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無人能懂的泥板,竟被倫敦市民破解,還掀起全西方軒然大波

眾所周知,楔形文字是公元前三千年左右,曾經生活在此處的蘇美爾人創立的。當時,蘇美爾人把蘆葦杆或者細木棒削尖來當筆,把軟泥做成板當紙,書寫完畢後,再將泥板曬乾或烤乾,以固定形狀。距今一百多年之前,伊拉克曾出土過不少寫著楔形文字的泥板。由於年代太過久遠,楔形文字早已近乎失傳,當地人根本就無法解讀上面的楔形文字。後來,這些石板被英國殖民者運送至大英博物館儲存。

伊拉克無人能懂的泥板,竟被倫敦市民破解,還掀起全西方軒然大波

楔形文字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博物館,最多的時候收藏有超過十幾萬的楔形文字泥板。博物館將這些泥板放在一個大屋子中展覽。當時,博物館附近的居民經常走到館中散步,但大家並未對這些楔形文字泥板抱有多麼嚴肅的態度,大部分人都是以獵奇的心態觀賞一番後就再也不會來看。

伊拉克無人能懂的泥板,竟被倫敦市民破解,還掀起全西方軒然大波

大英博物館

但是,有一個叫喬治·史密斯的年輕人,當他第一次踏進博物館,看到這些泥板時,便被深深地吸引了。他本來在旁邊的廣場做學徒,後來硬是擠出時間和精力,不斷自學和研究楔形文字。在興趣的激勵下,僅靠自學的他竟然“如有神助”一般,逐漸成為了有名的楔形文字專家。

伊拉克無人能懂的泥板,竟被倫敦市民破解,還掀起全西方軒然大波

喬治 史密斯

一八七二年,一塊的泥板引起了喬治·史密斯的注意。這塊“其貌不揚”的泥板用黑棕色黏土製成,只有十幾釐米長,一般人甚至都不會注意到它。但是板上記載的內容,卻激起了喬治內心的驚濤駭浪,因為石板上的內容寫著:

“拆掉房屋,修建船隻!丟棄財產,保全性命。拋棄所有,拯救生命。把所有活物的種子都帶上船!你所要修建的船應該是方形的,長寬應該一致。給它造一個船頂,就像下面的海洋一樣,神會降下大量的雨。”

毫無疑問,這就是舊約(希伯來聖經)中,“諾亞方舟”這個全世界都家喻戶曉的故事。當然,兩個故事之間在細節上有一些區別,但是大致內容絕對是一樣的。

伊拉克無人能懂的泥板,竟被倫敦市民破解,還掀起全西方軒然大波

諾亞方舟

此時,讀到這塊泥板內容的喬治處於極度亢奮的狀態,他一邊脫衣服一邊在大廳連跑帶跳,大喊大叫。

為什麼他如此興奮?因為這是一個世界級的,跨時代的發現!這塊泥板是在公元前7世紀左右寫下的,而人類最早的聖經版本,即使到了1947年《死海古卷》發現之後,也只能上溯到公元前2-3世紀。所以,這塊石碑記載的“諾亞方舟”的故事,竟然比聖經早了至少四百多年!所以,這塊石碑記載的內容,向世人表明:

《聖經》故事並非是什麼“神的啟示”,而只是中東地區流行神話故事的一部分。

伊拉克無人能懂的泥板,竟被倫敦市民破解,還掀起全西方軒然大波

大洪水記錄板放大圖

這件事情簡直“引爆”了當時的西方世界。人們將這塊泥板命名為“大洪水記錄板”。不論是英國本地的達官貴人,還是全世界的各路媒體,都對這塊“大洪水記錄板”極度關注,各種報道更是連篇累牘,不吝頭條。

《聖經》中,當以色列人要進入“流著蜂蜜與牛奶”的迦南時,先知約書亞撕裂自己的衣服,以表達自己的興奮和決心。而喬治·史密斯在看懂石板後,也興奮得脫掉自己的衣服高聲歡呼。喬治·史密斯也許自己還不知道,他的這一發現,後來真的“加速”了人類進入“科學與自由”的“新迦南”。

伊拉克無人能懂的泥板,竟被倫敦市民破解,還掀起全西方軒然大波

達爾文

喬治·史密斯身處的19世紀後期,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如火如荼開展的時候,很多人慢慢走出宗教的束縛,開始追求科學和人的解放。而此時離達爾文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也不過十多年,無神論者和進化論者依然被主流社會當做“異端”。而“大洪水記錄板”橫空出世,給無神論和進化論者注入了強心劑,他們充分利用這塊“大洪水記錄板”,將它作為與極端宗教勢力和反科學勢力論戰的重要工具,並在與極端宗教勢力和反科學勢力的辯論中,大大傳播了科學思想和進化論原理。

這塊“大洪水記錄板”,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此後,這塊“大洪水記錄板”,就成為了重要的思想武器,不斷激勵著人類掙脫極端宗教勢力束縛,去追求科學與自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