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俗話說得好,“慣騎馬的慣跌跤,河裡淹死的是會水的”,這句話比喻越是有本領的人,越容易因疏忽大意而慘遭失敗。確實人們在面對自己擅長的東西時,往往不會太過防備,甚至有意去炫耀技能,所以很容易因此釀成悲劇,而在《三國演義》中這樣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死於箭下的名將,往往都是射技超凡的!下面一起盤點下死於箭下的幾位神箭手,魏蜀吳三方都有!

《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1、孫策(吳)

箭術表現:在隨父親孫堅攻鄧城時,黃祖派張虎和陳生迎戰,張虎與韓當交戰二十回合後力怯,陳生便上來相助。孫策望見後彎弓搭箭,正中陳生面門,陳生應弦落馬。要知道當時孫策才十七歲,弓箭便玩得如此得心應手,可見箭術不俗。

《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具體死因:外出射獵時被許貢門客暗算,一箭射中面頰,後養傷期間因自己的暴脾氣難以控制怒殺于吉隨後被于吉“冤魂”不斷糾纏,驚怒交併下傷口發作一命嗚呼,當然最重要的死因還是由面頰中箭造成。

2、太史慈(吳)

箭術表現:北海救孔融,入城時戟搠十數人,出城時八面開射,無不應弦落馬。隨孫策征戰江東時,言語間迅速射中地方城樓上大放厥詞的裨將左手,並將其釘在護欄上,可見太史慈的射技快準狠兼具,其箭術足以問鼎三國武將前五。

《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具體死因:在合肥與曹軍交戰時,中了張遼的計,一馬當先入城卻被埋伏的弓箭手一頓猛射後身中數箭,不治而亡。其臨終遺言“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道出了四十一歲英年早逝的他內心無盡的壯志未酬。

3、甘寧(吳)

箭術表現:太史慈去世後“錦帆賊”甘寧可謂實至名歸的東吳第一武將,其高超的射擊更是不下於太史慈,死在甘寧箭下的人就有凌操、黃祖和蔡勳,連曹魏名將樂進也被他一箭射翻。

《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具體死因:在孫權和劉備因關羽張飛之死徹底決裂後,劉備率大軍進攻吳國,此時身患重病的甘寧依然在前線指揮,卻與劉備賬下蠻兵首領五溪番王沙摩柯的隊伍遭遇,甘寧被沙摩柯一箭射中額頭,此後逃到一棵大樹下坐著死去。

4、樂進(魏)

箭術表現:雖然沒有過多展示箭術,但在兗州之戰時一箭射死呂布帳下“八健將”之一的成廉,可見其在弓箭上的造詣非同小可。

《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具體死因:與東吳交戰時被甘寧一箭射翻,雖然沒被當場射死,卻因此斷送了職業生涯,回去養傷後便再無出場,落得個鬱鬱而終。

5、張遼(魏)

箭術表現:赤壁之戰中面對黃蓋的窮追猛打,【張遼拈弓搭箭,覷著黃蓋較近,一箭射去。此時風聲正大,黃蓋在火光中,那裡聽得弓弦響?“正中肩窩,翻身落水。】在人又多又雜,到處是火光且風聲大作的環境下,精準射落黃蓋,足以體現其射技高超。

《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具體死因:除了關羽,張遼也是跟弓箭有仇,官渡之戰前期被文丑射翻險些送命幸得徐晃搭救。隨後張遼跟曹丕征討江東時,被吳將丁奉一箭命中,箭瘡迸裂而亡。

6、張郃(魏)

箭術表現:銅雀臺射箭比賽足見其實力,在曹休、文聘和曹洪接連射中紅心的情況下,張郃背射一箭正中紅心,顯然難度係數和耍酷係數都要高於前面幾位。

《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具體死因:諸葛亮北伐時看到老年張郃斬將衝陣無人可擋,視之為心頭大患,後設計將張郃引入劍閣,並埋伏了大量弓箭手,於是張郃就落得個萬箭穿心的下場。

7、徐晃(魏)

箭術表現:銅雀臺射箭競技時當曹魏將領接二連三命中紅心時,徐晃另闢蹊徑,一箭命中懸掛錦袍的柳條,此舉可媲美呂布的轅門射戟。

《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具體死因:司馬懿得知反覆無常的孟達要投靠諸葛亮,便發兵去討伐。徐晃到達後大罵孟達要其投降,不料孟達突然拉開弓箭,一箭射中徐晃,悲劇的徐晃當晚就不治而亡死在營寨。

8、黃忠(蜀)

箭術表現:儼然在人們心中黃忠已成為三國神射手中的天字一號,雖然我並不認為他的真實射擊比呂布趙雲強,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能一箭精準命中關羽盔纓根還是有著超高的技術含量。

《三國演義》出來混遲早要還!那些死於箭下的神箭手

具體死因:劉備率兵攻吳時,年過古稀的黃忠依然披掛上陣,可惜在與吳將潘璋戰鬥中,中了馬忠埋伏,被流矢射中肩窩,因年老血衰,箭瘡痛裂而逝,時年75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