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無論走多遠,家鄉總是我們最溫暖的牽掛

Hometown Sheqi

給在外打拼的家鄉遊子一個寄放心靈歸宿的地方

鄉土文學

掉槍河畔思岳飛

作者 | 鄭長春

許多古老的文明都是從一條河流開始的。歷史上幾條孕育古文明的河流,已不再只是地理上的名稱,也有著文化史上強烈的符號象徵意義。我的家鄉青臺,這個在史書上赫赫有名的“軍事要塞”,地處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之間,既沒有高山仰止的聖殿古剎,也沒有花草簇擁的小橋流水,有的是一馬平川的廣闊原野,有的是縱橫阡陌的村莊瓦房,有的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道不盡的奇聞怪事。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那哺育了祖祖輩輩千年之久的掉槍河。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提起這條河,我的心底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憂傷與激動……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在我幼小的記憶裡,這條河水清澈而深沉,水草青青,魚遊蛙鳴,兩岸綠樹成蔭,一年四季從我們村邊緩緩流過。它是家鄉最親切的一條大河,也可謂是我家鄉的母親河。說是大河是相對於門前的小河而言的,其實它的源頭只是彙集兩條池塘而已。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我曾專門做過考察,這條河上游有兩條支流:東邊的那條叫西柳河,發源於社旗縣趙河街道辦代營村的西南角大窯坑,水源主要靠乾渠來水;西邊的叫鯉魚溝,發源於社旗縣大馮營鎮張營村東。兩條河在大馮營鎮草湖村南的林場旁匯合後流向東南,經小馮營、李營、青臺街南,繼續東南流入唐河,最後過漢水入長江。小河嘴兒匯入唐河處原先是個深潭,水勢兇險但河道不寬,傳說當年岳飛單槍匹馬路過此地準備躍馬跨河,結果人馬沒事把槍掉河裡了,故名“掉槍河”。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小時候在那裡洗澡摸魚,總幻想能不能把岳飛的槍摸出來。雖然這條河只有十多公里,但其岸邊所發生的傳奇故事和流經的年代加起來,就是足足是一條充滿文化意味的歷史長河了。

歷史長河也好,軍事要塞也吧,那都是青臺發展史上光彩照人、頂天立地的一面,其實,它的背後,和許多繁榮發達的文明發祥地所經的命運一樣,在地理位置上幾乎都被荒昧之地覬覦和侵吞過。區位優勢必然產生高於周邊生態的奇蹟,而奇蹟總是誘人。因此,青臺以自己的繁榮使野蠻勢力眼紅,又以遺世而立的品性使野蠻勢力自漸形穢,於是野蠻遲早會向這裡動手,而一旦動手,文化長河便被攪得濁浪滔天、血流漂杵。正因為如此,青臺便與其它文明發達的地方一樣要為自己築造堅固的城堡。

但城堡就能抵擋住侵略者肆無忌憚的鐵蹄嗎?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公元1126年,誤國害民20多年的大宋第八代皇帝宋徽宗趙佶,制了“阿諛逢迎,言路斷絕;宦臣擅權,貪官得志;賢良蒙難,小人猖狂……”一份檢討書——“罪己詔”,把個大宋爛攤子撂給了堅辭不受的太子趙桓(宋欽宗)。半年後金軍第二次大舉入侵,與大宋王朝13萬大軍對峙於黃河邊不敢貿然進攻,在夜裡猛擂戰鼓到天明。第二天早上一看,養兵千日的13萬大軍全然聞聲逃遁。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以摧枯拉朽之勢攻破大宋都城汴京,擄走徽、欽二帝,歷時167年的北宋王朝就此悲慘滅亡。

北宋亡後,金人曾立宋臣張邦昌為“大楚皇帝”。沒過多久,康王趙構殺掉張並在南京(河南商丘)應天府稱帝,這就是宋高宗,史稱南宋。趙構登位後把收復失地的使命置於腦後,一心為了坐穩自己的皇位,帶領部分官員喪魂落魄,狼狽逃竄,導致了錦繡河山的大片淪落。大敵勝勇,窮追不捨,幸虧有了韓世忠、岳飛等戰將奮力抵抗,南宋小朝廷才得以在江南獲一立足之地,而淮水以北則被金兵所侵佔。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岳飛於紹興元年至三年(1131~1133年)先後平定了遊寇李成、張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亂,升任神武后軍統制。宋高宗趙構賜御書“精忠岳飛”錦旗給飛,後又將牛皋、董先、李道等所部撥歸岳家軍,岳家軍兵力得到擴充。

紹興四年(1134年)春,岳飛上《乞復襄陽札子》,提出收復陷於偽齊政權的襄陽六郡(襄陽府、郢、隨、唐、鄧等州、信陽軍)的主張,並說:“恢復中原,此為基本。”毫無復國之志的懦夫趙構,在諸多主戰派的大力支援下,勉強同意南宋中線抗敵主將岳飛及其長子岳雲,率兵北上進攻偽齊(金在中原建立的緩衝區,即傀儡政權大齊,皇帝為劉豫)。但底線是岳家軍不得稱“提兵北伐或言收復汴京”,只以收復六郡為限。

儘管岳飛心中有些不悅,但這畢竟是第一次北伐,是恢復中原的先聲。於是,他接到朝廷命令後,立即調兵遣將於是年四月十九日,由江州西上,向鄂州(今湖北武漢)方向挺進,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後攻下了偽齊南端的郢州(湖北江陵北)。郢州收復後,分兩路進軍。張憲、徐慶分兵東向攻隨州;岳飛領軍直趨襄陽,與偽齊主將李成(原為遊寇)決戰。李成見郢州一日便被攻破,再無勇氣據守,倉皇逃遁。五月十七日,岳飛兵不血刃,凱歌入襄陽;五月十八日,牛皋便與張憲、徐慶合力攻下隨州城,俘虜了五千偽齊軍。16歲的岳雲勇冠三軍,手持兩杆數十斤重的鐵錐槍,第一個衝上城頭。偽齊皇帝劉豫不甘失敗,調遣30萬大軍列陣於鄧、唐州(今河南鄧州市、唐河縣)一帶,妄圖再次奪回襄陽等地。在從武漢乘船渡江北上時,岳飛情緒昂揚地對幕僚說:“飛不擒賊帥,復舊境,不涉此江!”

岳飛出師大捷,震動了偽齊政權。劉豫急忙排程兵力,還請來金朝的“番賊”,與河北、河東的“籤軍”增援。李成得到支援,欲奪回襄陽府,率領號稱30萬大軍反撲,又遭大敗。金將劉合孛堇領軍與李成會合,集結於鄧州附近,築寨掘壕,以遏制嶽軍北上。岳飛遣王貴等由光化路,張憲等由橫林路,前去掩殺。七月十五日,王貴、張憲在離鄧州30餘里的地方,與敵軍數萬接戰。岳飛又分遣王萬、董先軍兵,出奇突擊,敵軍大潰。俘金將領楊德勝等200餘人,奪馬200餘匹,衣甲不計其數。只有高仲帶領殘部逃入鄧州,閉門堅守。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七月十七日,岳飛軍攻取鄧城,將士不顧矢石,蟻附而上。一場血戰,鄧城終被攻克。斬殺金、偽軍無數。岳雲又是第一個登城的勇士。岳家軍攻拔鄧州,活捉了高仲。岳飛隨即派遣李道前往唐州,於二十三日收復了唐州城。王貴和張憲同時在唐州以北青臺城等地,再次擊敗金與偽齊聯軍,以掩護李道收復州城。同一天,信陽軍也被攻克。

岳飛收復襄陽六郡的勝利,震動了朝廷。宋高宗趙構接到岳飛的捷報後,對胡松年說:“朕雖素聞岳飛行軍極有紀律,未知能破敵如此。”胡松年說:“惟其有紀律,所以能破賊。”岳飛因功除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成為有宋一代最年輕的建節者。

一位真正的名將不在於他曾打過多少場勝仗,而在於他一生擊敗過哪些名將。阿瑟·韋爾斯利一直是位籍籍無名普通將領,但在滑鐵盧一戰,他擊敗了法國皇帝拿破崙,從此威靈頓公爵的威名才響徹整個歐洲,乃至世界。

當然,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知道威靈頓公爵的真實姓名為阿瑟 韋爾斯利,威靈頓封地是他作為公爵的封地。相反,燕王朱棣在“靖難之役”時,曾以少勝多,擊潰建文帝的50萬大軍,但後世卻很少將朱棣奉為名將,其主要原因就是朱棣的對手實在太差勁,因而導致朱棣的名將地位的“成色”不足。

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南宋大將岳飛,雖然一生也未曾有過潰敵50萬的巨大戰績,但他名將的成色遠遠蓋過朱棣。這是因為岳飛的對手遠非李成、金兀朮輩所能相提並論的,他們經久戰陣、驍勇善戰,堪稱一時良將。其實,岳飛的對手李成和金兀朮也絕非等閒之輩,都屬於當時可圈可點的戰神級人物。

先說李成。此君乃雄州歸信人,出生於1088~1093年間,天生神力,勇力絕倫,能挽弓三百斤,要知道兩宋三百年間能挽弓三百斤的只有兩人,一個是李成,另一個就是岳飛。在宋徽宗宣和初年,李成成為當地政府一名弓手(類似於今日的警察),負責維護地方的治安,緝捕盜賊。此後金兵入侵,擄走徽欽二帝,導致中原地區大亂,百姓流離失所,勤王之兵四散奔逃。流民、潰兵為了生存,轉瞬之間成為盜賊,四處劫掠,嚴重威脅著南宋王朝統治。此時素來英勇的李成也集結起一支隊伍,並逐漸壯大至10萬餘人,其他各路盜賊也以李成馬首是瞻。

南宋開國初年,無力應付四處的盜賊,於是宋高宗封他們為鎮撫使之職,承認他們在地方的管理權,並藉助他們“捍禦外寇”。其中李成被封為舒、蘄鎮撫使,岳飛為通、泰通、泰鎮撫使,當時宋朝政府認為岳飛與李成屬於同一類人物,但兩人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如果認為李成僅僅有匹夫之勇,那就大錯特錯了。據記載,李成所部“號令甚嚴,眾莫敢犯”,每次作戰李成都“臨陣身先諸將”,“卒未食不先食,有病者親視之。不持雨具,雖沾溼自如也。”正因為如此,李成深得軍心,“士樂為用,所至克捷”。此後李成“據江、淮六七郡,連兵數萬”,“聚眾為盜,鈔掠江南”,擾亂江淮。而隨著南宋國力的恢復,宋高宗趙構於1131年任命張俊為招討使,岳飛為先鋒,負責討伐李成。當年三月岳飛作為先鋒,身先士卒,率軍擊敗李成的部將馬進,五月黃梅縣樓子莊之戰中,岳飛會合張俊、楊沂中大破李成所部,追斬馬進,李成率殘部北逃,歸降劉豫的偽齊政權。

李成歸順偽齊後,奉命駐守順昌。宋高宗唯恐他再次為亂,“遣使齎蠟書諭淮寧、蔡州將士,立賞格”,招募勇士刺殺李成。1133年十月李成率軍輕而易舉的攻佔了南宋的荊襄六郡之地,並派人聯絡割據洞庭湖的楊么,聯合攻宋,為此宋高宗派遣岳飛負責荊襄一帶的戰事。

1134年五月岳飛率領3萬餘人,從鄂州渡江北上,向襄荊進軍。岳家軍一路勢如破竹,先後收復許多州縣,李成惱羞成怒率領主力與岳飛決戰。佈陣之時,岳飛發現李成軍陣的破綻,他派遣王貴“以長槍步卒,由成之右擊騎兵”,派牛皋“爾以騎兵擊其步卒”。雙方交戰,李成的起兵“應槍而斃,後騎皆擁入江,步卒死者無數”。此戰李成一軍元氣大傷,再也沒能反攻襄陽府。此後李成跟隨金兀朮多次南侵,曾以少勝多,智取河南府。宋高宗也曾派人聯絡他反正,並許以節度使的高官。正隆年間,李成被任命為真定尹,封郡王,後按例降封濟國公,不久後病死,時年69歲。

再看金兀朮。金兀朮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子,女真名完顏宗弼,宋人多稱為“四太子”。自幼為人豪放,膽勇過人,猿臂善射,善於用兵。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時,完顏宗弼尚未成年。金建國後對遼戰事頻繁,完顏宗弼異母兄宗峻、宗幹、宗望、宗輔都是金軍重要將領,驍勇善戰,對他產生強烈的影響。

天輔五年(1121年)十二月,金太祖發動第二次大規模反遼戰爭,宗弼初次披甲,隨叔父出征。天輔六年(1122年)正月,金軍克遼中京(今內蒙古赤峰寧城),宗翰得知遼天祚帝在鴛鴦濼(今河北省張北縣安固裡淖)行獵,完顏杲與宗翰分兵兩路襲遼天祚帝,時宗弼與宗望在完顏杲軍中。軍過青嶺,知不遠處有遼兵三百餘,宗望帶領宗弼、馬和尚率百騎追擊,交戰中宗弼矢盡,遂奪遼兵士槍,獨殺八人,生擒五人。宗弼初次參戰就顯示出超人的勇猛,令女真將士刮目相看。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金興兵伐宋,軍分兩路,西路軍由左副元帥宗翰統領。東路軍由都統宗望統領,宗弼在東路軍任行軍萬戶。東路軍自平州(今河北省盧龍縣)出兵,十二月攻佔燕京(今北京市),隨即連克中山、真定、信德。

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弼攻取湯陰縣,破城之後,俘宋兵三千人。東路軍強渡黃河,宗弼率先鋒三千騎近逼開封,聞宋徽宗出開封南逃,宗弼選驍騎百名追之,未及,獲馬三千而還。[6] 金兵圍開封,宋以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與金等條件求和,金軍返回燕京。同年八月,宗弼再次隨右副元帥宗望南下。翌年四月,金軍攻下開封,徽宗、欽宗二帝降,北宋滅亡。

此後,金兀朮跟隨大軍南下,屢立戰功,被提升為元帥右都監,成為一員高階將領。1129年金兀朮奉命追擊逃亡揚州的宋高宗趙構,金兀朮一路所過州縣,一擊即破,或不戰而降,一直打到長江北岸,最為要命的是趙構在揚州倉皇出逃期間不慎喪失生育能力。

同年11月,金兀朮軍由建康府西南的馬家渡過江,擊敗南宋守軍杜充,先後攻佔建康、湖州、臨安等地,宋高宗一路南逃,甚至被迫流亡海上,不敢登陸。由於金軍均為北方人,不善舟船,且水土不服,於是金兀朮便結束了“搜山檢海”行動,率軍北撤。在北歸途中,在黃天蕩遭遇韓世忠的襲擊,金軍遭到沉重打擊。而岳飛則在牛頭山、龍灣、靜安等地設伏,多次擊敗金軍。岳飛與金兀朮兩人的終極對決是發生與1140年的郾城之戰。七月八日,金兀朮與龍虎大王、蓋天大王率重兵在郾城北與岳家軍對陣。

岳飛令其子岳雲率輕騎攻入敵陣,往來衝殺。兀朮下令將自己的王牌“鐵浮圖”投入戰鬥,正面衝擊衝擊岳家軍,同時在左右兩翼安排“柺子馬”,妄圖夾擊合圍宋軍。戰鬥中嶽飛遣背嵬親軍和遊奕軍馬軍迎戰,並派步兵持刀斧等,上砍敵兵,下砍馬足,殺傷大量金兵,使金軍重騎兵不能發揮所長。雙方從下午激戰到天黑,金軍大敗。

接著,岳家軍先後在潁昌等地擊敗金軍,進軍至離開封僅僅40裡的朱仙鎮。此時金軍士氣低落,金兀朮準備率軍撤退。不料宋高宗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岳飛撤軍。退兵前,岳飛仰天長嘆:“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宋金和議後,金兀朮擔任太師,領三省事,都元帥,掌握軍政大權,主持金國朝政。1148年10月病死。

戰爭對文明的破壞,首先從破壞秩序開始。秩序一旦破壞,異類勢力便會乘虛而入,跳樑小醜立馬粉墨登場。岳飛除與金兵正面交戰外,還要對付在南宋與金國夾縫中磨刀霍霍的“偽齊政權”,及傀儡皇帝劉豫。

劉豫出身務農世家,元符年間(1098~1100年)考中進士,政和二年(1112年)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宣和六年(1124年)判國子監,拜官為河北提刑。金朝南侵宋朝,劉豫棄官到儀真避亂。劉豫與中書侍郎張愨交好,建炎二年(1128年)正月,因張愨的推薦劉豫被任命為濟南知府。同年冬,金軍攻濟南,劉豫派兒子劉麟出戰,金軍重重包圍濟南,副長官張柬增兵來援,金軍才撤。金趁機派人以利勸誘劉豫,劉豫趁機反叛,殺他的部將關勝,獻城投降。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完顏宗弼(完顏兀朮)聽說趙構已渡過長江,就派劉豫知東平府,任京東西、淮南等路安撫使,節制大名、開德府、濮、濱、博、棣、德、滄等州,劉麟為濟南知府,黃河以南,由劉豫統領。

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二十七日,金朝派大同尹高慶裔、知制誥韓窻冊封劉豫為皇帝,國號大齊,建都大名府。九月初九,劉豫即位為偽皇帝,大赦境內,遵用金的年號,稱天會八年。劉豫回東平,升東平為東京,改東京為汴京,降南京為歸德府。以弟劉益為北京留守,不久又改為汴京留守。十月,封他的母親翟氏為皇太后,妾錢氏為皇后。錢氏,是宣和時的宮人,熟悉宮中之事,劉豫想仿照宮中各種規制,故立她為後。十一月,改年號為阜昌。

紹興三年(1133年)正月初四,李橫攻破潁順軍,偽守將蘭和投降。初六,在長葛打敗劉豫兵馬。初八,李橫率兵到潁昌府,偽安撫趙弼固守城池,李橫猛攻,趙弼逃走,收復了潁昌。三月,河南鎮撫司統制官李吉在伊陽臺打敗劉豫部將梁進,梁進被殺。三月,劉豫聽說李橫攻佔潁昌,向金求援。完顏宗望派完顏宗弼來援,劉豫也派李成率二萬人在京城西北的牟駝岡截擊宋軍。李橫戰敗,潁昌又失陷。李橫的軍隊本是一群盜賊,勇敢但無軍紀,戰勝時就爭搶美女金帛,因此失敗。五月,宋朝派韓肖胄、胡松年出使偽齊。劉豫想以召見臣下的禮節見他們,韓肖胄沒說什麼,胡松年說:“我們都是宋臣。”就拱手作揖而不跪拜,劉豫不能使他們屈服。於是問趙構怎麼樣,胡松年說:“聖主萬壽。”又問趙構的意向,胡松年說:“一定要收復故疆。”劉豫羞愧不堪。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此時劉豫完全佔有梁、衛之地,翟琮駐屯在伊陽的鳳牛山,孤軍無援,就突圍到襄陽。九月,楊政派川陝將官吳勝在蓮花城打敗劉豫軍隊。十月十八日,賊將李成攻陷鄧州,由齊安守衛;二十二日,攻陷襄陽,李橫逃奔荊南,知隨州李道棄城逃走。李成佔據襄陽,以王嵩知隨州。二十三日,攻陷郢州,守臣李簡逃跑,劉豫命荊超知郢州。賊將王彥先從亳州率兵到壽春,將進兵江南。劉光世駐軍建康,扼守馬家渡,派酈瓊率所部駐在無為軍,為濠、壽聲援,偽齊兵才退。

紹興四年(1134年)五月,知壽春府羅興叛降劉豫。舒、蘄等州制置使岳飛收復襄陽,李成逃走,很快又收復唐州。六月,收復隨州,在襄陽把隨州偽守王嵩斬首。七月,收復鄧州。劉豫聽說岳飛攻取了襄、鄧,就向金求援。偽奉議郎羅誘上奏南征策,劉豫大喜。劉豫搶民船五百條裝戰具,以徐文為先鋒,聲稱攻定海。九月,劉豫下偽詔,有“混一六合”的話,派他的兒子劉麟侵宋,並誘金人完顏宗輔(完顏訛裡朵)、完顏昌、完顏宗弼分道南侵,步兵由楚、承進兵,騎兵由泗州奔滁州。又派偽知樞密院盧緯向金太宗完顏晟請兵,完顏晟召諸將商議,宗望、完顏希尹反對,只宗輔認為可以。於是以宗輔權左副元帥,完顏昌權右副元帥,調渤海、漢軍五萬支援劉豫。因宗弼曾渡過長江,熟悉地形,讓他為前鋒。劉豫以劉麟領東南道行臺尚書令。

十月初一,宋廷詔命張浚增援由承州退保鎮江的韓世忠,劉光世移軍建康。韓世忠又回揚州。起用張浚為侍讀,十三日,韓世忠戰於大儀,十四日,解元戰於承州,都取勝。淮西將領王師晟、張琦合兵收復南壽春府,捉住偽知州王靖。十二月十八日,岳飛派部將牛皋、徐慶在廬州打敗金軍。二十六日,金朝退兵,派使告知劉麟,劉麟丟掉輜重晚上逃走。

劉豫聽說趙構親征,向完顏亶告急,領三省事完顏宗磐(完顏蒲魯虎)說:“先帝立劉豫,是希望劉豫闢疆保境,我能按兵息民。現在劉豫進不能取,退不能守,兵連禍結,休息無期。發援兵是劉豫得利,而實際是我受弊,怎能答應他?”完顏亶答覆劉豫讓他自行其事,暫派宗弼率兵在黎陽見機行事。

於是劉豫以劉麟領東南道行臺尚書令,李鄴為行臺右丞,馮長寧為行臺戶部,許清臣為兵馬大總管,李成、孔彥舟、關師古為將,組織三十萬民兵,分三路侵宋,劉麟總領中路兵,由壽春進犯廬州,劉猊率東路兵,取道紫荊山出渦口進犯定遠;西路兵奔光州進犯六安,由孔彥舟統領。十月,劉猊軍被韓世忠阻止不能前進,回到順昌。劉麟軍從淮西架三座浮橋過淮,賊眾十萬駐紮在濠、壽之間。江東安撫使張俊拒敵,詔命淮西宋軍皆聽張俊調遣,命殿帥楊沂中去泗州與張俊會合,等楊沂中到濠州時,劉光世已放棄合肥。

張俊派人星夜趕往採石對劉光世說:“有敢渡過江南者斬。”劉光世不得已回到廬州,與楊沂中相呼應。統制王德、酈瓊從安豐出兵,遇敵人三將軍並打敗他們。劉猊軍數萬人過定遠,想奔宣化進犯建康。楊沂中在越家坊與劉猊軍相遇,打敗偽齊軍;又在藕塘相遇,大敗偽齊軍。劉猊逃走,劉麟聽說後亦拔砦逃走,劉麟軍中有自己寫好鄉貫姓名而自縊計程車卒,劉豫因此而失掉人心。

小人得志終有報,人間正道是滄桑。金國統治者聽說劉麟等失敗,責問劉豫的罪狀,已有打算廢黜劉豫之意,而劉豫還向金人日益請兵,金朝就以女真萬戶束拔為元帥府左都監屯兵太原,以渤海萬戶大撻不也為右都監屯河間。於是尚書省彈奏劉豫治國沒有成績,應當廢掉。十一月十八日,金廢劉豫為蜀王。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紹興六年(1136年)初,宰相兼都督諸路軍馬張浚於鎮江府(今江蘇鎮江)召開軍事會議,研究北伐中原。張浚命令岳飛進軍襄陽,作好直搗中原的準備。二月,岳飛到臨安朝見,隨後返回鄂州,積極做好進軍襄陽的軍事部署。不料在三月,年已古稀的岳母姚氏病逝。岳飛悲痛不已,目疾復發,他一面奏報朝廷,一面自行解職,扶母靈柩至廬山安葬。並接連上表,乞守三年終喪之制。在朝廷再三催促下,岳飛忠孝難以兩全,趕回軍中,七月正式誓師北伐。

這是岳飛的第二次北伐。岳家軍兵分兩路:一路往東北,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統領,直奔鎮汝軍,牛皋早年在汝州魯山縣同金軍作戰,此時重返故地,精神抖擻,一戰即攻克汝城,生擒偽齊守將薛亨,緊接著又乘勝攻克潁昌府,為這次北伐建立首功。另一路王貴、郝晸、董先等,向西北方向進軍,在攻克盧氏縣後,又西取虢略(河南靈寶),東下伊陽(河南嵩縣),一路繳獲糧食十五萬石,降眾數萬。王貴在收復虢州後,又率軍向西,力拔上洛、商洛、洛南、豐陽、上津等五縣,席捲了商州全境;楊再興大敗偽齊張宣贊人馬,收復長水縣(河南洛寧縣西南),直至洛陽西南的福昌(今河南洛寧縣東北)。

收復商、虢等城後,岳飛向朝廷請示:如形勢有利,將命王貴、牛皋兩路合兵,自伊洛直渡黃河,與太行忠義民兵配合作戰,收復河北失地。但他的進軍計劃沒有取得朝廷支援,終因“孤軍無援”和“以糧不濟”,不得不退師鄂州。岳飛奪回商、虢等地,偽齊劉豫大為震驚。是年九月,劉豫籌集三十萬人馬,號稱七十萬,向淮西發動進攻。趙構得報後,認為劉光世、張俊不足以守江淮防線,要調岳飛軍沿江東下。詔書到達鄂州時,岳飛正苦於目疾。但他並未猶豫,立即向九江進發。趕到九江時,淮西戰事已告結束。

完顏兀朮看到岳飛移軍東下,中線空虛,有可乘之機,便於十月底、十一月初與偽齊合兵,向襄漢地區發動猛烈進攻。岳飛接到多地的告急軍情後,當機立斷,調集精銳第三次出師北伐。

岳飛出師到達各地之前,部將寇成、王貴、秦祐等已多次打退敵軍進攻。岳飛大軍開到前線,給守城將士以極大鼓舞,軍威更振。商州轉危為安。襄漢戰線也因岳飛大軍的到來,敵軍不戰而退。岳飛又準備收復蔡州,因見州城防守嚴密,“勢不可攻”,乃作罷。

按照朝廷“規模素定,必不徒行”的意旨,岳飛此時已順利完成任務,加之所帶軍糧有限,便決定還師鄂州。岳飛軍撤退的訊息傳到敵營後,李成果然立即佈置追擊。王貴率軍退到白塔地方,李成親率劉復、孔彥舟等十員大將,合力追來。王貴、董先率軍迎擊,經過激戰,擒獲偽齊將領數十人,俘數千人,馬三千匹,衣甲器仗無計其數。敵兵屍體填滿溪谷,擁墜入水而死者無算。

岳飛對被俘偽齊士卒,均散錢遣返還鄉,並對他們說:“汝皆中原百姓,國家赤子,不幸為劉豫驅而至此。今釋汝,見中原之民,悉告以朝廷恩德,俟大軍前進恢復,各率豪傑來應官軍!”岳飛收復襄陽六郡後,奉詔移屯鄂州,臨行以兩千人守襄陽府和唐、鄧二州,一百五十人守郢州,二百人守隨州。由於岳飛努力整頓防務,重視發展生產,襄漢地區終於治癒偽齊蹂躪和戰爭的創傷,成為南宋連結川陝,北圖中原的戰略要地。

岳家軍佔領襄陽後,置趙構的“持重”於不顧,命令大軍兵分三路直取鄧州和唐州,在古老的豫南大地燃起了收復山河的熊熊烽火,並留下了嶽元帥和岳家軍恤民、愛民、助民的諸多佳話。

是年六月,岳飛牢記後方眾多主戰派的大力支援,迎著火蛇般雷電,頂著傾盆大雨,在當地老鄉的主動幫著下,趁敵軍麻痺,一舉拿下了此時隸屬偽齊政權的軍事重鎮青臺。攻下青臺後,為解決大軍糧餉,岳飛想到了當年曹孟德靠軍屯、民屯穩駐許昌,便上書朝廷請求屯田復疆。但恢復疆土之事未得答覆,只允屯田。

與此同時,岳飛馬不停蹄,急速趕往北宋時憂國憂民的政治家范仲淹曾知任的鄧州城外,與先期自光化、構林攻至鄧州的岳家軍另一路會合。

南宋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七月十七日,岳家軍透過調兵遣將、將士浴血奮戰和理應外合,將“精忠報國”的大旗直插青臺城樓。攻克青臺的次日,岳家軍乘勝追擊金、偽齊殘部至方城。透過聯合當地義軍、秘密偵察和間離,輕而易舉拿下了方城和唐州重鎮。從五月上旬到八月上旬,岳家軍知恥而勇,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就一舉收復了襄、郢、隨、鄧、唐和信陽的大片疆土,使宋軍控扼了長江中上游,東可進援淮西,西可聯結川陝,北可圖復中原,南可遮蔽湖廣,極大地增強了宋朝軍民抗敵的勇氣和信心。捷報傳回臨安,朝野一片歡騰。

收復唐州後,岳飛一再上書抓住戰機,要朝廷回覆被侵疆土。然而,趙構這個敗家子不但不願進軍中原,不想國家的長久大計,反而立召岳飛班師回朝。為此,岳飛滿懷悲憤於鄂州寫下了“……兵安在?青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廖落。何日請纓提勁旅,一鞭直渡清河路……”這就是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滿江紅。題黃鶴樓》。

由於宋軍南歸,金軍東去,偽齊軍的勢力又在中原一帶興風作浪,強拉民夫在唐州北邊的魯山縣設定鎮汝軍,不斷對南宋佔領的唐州、鄧州發起進攻和騷擾,燒殺掠槍,無惡不作。岳飛獲知立即調派人馬揮師北上,攻破青臺城,一舉滅掉李成10萬兵馬,戰後當地百姓在此河中撈拾槍矛無數,流經青臺城邊的這條河因此得名為“掉槍河”。

然而,正當岳家軍一鼓作氣擊跨鎮汝軍,繼續擴大戰果,準備收復黃河以南廣大區域時,卻被朝廷叫停。岳飛雖壯志滿懷,但遇上這樣一個不爭氣的朝廷,也只能揮淚寫下“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血淚之詞。

紹興八年(1138年),宋高宗趙構不僅把被金人擄去的宋徽宗、欽宗及其韋氏母后遺忘九霄,把破國之恥遺忘九霄,反而把背宗離祖,投敵賣國,賣國求榮,不知羞恥,包藏禍心的亂臣賊子秦檜再次任命為右宰相兼樞密使,致使朝中投降派勢力急劇增加。

岳飛聞獲訊息怒不可遏,憂心忡忡:敵軍敗退,宋軍連勝,正直北伐的大好時機,豈能半途而廢與敗敵倭寇議和?但無論岳飛及其民眾如何直言和籲呼,趙構最終夥同秦檜之流,依然投降議和。岳飛勸說無用,只好無奈地迴歸鄂州。但他依然擔心金人借議和之名重挑戰火,便命令各部屬嚴陣以待,隨時粉碎敵寇的進攻。待部署妥當,岳飛便帶領牛皋、岳雲等步將,前至襄陽、唐州、鄧州視察敵情。

到達唐州北部的青臺城後,守將告訴他,城垣已得到了較好修復,城中已經恢復了昔日的繁華。岳飛聞聽後心情盎然,再次點燃了對臥龍崗的嚮往,產生拜謁軍事家、政治家諸葛軍師的慾望。

岳飛等人自青臺出發,路上冒雨前行,將近黃昏到達南陽武侯祠,並率眾將向諸葛塑像常跪不起叩頭久拜。夜幕四合,萬物沉寂,岳飛同寺內道長長談不止。最後道長懇求“元帥,您來至南陽一趟不易,請留下一點墨寶吧。”寫點什麼呢?想到山河破碎報國無門,想到身背的“精忠報國”和諸葛先生的鞠躬盡瘁,於是飛涕走筆,寄壯志豪情,對諸葛先生的前後出師表,從頭至尾一字不漏,一氣呵成抄寫了一遍。抄罷,已是淚如雨下的岳飛嶽元帥,又揮動如椽大筆寫下了“還我河山”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這一日,是紹興八年(1138年)八月十四日。然而,岳飛堅持抗金、反對議和及其屢敗金兵的戰績,卻全然遭到趙構和姦臣秦檜的極大反對和深刻嫉恨。

紹興十一年(1141年)四月,秦檜透過“明升官職,實解兵權”的卑鄙手段收繳了岳飛的兵權。岳飛憤慨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金人得知宋朝自毀“長城”的訊息,就對南宋進行軍事威脅,並授意秦檜興起岳飛之獄。奸佞小人秦檜,於同年十一月以“莫須有”之罪,把強烈愛國、愛民的一代名將岳飛,殘忍殺害於獄中。這個使人捶胸頓足、扼腕長嘆,破口咒罵的日子,是紹興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奸佞小人秦檜和濫殺無辜的罪魁禍首趙構,最終被人民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而岳飛精忠報國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氣概,永遠激勵著華夏民族的千秋萬代。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對於岳飛的死,以及他的“莫須有”罪名,歷來眾說紛紜。首先,有人指出,當時秦檜雖然很受高宗的信任,但還沒到擺佈高宗地步,因此也不能為所欲為地恣意剷除異己。紹興九年,秦檜正積極對金議和,樞密院編修官胡銓上書反對,並請求皇帝“斬秦檜之頭掛諸街衢”。秦檜對此人恨之入骨,但也不敢任意殺害他。由此可知,對戰功赫赫的岳飛,他更不可能擅自處置了。第二年,金兵違背和議,一舉攻佔了河南地區,秦檜惶惶不可終日,深怕高宗因此遷怒於自己的議和政策,他此時惶恐不安,正是自保不足的時候,因此,他沒膽子揹著高宗殺害岳飛。需要說明的是,岳飛的獄案又稱作“詔獄”,程式嚴密,外人無法插手。這樣,即便秦檜權力再大,公開“矯詔”殺人也是不合情理的。

其次,秦檜及刑部主審岳飛一案,曾上書定岳飛、張憲死罪,但並沒有定岳雲死罪。可上書趙構後,岳雲也沒能倖免於難。由此可見,生殺大權還是在高宗之手。

第三,秦檜死後,趙構為秦檜製造的許多冤假錯案平了反,但惟獨對岳飛一案不肯昭雪。而且對許多大臣申請為岳飛平反的奏摺不予理睬。這一切都足以證明,趙構才是殺害岳飛的元兇。

大浪淘沙,水落石出,時間是最公正的審判家,任何幽暗詭譎最終都將雲開霧散,暴露在陽光下。對於岳飛之死,我認為,主要原因應該是宋高宗擔心岳飛軍權做大,造成被臣下取而代之或收復失地後迎回徽、欽二宗的結果,所以暗中指示秦檜找個藉口把他幹掉罷了,如果不是皇帝自己多疑起了殺心,權臣秦檜也無可奈何。秦檜也不過是個被皇帝利用的工具而已。在封建專制社會,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這實在是那個時代的悲哀。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掉槍河因岳飛而名載史冊,岳飛也因掉槍河戰績赫赫。地因人名,人因地傳,兩相幫親,俱顯於世。儘管刀光劍影已成千年風塵,但如今掉槍河仍然是青臺人的生命之河。他們在河邊建房蓋廟,他們用河水澆田種菜,他們在河裡洗澡、洗衣,甚至在河邊求雨,抑或為病人祈福,就連最後築造墳墓也在河道不遠的地方以圖佔個好風水,他們把自己的生與死都交給了河,既是一種輪迴的領悟,又帶著現世的努力與固執。

和其它河流相比,掉槍河提供給人的是非常真切而厚道的記憶。如果說,過去的青臺人找到了生存之本、精神歸宿和生命的流動與糾纏,那麼,現在的青臺人似乎更相信理性、堅韌與隱忍,他們祖祖輩輩在掉槍河的週期氾濫中感到了生命的無常,宇宙非理性的變幻與不可知的神秘。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多少次,我站在流淌千年的掉槍河邊,撫古思今,想一想滔滔歷史長河中,有的人重於泰山,有的人輕於鴻毛,後人之所以難以忘懷先賢英烈們的事蹟,就是因為他們在腳下的土地,用不屈的血汗與卓越的智慧,書寫了一個大寫的“人”,用使命擔當和人格力量,傳承著人間正氣、民族精神和美好情感,為人類歷史的發展書寫了無愧於天地良心的壯麗篇章。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鄭長春,筆名老槍,1975年2月生於社旗縣。現居西安,供職於政法宣傳單位。15歲開始發表文章,至今已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法制日報》《人民文學》《中國作家》《青年作家》等報刊發表各類作品1000多篇(首),並多次獲獎。著有紀實文學《急紅眼的中國人》、散文集《激情碰撞》《古鎮遺夢》《賒店物語》等,部分作品被翻譯到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國家。《青臺鎮》是其首部長篇小說。

鄭長春:掉槍河畔思岳飛

鄉土文學《鄉土賒旗》(Hometown Sheqi)釋出

總編 | 趙華勝

總顧問 | 王學章 王書義 梁銅勳 劉永科

特約作者 | 曉輝 麗萍 尚鈔 春雨 松克 春蘭

特約美編 | 穆青冬

(所有排名不分先後)

圖片版權均歸原創作者所有

◆ ◆ ◆

原創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