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氏滅亡,把過錯歸結為智瑤無德,儒家論成敗只知道道德評價

春秋末期的晉國,諸卿大夫勢力坐大,主要有智氏、韓、趙、魏、範、中行氏等六卿,六卿爭權,最先滅亡的是範氏和中行氏,其餘四卿共分其地。

四卿之中實力最強的是智氏,從此晉國國政皆決於智伯,晉國國君淪為傀儡。

當時的晉國,四卿相爭是最基本的國情,智氏實力最強,趙氏其次,韓、魏又次之,因此對於智氏而言,先拉攏韓、魏滅趙,再滅韓、魏是一條最正確的政策。

當時主持施行該政策的是智氏掌門人智瑤。

智瑤的父親智宣子在選定智瑤作為接班人時,族人智果曾勸智宣子說:“智瑤有五種賢能,但是甚為不仁。如果立智瑤為接班人,智氏必然滅亡。”這個智果為了避免將來智氏滅族時受牽連,在確定智瑤被立為接班人後,主動“別族於太史為輔氏”,跟智氏劃清了界限。

智氏滅亡,把過錯歸結為智瑤無德,儒家論成敗只知道道德評價

從後來的發展情形來看,智果的判斷似乎非常精確,智瑤主政後,做了如下幾件事:

1、與韓康子、魏桓子宴於藍臺,戲弄了韓康子並且侮辱了他的丞相段規

從這件事情上看,智瑤顯得有些自大,但也可見當時的智氏實力對韓、趙、魏有絕對壓倒性優勢。在絕對實力面前,即使羞辱自己的敵人,敵人往往也無可奈何,後世的金國兵臨開封,宋欽宗忍受了金軍提出的種種侮辱性要求又怎樣?還不是城破被擄走。

羞辱敵人能夠打擊對方士氣,智瑤“戲康子而侮段規”並不能算是後來失敗的潛在原因,相反如果智瑤後來勝利,這次藍臺之宴反而是震懾打擊對方的手段。

2、智瑤要求韓、趙、魏出讓土地

智瑤以恢復晉國霸主地位,讓晉國“great again”為藉口,在自己出讓了居民萬邑的土地後,要求韓、趙、魏也出讓土地給晉國國君。

應該講這是智瑤想出的削弱另外三家的好政策,對方如果乖乖交出土地,則實力受損,如果不交出土地,則給了自己發動戰爭的藉口,趁機攻滅對方。

實力較弱的韓、魏都交出了土地,唯獨趙氏不肯,趙氏主政的趙襄子,是個性堅毅之人,生母出身低微,卻被父親寄予厚望,因此絕不肯有損趙氏。

智瑤是碰到強硬的對手了,否則將不費一兵一卒而獲取三家土地。

智氏滅亡,把過錯歸結為智瑤無德,儒家論成敗只知道道德評價

3、智瑤挾持韓、魏以攻趙

智瑤攻趙是以晉國國君的名義進行的,因此韓、魏必須要帶兵參與。況且智瑤攻趙,為了防止韓、魏襲其後,也要把韓、趙裹挾至軍中監視。

智瑤攻趙是正確的軍事行動,這場戰爭幾乎將趙氏滅亡,趙襄子龜縮晉陽(今太原),靠著尹鐸刻意經營多年的晉陽城堅守一年有餘。晉陽城被智瑤放水灌城,全城水淹,鍋灶長期沒於水下,已經成了青蛙的巢穴。晉陽已經山窮水盡,破城只在旦夕之間。

就在此時,趙襄子派丞相張孟談趁夜出城,約韓、魏反攻智氏,趙襄子出奇兵殺死智氏守堤計程車兵,反過來灌水淹智氏軍隊,智氏軍隊忙於救水之際,趙襄子開啟城門衝入智氏軍中做最後一搏,韓、魏見機也反攻智氏,智氏大敗,智瑤被殺。

如果趙氏沒有事先經營晉陽作為危難時的大本營,如果趙襄子不是個硬骨頭,智氏將滅趙成功,之後再收拾韓、魏統一晉國,成為實力強於秦國的第一大國,改寫中國歷史。

但歷史帶有隨機性,智瑤失敗了,敗在即將攻破晉陽城,諸軍心理懈怠之際,也敗在罕見的狠人趙襄子手上,晉陽人馬相食,軍心動搖,趙襄子偏執狂絕不放棄,最終奇招致勝,帶有很大的偶然性。

智氏滅亡,把過錯歸結為智瑤無德,儒家論成敗只知道道德評價

4、總結

司馬光在評價智瑤時,只是從智瑤有才無德這個角度去闡發,認為智瑤之亡,原因在於才勝德。這種分析角度過於單一,一個人的失敗是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不能簡單地以德行而論,如果以德行而論成敗,那麼歷史上所有人的成功都是由於德行好,失敗都是德行差,可事實遠非如此簡單。

智瑤在主政後都是沿著智氏既定方向施策的,並無政策層面的錯誤,其兵敗身死,固然有即將成功時放鬆警惕的原因,但也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把他的失敗歸結為命不好,都比歸結為德行不足更能服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