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其實只有一種結局

秦朝在我國曆史上是最短命的王朝,二世而亡,秦始皇原本是想要秦朝能夠千秋萬代傳下去,所以他是始皇帝,之後的皇帝就是二世、三世,但這個願望在秦二世時就徹底落空了,秦二世胡亥殘忍不仁,寵信趙高導致秦朝大亂,農民揭竿而起的造反,胡亥本來是秦始皇最小的兒子,他也沒有資格繼任皇位,而最有資格,也最受秦始皇寵信的是皇長子扶蘇。

倘若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其實只有一種結局

在公元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時,病逝在路上,可因為他之前想要長生不老,並不想聽到大臣談論“死”這個字,他也一直都沒有立太子,直到他病得非常嚴重時,才給扶蘇寫了一封信:“回咸陽來參加喪事,在咸陽安葬,”把這封信交給了趙高,但是趙高卻沒有將信傳給扶蘇,相反,等到秦始皇死後,秘不發喪,把秦始皇的屍體放在轀涼車中,並用鹹魚掩蓋屍體的氣味。

趙高想要讓胡亥做皇帝,因為他曾經教導過胡亥寫字和獄律法令等,算是胡亥的老師,而且胡亥非常聽信趙高,所以胡亥就蠱惑宰相李斯幫他,李斯本來與扶蘇的關係不好,因一時私慾就答應了胡亥,兩人一起篡改秦始皇的遺詔,另立胡亥為秦二世,並在秘不發喪期間,李斯、胡亥和趙高一起偽造了秦始皇的詔書讓扶蘇和蒙恬自殺,蒙恬不相信詔書,他對扶蘇說:“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

倘若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其實只有一種結局

蒙恬當時是鎮守邊疆的將軍,擁有秦朝三十萬大軍,所以他雖然被囚禁在這裡,但他也有實力助扶蘇起兵,勸扶蘇去找皇上問個清楚,不用急著自殺,但是扶蘇卻並不想這樣,而是認為是秦始皇想要殺他,就甘願自殺了,這才讓胡亥順利登基皇位,成為秦二世,但是胡亥並沒有治理國家的才能,但他有為了成為皇帝的殘忍,他成為皇帝之後,就心狠手辣的將秦始皇的其他兒女全部殺死。

胡亥成為秦二世後,貪圖享樂,他對趙高說過:

人這一生就如白駒過隙,做了皇帝,我想盡心享樂,愛卿你看呢

所以當時真正掌握實權的是趙高,趙高殘殺不聽他話的大臣,就有了指鹿為馬的典故。

倘若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其實只有一種結局

根據

《史記·秦始皇本紀》

記載

:“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秦朝後期的暴亂、以及滅亡得那麼快,與胡亥趙高兩人脫離不了關係,在公元209年,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秦國各地都發生了農民起義和暴亂,雖然當時“天下苦秦久矣”,但秦朝的大軍也不容小覷,不然秦軍不可能那麼快一統六國,但就因為胡亥對於暴亂視而不見,並對造反的起義軍不以為意,只當做是小規模的盜賊。

倘若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其實只有一種結局

胡亥只貪圖個人享樂,根本沒有治國理念,但與胡亥相反,扶蘇則是有才能又仁慈的人,當年扶蘇就經常給秦始皇勸諫,在秦始皇要“焚書坑儒”時,扶蘇就對秦始皇說過:“

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

今上皆

重法

繩之,

臣恐天下不安

。唯上察之。

這話的意思就是天下才剛剛平定,遠方的民眾,也就是原本其他六國子民都還沒有從心裡完全歸附秦朝,儒生都是效仿孔子的才學之人,如果秦始皇重刑處置儒生,扶蘇擔心天下不會太平安寧,這段話可以看出扶蘇對於治理國家也是有自己的理念和才幹的,如果當年秦始皇早早就讓扶蘇成為太子,而不是胡亥繼位,會不會秦朝就不會二世而亡呢?

倘若秦始皇傳位於扶蘇,是否能夠挽救秦國?其實只有一種結局

在公元202年,漢朝建立,賈誼寫了本有名的書,那就是《過秦論》,詳細講述了秦朝為什麼而亡,或許在他看來,不管是不是扶蘇繼位,秦朝都不可能長久延續下去,他認為秦朝“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賈誼當時寫下這本書,也是想告訴建立漢朝的劉邦,天下初定,就要穩定民心,在《過秦論》中寫有:“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天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矣。”

治理百姓的辦法就是要讓百姓安定,一個國家才會安定,就算有了想要造反的人,百姓也不會響應那些人,而秦朝以法治國,因為嚴苛的法律而強大,最後也因為嚴苛的法律讓老百姓“苦秦久矣”,所以秦朝的滅亡是註定的,只不過是早或晚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