。

陝西的五個冷知識,各個冷得打顫,最後一個很有內涵!

因此如果有對陝西產生興趣的讀者,趁著秋風未起,趁著盛暑未至,逛一逛這個樸素卻又“富裕”的老秦之地,嘗一嘗陝西極具風味的麵食,領略漢唐遺風,當真是:

撩咋咧,陝西老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