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腰間,為何總帶著一把鑰匙?難怪王爺大臣們不敢亂來

雍正無疑是我國最勤政的皇帝之一,有關他的“勤奮”,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在位雖只有13年,卻留下了超過一千多萬字的批文,這種工作量顯然有些匪夷所思。

按照一千多萬字來看,13年的時間需要雍正每天批文兩千一百多字,而且一天都不能落下,對於一位皇帝來說,確實是難能可貴,但問題就在於這奏摺到底夠不夠給他批的。

雍正腰間,為何總帶著一把鑰匙?難怪王爺大臣們不敢亂來

清朝入關之後,沿襲了明朝的制度,官員若有事上報皇上,公事的話用題本,私事用奏本,區別就在於一個印章,題本蓋印,奏本不蓋印,但不管是題本還是奏本,都必須由通政使司呈上,而且在皇帝批閱奏摺之前,還得由內閣大學士投票該不該呈上去。

也就是說有的人寫了奏摺,皇帝也不一定能夠看到,而且題本的辦公程式非常複雜,運轉速度慢,最重要的一點是兩種上書的內容都是公開的,在傳達到皇帝的途中很容易造成洩密,此外,清朝初期,有資格上奏的大臣並不多,就拿康熙時期來說,有上奏權利的官員滿打滿算也只有100多人。

雍正腰間,為何總帶著一把鑰匙?難怪王爺大臣們不敢亂來

在這種程式之下,雍正要想在13年完成1000多萬字批文的“霸業”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他最終又是怎樣完成的呢?看到雍正腰間的那把鑰匙了嗎?“秘密”就在那把鑰匙上。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的腰間確實有一把鑰匙,而這把鑰匙關乎到清朝時期特殊的“密摺制度”。

雍正腰間,為何總帶著一把鑰匙?難怪王爺大臣們不敢亂來

而雍正腰間的那把鑰匙,是為了開啟一個掛滿鑰匙的櫃子,在雍正時期,擁有密摺專奏之權的人確實能稱得上一種驕傲,這種人也沒什麼人敢惹,否則一不小心皇帝面前參你一本,結果是連參你的人都找不到,當然,這只是一個比方。

“密摺制度”是怎麼執行的?許多官吏在上任之前,雍正會秘密的交給他們一個帶鎖的匣子,而匣子上的鑰匙只有皇上和被交匣子的大臣才有,大臣有本要奏時,會將要稟報的事情放在密匣中,上好鎖後交給皇帝。

雍正腰間,為何總帶著一把鑰匙?難怪王爺大臣們不敢亂來

而這種帶匣子的密摺不需要經過六部和上書房等部門,會直接呈到皇帝的手裡,雍正再用自己的鑰匙開啟查閱奏摺,批覆後還會再將密摺鎖好,發還給上奏的人,如此程式之下不僅保證了奏章內容的保密程度,還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

雍正即位之初苦惱於諸王的排擠誹謗,滿漢大臣結黨營私,而宮廷訊息閉塞,急求言路的雍正不得不放寬上奏的許可權,原本只有一百多人有權上奏,後來演變成了一千多人擁有上奏的權利,再加上密摺制度,13年批文1000多萬字不在話下。

雍正腰間,為何總帶著一把鑰匙?難怪王爺大臣們不敢亂來

再來看密摺所產生的作用,一方面增加了皇權的神秘感,一方面又能使官員們之間互相監督,投鼠忌器,對官吏的整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雍正也可以居廟堂之高而觀天下事,別看“我”不吭聲,你做的什麼“好事”,朕心裡都一清二楚,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