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時期魏國最強卻鮮有主動進攻,相反最弱的蜀國卻攻伐不停

三國時期,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控制了大漢三分之二領土的曹魏,採取了戰略防禦陣地; 而實力較弱的蜀漢總是不停地北伐。

首先,曹魏地盤固然強大,但也意味著更大的國防壓力。

當時,曹魏東南有東吳虎,北有遼東公孫政權,西部和西北有羌湖、鮮卑,他們看著曹魏。

曹魏兵力雖多,但又要四面佈防,佔了很多兵力,所以不能放太多兵力集中在一處。

自然有風險,勝算不大,所以攻蜀是大機率虧損的生意,只會消耗國力,勞民傷財,給別人製造自毀的機會。

陝北羌湖是匈奴的後裔,是後五天的重要力量,他們機動性很強,很難對付。

在遼東,有一個與蜀、吳幾乎一樣的國家,即燕國(公孫政權),其統治區域在遼東地區。

190年初至238年,國家形成,只為司馬懿所滅,它成立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

至於江南的孫權,正盛的曹操應付不了,後來的曹魏統治者基本沒有打算。

由於敵人眾多,最好的策略是沉浸在經濟發展中,積極訓練軍隊,招募人才,專注防禦,觀察變化。

為何三國時期魏國最強卻鮮有主動進攻,相反最弱的蜀國卻攻伐不停

二、曹魏佔領區自然災害不斷

漢末三國時期,中國迎來了“小冰河時代”,氣候開始持續變冷,冰雹、暴風雪等極端天氣頻繁出現。

漢末三國時期,為避免戰亂和饑荒,大批民眾流離失所,四處奔波,這些人沒有溫飽,健康防疫得不到保障。從疾病流行角度看,流動人口越多,流動範圍越廣,接觸機會越多,鼠疫傳播的速度越快,傳播範圍越廣。

三國時期,大大小小的戰鬥數不勝數,據統計,5萬餘人的大規模戰役多達92場,瘟疫通常是戰爭的衍生物。

在戰爭中,由於受傷、飢餓等因素,很容易誘發瘟疫,軍營也是人煙稠密的地方,這也大大增加了鼠疫交叉感染的機會。

曹操在赤壁之戰中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當時曹軍的瘟疫。

即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中國大地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鼎遊疫”。

“建安七子”中有四人死於瘟疫。

相傳魯肅的繼任者、關羽的終結者、東吳名將魯蒙死於關羽之死或孫權之死,事實上,死於瘟疫的可能性很高。

蔣勤、孫嬌英戰友英年早逝,不排除與瘟疫有關。

《三國志》有很多關於瘟疫的記載:

皇帝(曹操)從許昌南下,諸軍並兵齊行,權臨江拒守……四年春正月……三月丙申,邢子灣 回到洛陽宮。月亮中心的大星龜毛。 丁偉,大司馬曹仁協,這就是大月亮病,黃元年第三年,發生日食和嚴重的蝗災。《三國·文帝紀》記載“冀州蝗蟲大,民飢”。

黃河四年,瘟疫洪水。

《三國·文帝紀》記載:“大瘟疫”於當年三月,三個月後“夷洛溢,殺民,毀屋”。

黃河五年,冀州饑荒,日食再次出現。

黃楚六年,“大寒年,水道結冰,船不能入江”,

就連亞熱帶地區的長江都結冰了,可見氣候寒冷。

黃初七年,曹丕親赴許昌,許昌南門無故倒塌,未進城,五個月後病逝。

多年持續的瘟疫和饑荒導致人口急劇下降,生產力不足,國家財政資源緊張。

在這種情況下,當務之急是採取措施穩定政局、建設水利、發展經濟、恢復體力。

事實上,在司馬遷等人的幫助下,曹睿大力發展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國庫豐盈,國力強大,為後來曹魏滅蜀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為何三國時期魏國最強卻鮮有主動進攻,相反最弱的蜀國卻攻伐不停

那麼,弱國蜀國為何要開戰,不斷進攻北伐呢?

外部環境

夷陵之戰後,蜀國與東吳握手言和,諸葛亮不愁北伐。

蜀國地勢險要,它可以被攻擊和防禦,不怕失敗被曹魏追,即使失敗,也與大局無關。

蜀國是富饒的國度,在諸葛亮治下,益州經濟繁榮,糧食充足,具備發動戰爭的物質條件。

蜀道艱難險阻,與外界交流甚少,瘟疫災害對其影響不大。

而且,蜀漢國內局勢相對穩定,戰爭較少,政治力量相對統一,人口穩步增長,有足夠的人力資源發動戰爭。

政治需要

劉備一直公開宣稱,他的中山景王是漢朝的合法繼承人。

所以既然曹魏篡了漢,蜀漢就會和他有仇,應該和漢賊戰鬥,不應該呆在角落裡。

討伐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而必須付諸行動。

事實上,漢朝滅亡只是失去其合法性,天下英雄紛紛轉向曹魏和東吳。

諸葛亮應該與時俱進,放下政治野心,保持低調。

然而,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促使諸葛亮仍高舉振興漢朝的旗幟,不讓自己北伐而筋疲力盡。

諸葛亮原本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農民,劉備造訪茅草屋,請他出山,並委以重任,希望他能助他稱霸。

書生若為心腹而死,諸葛亮就必須竭盡全力去死,不辜負先帝的託付。

諸葛亮唯有剷除曹魏,一統天下,才能實現夙願,心中無愧。

對此,諸葛亮在他的《二表》中寫得很清楚:“陳本布衣,在南陽工作,苟全亂世,不聞諸侯,卑鄙無恥)曲,三顧)草屋大臣,謀士感激天下之物,許仙帝用其驅使。”

以攻為守,虛張聲勢

諸葛亮知道蜀漢和曹魏不和,曹魏長大後,遲早會吃掉自己,與其坐等死亡,不如主動出擊,或許還能創造奇蹟。

諸葛亮知道蜀漢打不過曹魏,在後來的《名將榜》中也寫得很清楚:

“知臣斬賊的臣子天賦弱敵強,但不斬賊王必死,坐等死,哪一個會死,” 殺了他?”——我知道我不是曹魏的對手,但不討伐他們,我們也會死;與其等死,不如放手。

為何三國時期魏國最強卻鮮有主動進攻,相反最弱的蜀國卻攻伐不停

轉移矛盾消除異己

列寧曾經說過:“帝國主義透過發動對外戰爭來轉移內部矛盾。”

蜀國固然不是帝國主義,但諸葛亮卻是個懂政治、所知的政治家,他用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

劉備以局外人的身份來到宜州,對於當地的既得利益者來說,就是鴿子侵佔鵲巢。

當時,宜州有兩大集團,即以李彥為代表的東洲集團和以黃泉、張毅為代表的宜州集團。

劉備的到來,擠壓了他們的生存空間,瓜分了他們的蛋糕,令人無法忍受。

所以他們對劉備集團充滿了敵意,一百人不滿,投降是武力壓迫的結果。

劉備集團一旦遭遇挫折,就會把它當成病貓,病了就殺了你。

例如,當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失兵歸來時,城牆上的草已經動彈不得,變得焦躁不安。

對此,諸葛亮不得不高度警惕。

於是他想到了北伐,以轉移人們的注意力,提高凝聚力,轉移內部衝突,進入戰時狀態,控制軍事和政治權力。

只有這樣,蜀漢才能實現長治久安。

然而,有得有失。 諸葛亮頻頻北伐,不僅勞民傷財,耗盡蜀國國力;也嚴重打擊了蜀軍計程車氣;也引起了民怨,使蜀漢政權失去合法性,反而適得其反,加速了蜀國的滅亡,違背了諸葛亮北伐的初衷。

如果不是這樣,蜀漢政權至少可以持續很多年,不會這麼快滅亡。

為何三國時期魏國最強卻鮮有主動進攻,相反最弱的蜀國卻攻伐不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