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十六帝之宣德皇帝:一個好皇帝,卻給了太監干政的機會

瞻基小時候很受祖父朱棣喜歡,朱棣經常把他帶在身邊歷練,他既繼承祖父的精明強幹,又有父親的寬仁厚道,在他和朱高熾統治的十一年間,歷史上被稱為“仁宣”之治。

大明十六帝之宣德皇帝:一個好皇帝,卻給了太監干政的機會

朱瞻基是一個好皇帝,他鼓勵墾田,恢復生產,關心百姓,瞭解民間疾苦。有一次,他給父親掃墓回來,路過昌平(北京昌平),看到幾個農民在在地裡揮汗如雨的幹活,他很高興,以為老百姓為了他的江山不辭辛苦,就問:“你們勤勞是為了什麼?”幾個農民的回答讓他很羞愧。

“我們春天要搶著播種,夏天要忙著耕耘,到秋天又要搶收稻子,一刻也不能偷懶,收到的糧食交了地租,剩下的剛夠養活一家人。”朱瞻基才知道人家努力幹活不是為了他這個老闆,而是為了能活下去。為了化解尷尬,他繼續問:“那到冬天你們可以休息了吧?”

老農答道:“冬天啊,官府的人來徵發勞力,我們還得去幫官府幹活。”

朱瞻基嘆了口氣,回到皇宮後,寫了一篇文章,把他一路感觸記下來,對著大臣說:“百姓真過得真不容易,我們要愛惜民力啊!”

我們不知道大臣們聽到後有幾分觸動,因為顯然他們更在意的是他們的權力。這些從小就讀聖賢書憑藉科考躍上龍門的精英們,經常以聖人門徒自居,他們要求皇帝的一言一行必須符合聖人的標準,至於自己有沒有做到他們就不管了。他們不僅要過問所有的公事,連皇帝的私生活也指手畫腳,一旦他們覺得不符合聖人的標準就立馬提出批評。朱高熾是一個老實人,但是登基以後想換掉身邊的侍女,居然被一個叫李時勉的言官說成好色。朱瞻基工作閒暇之餘就喜歡鬥蛐蛐,這個愛好雖然不是那麼健康向上,但也不算什麼不良嗜好,但是就這麼一個小愛好就被文官們批評很多次。朱瞻基也很委屈啊,我為大明江山累個半死,放鬆一下就被你們說成玩物喪志了。可見文官的氣焰有多囂張。

我們先說文官們的奪權之路。

大明十六帝之宣德皇帝:一個好皇帝,卻給了太監干政的機會

事情要從朱元璋說起,本來老朱廢掉丞相,就是為了削減文官的權力。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處理幾千份奏章,閱讀幾十上百萬字對精力旺盛的工作狂老朱同志來說不是問題。但是他的子孫就沒有那麼高的覺悟了,也沒有他那麼變態的精力。畢竟當皇帝不是為了受苦受累,是要享受生活的。所以朱元璋之後的皇帝都會把一部分政務分擔出去,隨著分出去的政務越來越多,文官的權力也相應的加大。到了宣德年間,內閣的權力已經很大了,他們已經有了“票擬”權。

大明十六帝之宣德皇帝:一個好皇帝,卻給了太監干政的機會

皇帝每天都會收到上千份奏章,這些奏章先送到內閣,由內閣作出處理意見,並將這些意見附於奏章之上,送給皇帝御覽,這叫“票擬”。

為了不使大權旁落,朱瞻基把“批紅”權緊握在自己手裡。

皇帝在“票擬”過的奏章上作出批示,批示同意或附上自己的處理意見,經過皇帝的批示之後,奏章上的內容才能執行。由於皇帝的批示是用紅筆寫的,所以又稱為“批紅”。

但是面對文官咄咄逼人的姿態,朱瞻基感覺力不從心,那怎麼辦呢?一個人玩不過一群人,只能找幫手了。朱瞻基瞧上從小伺候他的宦官,因為宦官們更聽話,更好調教,而且死心塌地的站在皇帝這邊。他們不聽話也不要緊,換掉他們憑一張小紙條就可以了。宣德元年(1426),明宣宗突然下令,設定“內書堂”,教導宦官們讀書,把他們培養成自己的合格的幫手。

大明十六帝之宣德皇帝:一個好皇帝,卻給了太監干政的機會

但是他也沒想到,他為太監干政打開了方便之門,王振、劉瑾、魏忠賢等幾個太監憑藉干政的機會攪起腥風血雨,給大明帶來嚴重的災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