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奪嫡失敗,劉邦明知呂雉必殺劉如意,為何不除掉呂雉?

公元前205年,劉邦趁項羽陷入齊地無法抽身,率軍端了項羽老巢彭城,此時的劉邦志得意滿,直接在楚王宮住下,喝項羽的美酒,抱項羽的美人,與眾將領歡慶勝利,然而,令劉邦沒想到的是,項羽竟然率著騎兵千里回援,以3萬之眾,半天之內,就打的劉邦56萬大軍丟盔棄甲,劉邦欲哭無淚,帶著10餘騎逃脫。

戚夫人奪嫡失敗,劉邦明知呂雉必殺劉如意,為何不除掉呂雉?

老爹劉執嘉、老婆呂雉,都成了項羽俘虜,在逃跑途中,為了減輕馬車負擔,還數次將兒子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踹下馬車,公元前203年,劉邦緩過勁兒來,再次與項羽對峙,項羽劉執嘉和呂雉當人質,威脅劉邦若不投降,便煮了劉邦老爹,於是劉邦說出了最無賴的那句話:“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劉邦的無恥,噁心到了項羽,可殺劉邦老爹妻子,又下不去手,於是便將劉執嘉和呂雉二人放了回來,時隔兩年,呂雉再次回到劉邦身邊,然而回家的呂雉,卻發現家裡多了個叫戚夫人的女人,這個女人,還給劉邦生了個兒子劉如意。

戚夫人奪嫡失敗,劉邦明知呂雉必殺劉如意,為何不除掉呂雉?

當時的呂雉,已經36歲,容顏不再,而戚夫人,正風華正茂,於是仗著得寵,便有意讓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當太子,為了捍衛自己母子的地位,呂雉請出商山四皓支援太子劉盈,劉邦這才絕了廢太子的心思。

公元前195年,62歲的劉邦病死,太子劉盈登基稱帝,呂雉獨攬大權,第二年,呂雉便毒死劉如意,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母子二人死的悽慘無比。

戚夫人奪嫡失敗,劉邦明知呂雉必殺劉如意,為何不除掉呂雉?

劉邦從一介布衣到主宰天下,僅僅用了7年,堪稱雄才大略,而對戚夫人和劉如意,劉邦也是真心喜愛,為何臨死之前,不做一些措施限制呂雉,或者直接殺掉呂雉,保證戚夫人他們母子平安呢?原因有三,最後一點很無奈。

原因一:太子年幼

劉邦死後,登基的是呂雉的兒子劉盈,當時的劉盈年僅15歲,而且為人仁弱,劉邦認為這個兒子不像自己,這也是為何劉邦當初想廢了劉盈,立劉如意的原因之一,但最終,劉邦還是讓劉盈當了自己的繼承人。

戚夫人奪嫡失敗,劉邦明知呂雉必殺劉如意,為何不除掉呂雉?

既然劉盈性子柔弱,那必須有一個強勢的人,來給劉盈撐腰,誰最合適?當然是呂雉,一來,呂雉是劉盈的親生母親,肯定不會加害劉盈,二來,呂雉無論是殺韓信還是殺彭越,都足以證明這個女人足智多謀,而且當斷則斷,是最好的“未成年皇帝”監護人。

與大漢江山的延續比起來,一個寵妃,一個兒子,根本不算什麼!

原因二:呂雉比戚夫人更適合當太后

俗話說的好,帝王之家無親情,這一點,劉邦很清楚,呂雉和戚夫人,誰更適合當皇后?答案毫無疑問,那絕對是呂雉。呂雉從劉邦起事之初,便跟著劉邦顛沛流離,幫著劉邦處理政務,磨鍊了十幾年,政治眼光,可以說絲毫不必劉邦差。

戚夫人奪嫡失敗,劉邦明知呂雉必殺劉如意,為何不除掉呂雉?

而戚夫人呢?除了年輕漂亮,給劉邦生了個兒子之外,幾乎一無是處,劉邦去世後,呂雉只是將戚夫人圈禁,也沒有想過殺害劉如意,可戚夫人幹活的時候,卻唱道:“兒子為王,母親為奴,一天到晚舂著米,常與死亡相伴!”。

正是這首《舂歌》,惹得呂雉“鳳顏大怒”,這才毒殺劉如意,將戚夫人做成“人彘”,劉邦與戚夫人一起生活多年,對於戚夫人智商,不可能不瞭解,這樣的人當太后,對大漢王朝來說,簡直就是災難,也許,這便是劉邦寧願戚夫人、劉如意母子被殺,也要讓呂雉做太后的原因之一吧!

原因三:晚年的劉邦,已經無法除掉呂雉

劉邦最後一次提議廢掉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是在公元前195年,此時的劉邦,受到致命箭傷,命不久矣,可他提出要廢太子時,張良反對、太子太傅叔孫通以死相諫,而且呂雉還給劉盈請了商山四皓助陣。

戚夫人奪嫡失敗,劉邦明知呂雉必殺劉如意,為何不除掉呂雉?

此時的劉邦,已經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能力除掉呂雉了,如果固執己見立劉如意為太子,自己死後,一定會被呂雉推翻,當皇帝的還是劉盈,只會徒增一場動亂。

說的更直白一點,當時的劉邦,已經沒能力保護戚夫人、劉如意母子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