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漢代自漢武帝把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法家思想的新儒學被確立為官方正統思想,以及實行“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的政策後,全國範圍內都在學習新儒學,而在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裡面都有古典人道主義思想,如此便使得古典人道主義思想上至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在漢代,特別是在西北的居延地區,這種思想更是在將士們的生活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邊疆屯戍生活中古典人道主義思想還給當時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貢獻,例如促進邊疆將士的關係,穩定邊疆等。

古典人道主義的含義

人道主義的現實意義就是關於人的本質、使命、地位、價值和個性發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論,是一個哲學概念。

而在以前對於人道主義認識存在缺陷的時候,古典人道主義是在傳統社會里存在的並且對人的價值和生命、人的人格和尊嚴以及人的生活和情感給予重視和關懷的行為、做法和思想,中國古典人道主義的另一個含義即是以仁愛精神為基礎,把政府、宗教社群以及家庭作為組織依託,以存養鰥寡孤獨、賑濟災荒和撫卹照顧殘疾人作為實踐內容。

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前,

人道主義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體現人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古典人道主義的特點

古典人道主義早在中國周朝的時候就已經產生,在春秋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裡得到發展,並且形成自己獨特的人道主義特點,例如平等的特點,還有仁愛以及自然性等。

1、平等的特點

道家的思想家裡面大多都是平民,來自普通的市民階級,對於下層人民的生活深有體會,他們反對不合理的等級秩序,追求平等,有史記載道家思想家莊子曾說:“

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道家思想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應該同甘共苦。

2、仁愛特點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中國人文主義的奠基人,他創立的儒家思想就是以人為本,其思想最重要的就是“仁愛”,“仁愛”也是孔子人道觀的核心,有史記載,在《論語》裡面就有一百多處提到過“仁”這個思想。除了孔子,儒家思想的發展者孟子也大力倡導“仁”,他認為君主應該施行仁政,曾言:“

王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3、自然性

古典人道主義裡面所謂的自然性是指遵循人的自然本性,對於人們因為本性對價值取向和理想的追求,還有就是對於人們各方面,多層次的需求都予以支援的態度。而在中國的思想當中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儒家思想裡面的重視人倫,道家裡面的尊重自然等

漢代屯戍生活裡的古典人道主義

在漢代戍守邊疆計程車兵生活中體現了許多的古典人道主義精神,他們戍守邊疆,遠離京城的同時也遠離了爾虞我詐,邊疆環境惡劣,士兵之間同甘共苦,相互幫助。

因其位處邊疆 數十年不得還家,這些將士吏卒早已把同伴當成了親人、朋友,所以在漢朝屯戍生活中士兵之間的社會地位是相對平等的。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另外由於鎮守邊疆的需要,每個吏卒的生命健康都能得到重視,而且屯戍的吏卒的感情生活也會得到尊重,家屬可以不受限制的去看望他們,甚至可以跟隨他們戍守邊境。除此之外,如果士兵有家人生病或者死亡,也會被允許告假回鄉探視,可見在漢代屯戍的生活體現了足夠的人文情懷。

1、士兵之間的平等對待

漢代屯戍之地士兵與將領高官之間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不會因為是高官就網開一面,真正貫徹了“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的思想。

居延漢簡當中就記載了戍卒與戍吏之間以及戍卒、戍吏與百姓之間的訴訟卷宗,其中《候粟君所責寇恩事》卷宗裡面記載了戍吏甲渠候粟君與平民百姓寇恩之間的訴訟案件,“十二月己卯居延令,守丞勝移甲渠候官候所責男子寇恩事鄉,置辭爰書自證寫移書到……辭爰書自證,須以政不直者法亟報如律令,掾黨守令史賞。”結果是平民寇恩勝訴,即便他是邊境的高官,但這個官職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特權,可見在漢代邊疆地區,人人都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在漢朝屯戍之地戍吏與戍卒之間地位也是平等的,在內地那些高官可以隨意對自己下面計程車兵打罵,因為在內地身份地位分界明顯,下面的人可以隨意供長官驅使,一直秉承“軍令大如山”的思想,而在京都地區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上下級之間的俸祿差別也很大。

但在居延邊疆地區卻是相反的情況,戍吏不能隨意對戍卒進行體罰和傷害他們的人身安全,漢朝甚至還專門出臺了法律政令來保證基層戍卒人身保障和人格尊嚴,“

以文理遇士卒……毋行暴毆擊。

”更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害戍卒的經濟利益。

為了保護戍卒的經濟利益,在居延還規定了,如果戍吏想要在戍卒那裡借錢,必須要向上級呈報,而且還要以文書的形式寫下來,就連債務還清了也需要給長官上報爰書來證明自己,史載:“神爵二年六月乙亥朔丙申令史□敢言之謹移吏負卒貲自證已畢爰書一編敢言之。”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另外,在邊疆吏卒的生活物資來源主要是朝廷供給,朝廷供給的糧食、衣物上面也是基本上一樣的,沒有特別對待,沒有長官就比普通士兵多得到好多東西,兩者之間的差別極小。

居延漢簡當中記載:“

令史郭充粟三石三鬥三升少十二月丙午自取……障卒李壽王粟三石三鬥三升少十月癸酉自取。

”但漢代屯戍計程車兵有的是犯了罪,被皇帝派遣鎮守邊疆的,所以和原本的屯戍士兵之間會有一些差別,例如:“宗粟三石二斗二升忠,施刑士薛齊七月二石九鬥。”在朝廷供給的物資上面都是平等對待,差別不會太大,以免引起士兵們的不滿,影響邊疆將士的和諧,不利於邊疆的穩定。

2、重視將士們的身體健康

漢代對於屯戍邊疆的將士的身體健康很重視,在府、官、部、燧等都設有專門的醫療機構和醫療設施,甚至在人員較少的都尉府和候官兩級機構中以及烽燧當中都,在人員較多的候部,即便不能配有專門的軍醫,也會為他們準備各種必要的藥物,“

臨之燧長威為部市藥詣官封符八月戊戌平旦入。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另外遠在京師的丞相、騎將軍也對邊疆將士的醫療衛生特別關注,他們要求府醫、官醫屯戍之地深入到吏卒內部去巡視,還要高層的官員親自去巡視、看望吏卒病員。

史料記載:“閏月十三日到以十四日……以十五日還到六日行部視病者正月旦到十。”對於生病計程車兵,戍吏則需要把傷員的名單以及治療情況定期上報給上級,士兵也需要寫病書上報給長官,長官把他們的病書收集起來,建立個人的醫療檔案,史載:“

肩水候官燧長收病書

。”

這些對邊疆士兵的醫療措施使得在居延地區士卒發病率低,治癒率高,這也體現了漢代對於將士身體的重視,以及體現了中國的醫學人道主義。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3、尊重人的本性所求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七情六慾,遠在邊疆計程車兵們背井離鄉,一離家就是數十年,甚至有可能落得馬革裹屍的下場。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漢代重視人們之間的人倫親情,重視人的感情,在漢代的屯戍制度裡面規定了戍守邊疆的將士可以帶著家屬前往,而且對於跟隨前往邊疆的家屬需要登記,然後根據名單給家屬發放糧食和衣物等基本的生活資料。

史料記載:“俱起燧卒王井 妻大女嚴年十七用谷二石一斗六升大,子未使女毋知年二用谷一石一斗六升大 ,凡用谷三石三鬥三升少。”這個制度讓戍守邊疆的戍吏與戍卒也能享受到天倫之樂。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另外在邊疆的將士如果家裡有親屬去世也是被允許回家奔喪守靈的,史料記載:“

燧長周育子病死取急歸……同裡楊合眾病死猛為居延甲渠候長願以令取寧

。”可見在漢代邊疆屯戍之地的古典人道主義精神被體現在屯戍生活的各方各面。

屯戍生活當中古典人道主義精神帶來的影響

屯戍生活當中大量體現中國的古典人道主義精神,而這些古典人道主義精神也為邊疆將士以及漢代社會的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古典人道主義精神當中的人人平等的做法讓邊疆將士之間可以和睦相處,少了京城裡面的傾軋,讓吏卒之間形成朋友、親人的關係,邊疆的“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的平等思想讓軍民之間聯絡更加緊密,軍民之間相處和睦。

“吏卒平等、醫療保證”,從漢代屯戍生活,看古典人道主義思想

另外邊疆對士兵身體健康的重視,以及大力建造的醫療設施都使得邊疆將士的身體強壯,減少了將士生病體弱的可能,為守衛邊疆提供了武力支援,吏卒可以帶家屬前往,使得士兵少了思鄉之情,更有動力守衛邊疆穩定。

總結

居延漢簡是一部記載漢代屯戍生活的簡牘,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邊疆將士的生活情況,同時也從將士們的生活情況當中看到了漢代屯戍生活當中的中國古典人道主義精神,這些精神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體現人的重要性,國家利用這種人道主義精神來鞏固統治,安撫邊疆將士,為國家穩定提供了條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