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奇案:好心農民撿到錢,原樣歸還卻被失主敲詐勒索

北宋時期在延安府有這麼一戶人家,家裡很是貧窮,父親早年去世,只有一個年邁的母親和獨子相依為命,今天的故事,就是從這個兒子撿了一包銀子開始的。

中國古代奇案:好心農民撿到錢,原樣歸還卻被失主敲詐勒索

一:茅廁撿了一包銀子!

這個小夥子名叫蔡三斤,據說出生的時候才3斤,當時家裡都認為活不成了,沒想到他的命挺硬,堅持了下來。

孤兒寡母的日子過得很艱難,平日裡,蔡三斤和老母親以種菜賣菜為生,每天早上三斤都會將地裡挑出來的菜整齊碼好,然後趕著早市就去了,這賣菜是個辛苦活,起五更睡半夜的,關鍵是還不掙啥錢,但是也沒有什麼辦法。

這天早上,三斤一如往常,準時起床挑上菜就去上街去了,到了攤點因為還早,買菜的人還不多,碰巧他的肚子有點疼,急著要去廁所,就讓一旁的攤主幫忙照看一下。

到了廁所來了個痛快,就在他準備要走的時候,發現角落裡有個包裹,看起來還挺新,撿起來一看,裡面竟然是白花花的銀子,三斤看了看四周並沒有人,也不知道是誰丟了,於是就先揣到了懷裡,回到了菜攤前。

這一上午啊,三斤的內心一直就比較忐忑,他是既想要失主來找銀子,又擔心失主真的來找銀子。畢竟對於他來說,這麼一筆錢可不是小數目,可是作為一個老實人,他又覺得不應該拿這不義之財,所以這個心裡一直就七上八下的,生意也沒做好。

到了中午,蔡三斤回到了家裡,就對母親說:“老孃,我們發財了,你看這是啥?”說著就把那包銀子拿了出來。

母親一看,還以是兒子在外面幹什麼壞事了,連忙問道:“兒啊,你哪來這麼多銀子的,你不是在外面幹啥壞事了吧?”

“娘,你想哪去了,我是那種人嗎。”便將今天遇到的情形說了一遍。

母親一聽,就對他說:“我看你還是把銀子給還回去吧,這丟錢的人得多著急啊,這樣的錢,咱不能要。”

蔡三斤本就是個孝順的人,而且他自己的心裡也對此也是一直過不去,於是便聽從了母親的話,他又回到了那個廁所,想等等看有沒有失主找回來。

中國古代奇案:好心農民撿到錢,原樣歸還卻被失主敲詐勒索

二:巧遇來尋的失主

當他快要走到廁所前的時候,遠遠地就看見那邊圍著一群人,不知道再說些什麼。三斤便上前打問,原來正是那丟錢的失主在這裡找錢呢,因為找不著,正在上火著急。

三斤就問他:“這位大哥,你是丟了銀子?”

“是啊小兄弟,今早我路過這裡碰上內急,就在這裡行了個方便,當時天色還比較黑,我也著急趕路,所以銀子丟了都不知道,等我回到家中,才發現錢包不見了。”

“那你丟的錢包是什麼顏色的?”這兩個人一對,就對上了,說的和他撿到的是一模一樣,這下可以肯定銀子就是這個人的。

於是蔡三斤說到:“我早上確實撿到了一包銀錢,和你說的也一樣,但是沒帶在身上,不如你跟我回家吧,我把銀子拿給你。”

這個失主是大喜過望,連連感謝道:“感謝小兄弟了,等下我從銀錢裡,拿出一些作為答謝。”

這時一旁看熱鬧的人就起鬨了,什麼拿出一點啊,人家三斤撿到錢都沒獨吞,還要還給你,我看你得分一半才行。其他人也紛紛起鬨,真是看熱鬧不怕事大。

失主就著急了,連忙辯解道:“我這銀錢是給妻子治病用的,可使不得呀。”

“大哥莫慌,我是不會和你分錢的,也不要什麼感謝,你跟我走吧”說著三斤就帶著那個失主往家趕。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當天這知縣李清福李大人正好路過此地,碰見此事,他覺得這件事很有意義,拾金不昧,就決定也跟在人群中去看一看。

來到家中,三斤便取出了錢交還給了失主,還不忘說聲:“這下你可得放好了,再丟了可就不管我的事了。”

而這失主拿到錢後,心裡卻動起了歪心思,他看外面還有很多看熱鬧的,就怕等下這些人再起鬨要他分錢,突然就提高了嗓門說到:“唉,不對啊小兄弟,這銀子不對啊,我丟的可足足有四五十兩啊,你給我的也就十兩吧。”

這下輪到蔡三斤著急了,他沒想到自己做好事反倒做出麻煩來了,急忙辯解道:“大哥,你可不能瞎說,你看看這個錢包,我可是動都沒動啊,我撿到的時候它就這樣的呀。”

“小兄弟,你要是想要賞錢我也可以給,但是你不能一下子拿走這麼多啊,我這錢可是要去救急的呀,你還是還給我吧。”

蔡三斤本來就是個實在人,也不會耍嘴皮子,這會是覺得有口難辯,老實人吃虧的地方就顯現出來了,馬上就來了脾氣,將那人往門外推去說道:“你這人,簡直就是無賴,太不講理了,我反倒是好心辦壞事,你出去,趕快出去。”

中國古代奇案:好心農民撿到錢,原樣歸還卻被失主敲詐勒索

三:做好事反被誣陷

誰知這個男人仗著自己的身體比蔡三斤強壯,一把就把他給推倒在地,揮拳就打,一旁的老母親上來勸架也被推倒在了地上。這蔡三斤是被打得頭破血流啊,而這一切都被李知縣瞧在了眼裡,他對一旁的隨從耳語了幾句。

不一會接到報案的差役們趕了過來,將二人帶到了縣衙。而此時李縣令早已回到縣衙,他先問蔡三斤:“蔡三斤,這個包裹是你今天早上撿到的那個嗎?”

“是的大人,正是小人撿到的。”

“那你撿到後有沒有偷偷拿了裡面的銀子呢?”

“沒有啊大人,我撿到這包銀子後並沒有私藏,還請大人明鑑。”

李大人又問那失主:“這個包裹可是你丟失的?”

“正是小人丟失的。”

“你丟了多少銀錢?”

“有四五十兩。”

“四十兩還是五十兩,你連自己有多少錢都不知道嗎?”

“額。。。應該是50兩,對就是50兩!”

“50兩?你知道50兩有多少銀錢嗎,你看看這個包裹能裝得下50兩嗎?”

“額。。那就是40兩,我記錯了大人,應該是40兩!”

“混賬,你說這錢是救命錢,卻連具體數額都不清楚,看來這筆錢並不是你的。”李縣令說到

“大人,這就是小人丟失的銀錢啊。”這下輪到失主著急了

中國古代奇案:好心農民撿到錢,原樣歸還卻被失主敲詐勒索

四:知縣大人公正斷案

“唉,這怎麼可能是你的呢,你說你丟了四五十兩,而這個錢包裡只有10兩,這分明就不是你的嘛。蔡三斤啊,這包銀錢既是你撿到的,又找不到失主,那就屬於你了,你拿回去贍養母親去吧。”

蔡三斤聞聽此言是心中大喜,連忙磕頭感謝李大人。

再說這個失主,見縣令老爺如此判罰,馬上就慌了神了:“大人,這就是小人丟失的銀錢,要不少了就少了吧,我就先領回去吧。”

“胡說,數目不同,難道你想要冒領?來人吶,將這個貪財之人給重大20大板。”李知縣吩咐到。

一聽說自己要被用刑,失主是連連求饒:“大人饒命,大人饒命,許是我記錯了,那包錢不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不要了,不要了。”

“你確定不要了?”

“不要了,真的不好要了。”

“那好吧,既然你及時認錯,那本縣就暫且放你一馬,如果你膽敢再去找蔡三斤要錢,我定要讓你知道律法無情,下去吧!”

為什麼李知縣會如此斷案呢,原來是蔡三斤和失主打鬥的全過程他都目睹了,當時也不知道誰是對誰是錯,於是他就讓隨從暗中打探了一下這個蔡三斤家的情況和為人。

這周圍的鄰居都說蔡三斤為人老實本分,從來沒有偷雞摸狗的行為,且蔡母也是一位正直善良的婦人,對於兒子的教誨也不曾鬆懈。

有了這些瞭解後,再結合之前發生的一切,這李大人心裡就有數了,斷是那失主想要藉機訛詐,於是便有了主意,他要藉機懲惡揚善,讓那個不講道義的失主吃點苦頭,於是便有了縣衙大堂上的一幕。

圍觀的群眾見縣令如此斷案,紛紛拍手叫好。這真是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啊,不懂感恩的人終將自食其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