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平時也吃飯,為什麼偏偏打仗了糧食總不夠?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食對於戰爭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代一打仗糧食就不夠吃,士兵又不是隻有打仗期間才吃飯,為什麼一打仗,國家的糧食就不夠了呢?你看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幾次不是因為糧草而撤退的?難道戰爭期間吃的變多了?

士兵平時也吃飯,為什麼偏偏打仗了糧食總不夠?

打仗了累,吃得多?

我問過很多人這個問題,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認為戰爭時期單兵消耗的糧食變多了,基數一大,糧食消耗就跟不上了。但其實這個觀點只要動動腦子就知道站不住。古代職業士兵平時的訓練也是刻苦的,運動量也不小,不存在戰爭期間消耗增加的情況。再說了,打仗還要死人呢,死了人吃飯的人就變少了,抵充戰爭期間運動量增加的消耗綽綽有餘,怎麼算問題都不會出在這裡啊,到底是誰多吃了糧?

士兵平時也吃飯,為什麼偏偏打仗了糧食總不夠?

戰爭消耗的糧草去哪了?

民夫!是的,就是民夫。中國很早就採用常備軍制度,往往是出現了傷亡後補充,不會因為戰爭的發起突然急劇增加士兵人數,增加糧草消耗。但戰爭的發生往往也伴隨著民夫的徵集,這些民夫主要從事糧草的運輸。千萬不要小看運輸這件小事,這可是一件極其費糧的事。《孫子兵法》上就有記載,保障一支十萬人軍隊的糧草可能就需要徵調數十萬民夫,再加上畜牲什麼的,消耗的糧草較和平時期立馬翻好幾倍。

如果路途遙遠,那就更加了。漢朝的邊境戰爭,運輸到前線給軍隊的糧食只佔到實際糧食消耗的二十分之一。運輸隊押送著20單位的糧草出發,民夫和護送人員在路上可能就已經吃了一半,吃了10單位了。到了目的地以後,只能卸下1單位的糧草給軍隊,因為運輸隊還得往回走,雖然空車稍微輕鬆點,但運輸都以牛、驢為主,速度快不了,所以還得留個9單位的糧用在回程上。

士兵平時也吃飯,為什麼偏偏打仗了糧食總不夠?

如此巨大的消耗,打個短期戰爭一般國家還能抗住。徵調的民夫平時可是生產力,現在變成了消耗者,時間一久,“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你們看“千古一帝”漢武帝,爺爺父親兩代“文景之治”的高度繁榮給他積攢下了極其殷實的家底,國庫錢都裝不下花不完,串錢的繩子都放爛了,但還是扛不住戰爭的消耗,幾年就把國庫揮霍一空,逼得自己的子民賣兒賣女,晚年還給自己下“罪己詔”,質疑自己的功業。

士兵平時也吃飯,為什麼偏偏打仗了糧食總不夠?

遊牧民族的優勢

提到戰爭消耗就不得不提一提遊牧民族。遊牧民族在這方面的優勢實在是太巨大了,在冷兵器時代憑百萬人口對抗千萬人口的農業國也能不落下風,因為他們的戰爭成本太低了。

剛剛上面就提到了,戰爭對中原農業國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打贏了也沒多少好處,是一個純消耗的事,但北方遊牧恰恰相反,戰爭對他們來說是這個純收益的事,打贏就能搶,搶到的都是賺的。最關鍵的是他們沒有糧草運輸的難題。

士兵平時也吃飯,為什麼偏偏打仗了糧食總不夠?

飲食習慣上,他們吃牛羊肉,把肉風乾後,往往每個人帶上一包肉乾,只要有水就能吃上十天半個月。而且,人家吃什麼,吃牛羊,牛羊自己有腳啊,有幾個人趕著走就好了,趕著趕著生幾個寶寶,數量可能還增長起來。成吉思汗天下無敵打到歐洲,但你攤開地圖就能發現,人家是“逐水草而戰”,順著差不多緯度的草原一路打過去的,基本不存在糧草難題。不過這也是北方遊牧民族很少打到長江以南的原因。

關注我,帶你領略更有意思的歷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