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聽聞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諸葛亮才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

《白蓮》曾言:“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封建時代中,受權力影響,帝王大多冷漠無情。雖忠義之士引得世人連連稱讚,但忠義之人卻無法穩坐帝王之位。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當中,忠義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從古至今,無數忠義故事成為後人學習榜樣,而在諸多古代忠義故事當中,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更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劉備聽聞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諸葛亮才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

許多人讀過《三國演義》後,均會為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情感打動。但在對三國時期的歷史進行進一步瞭解的過程中,世人卻發現這三人的情感並非想象的那般深厚。曾經,劉備聽聞張飛死訊後所說出的四個字,更是令諸葛亮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真實關係究竟怎樣?而在劉備說出四個字後,諸葛亮又對其有著何種判斷呢?

劉備聽聞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諸葛亮才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

中國社會發展程序中,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桃園結義故事,始終是後人傳頌的內容。對於劉備、關羽、張飛來說,雖他們並非親兄弟,但卻有著遠超親兄弟的情感。

早年期間,劉備寬厚仁義,得到無數民眾的支援,而在與關羽、張飛結成兄弟之後,三兄弟四處征戰,最終確立蜀國統治。戰爭年代中,兄弟三人的深厚情感引得無數民眾羨慕不已。雖後人認為《三國演義》中對劉、關、張三人的情感描繪有著一定的誇張之處,但結合相關史料分析便會發現,這三人間的兄弟情義確實存在。

劉備聽聞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諸葛亮才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

早年期間無權無勢的劉備能夠得到諸多優秀人才的支援,與其在桃園結義中展現出的忠義性格密不可分。畢竟在古代社會思想中認為忠義之士必將有所成就,相比孫權、曹操等人,劉備顯然更加符合社會對君主的期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備手中的權力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其性格特點同樣發生變化。

當張飛被手下殺害後,諸葛亮第一時間將此事上報劉備。在諸葛亮看來,兄弟被害後,劉備必然會痛哭不已,但令諸葛亮未能料到,劉備得知張飛死訊後,僅僅是輕聲說出了四個字:“噫,飛死矣。”

劉備聽聞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諸葛亮才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

聽到這四個字,諸葛亮內心五味雜陳。在他看來,劉備對待張飛的死訊並無任何多餘情感,只是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經過這件事後,諸葛亮終於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諸葛亮認為,身為君主的劉備已然拋棄此前的忠義情感,此時的劉備已然不再是從前的忠義之人,其真實面目早已變得冷酷無情。後人瞭解過這段故事後,紛紛對劉備的反應倍感疑惑,但若能夠進一步分析劉備與張飛的關係,相信世人將對劉備的行為有所理解。

劉備聽聞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諸葛亮才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

眾所周知,在兄弟三人當中,劉備有著極高的智謀,而關羽則為忠義的代表,但張飛行事方式較為魯莽,曾為劉備惹下無數禍端。在劉備、關羽、張飛征討各地的過程中,徐州地區凝結兄弟三人十多年的心血,但張飛卻並未珍惜如此來之不易的成果。一次醉酒情況下,張飛痛失徐州,導致劉備勢力遭受沉重打擊。

雖在此事發生後,劉備並未公開責備張飛,但在劉備的心中,已然對張飛產生芥蒂。除此事外,張飛的許多魯莽行為皆令劉備反感不已,但基於桃園結義,劉備雖心有不滿,卻並未公開責備張飛。久而久之,張飛在劉備心中的地位逐漸下降,當張飛離世後,劉備方才做出如此冷漠的反應。

劉備聽聞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諸葛亮才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

儘管如此,劉備的冷漠仍然對其後續統治產生極大威脅。後期,以利益為上、喪失忠義之心的劉備逐漸成為手下將士反感的物件,受到劉備冷血的態度的影響,攻打吳軍之際,劉備手下將士並未完全聽從他的號令。

若無諸葛亮的幫助,劉備必將遭到東吳擒殺。自此之後,劉備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在惶恐不安的情緒影響下,劉備離開人世,結束其傳奇而又動盪的一生。

劉備聽聞張飛死訊,輕聲說了4字,諸葛亮才看清劉備的真實面目

結語

劉備能夠從一位平民逐漸成為一方霸主,與身邊追隨者的幫助密不可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掌權後的劉備卻發生心態變化,而在劉備忘記本心後,他的失敗成為必然結局。

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保持本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內容,若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逐漸忘記初心,進而做出許多錯誤決定,必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一定的代價。若劉備能夠始終保持初心,或許後期的他勢必稱霸中原,最終一統天下。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