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剃了頭戰鬥力變強了?也不過如此而已!

其實有個特別奇怪的論調就是“明軍剃頭之後戰鬥力爆發”這句話似乎廣為人接受,然而這句話的邏輯就是建立在軍人在明朝是受害者這一推斷的基礎上,實際上也還是“在李氏朝鮮,賤民不算人”這一思維模式之內,大傢伙的意思是明朝的苦大兵們到了清國就待遇好了,就找著救星了,然而奴隸乞丐軍戶把頭一剃,一下子戰鬥力狂飆從山海關一直打到磨盤山。

不是說那被欠餉了好幾年的明國苦大兵沒有,有,可是明末相當一部分明軍的常態是啥?

“崇禎二年(鄧杞)以兵入衛復遵化先登,升副將。。。。。 所將多川、浙人,不長於馳突,而能結營屯,習火器,賊不敢輒攻之。兵士善擾民,或時劫貨。”

“(崇禎四年七月)是月,山西總兵尤世祿縱兵掠陽城,張起鵬妻王氏不受辱,墮樓自殺。”(以上兩則出自《懷陵流寇始終錄》)

明軍剃了頭戰鬥力變強了?也不過如此而已!

“(盤踞於遵義地區的明參將王祥)其始也,每家給免死牌一張,需銀若干兩;其繼也,每牛給牛票一張,需銀若干兩。未幾,而牽其牛,掠其人,掘其糧,焚其室。胥西南之民而兵之,朝而負耒,夕而荷戈矣”

馬應試,原明朝滬州衛指揮僉事,任遊擊,據守瀘州地區,大肆搜殺焚掠,“江安、納溪、九姓(九姓司在今滬州市)等處俱遭蹂躪”,經常活動於瀘州至富順地區。

(以上兩則出自《南明史》)

所以說在亂世,最重要的是能否有活下來(甚至是是活得好)的資本,明朝苦大兵們有資本嗎?有,他們手上的刀,身上的甲就是他們的資本。大明朝廷不發軍餉行啊,人家要麼直接武裝索餉,要麼直接不幹了“(崇禎四年)三月戊戌朔。部兵三百人譁,索餉,顯祖與監視內官孫霖慰止之。”還犯得上消極怠工嗎?

明軍剃了頭戰鬥力變強了?也不過如此而已!

再說了,欠餉已成常態的明朝軍隊,戰鬥力就一定會下降嗎?

“癸丑,太監劉元斌擊混十萬等賊於堰城。”

“丁巳,總兵黃得功擊賊光山、固始間,四日三勝,得級。三千。癸巳,又大破賊於舞陽有旨敘賚,文燦引為己功,上不許。”

“己已,賊破桐城關廂,撫臣史可法遣劉邦域擊走之。”

“九家賊曹操、整齊王、搖天動、左金王、混世王、滿天星、過天星,此時在蜀境。南營、九條龍等屯於光山、固始聞。熊文燦率總兵左良玉等擊敗之,斬級數千,賊奔開順。開順在六安西百二十里,西可犯南城,南可犯霍山。”

明軍剃了頭戰鬥力變強了?也不過如此而已!

隨便翻翻任何一本明末史料,都能扒拉出一大堆明軍花式吊錘這群流賊前同行的記錄,北方局勢真正崩盤都崇禎十五年了。而雖然清(後金)軍是高於明軍,廣寧、寧遠、錦州、大淩河、關內四城、包括最後的松錦,清軍也不見得就贏得輕輕鬆鬆,而翻車的記錄也不是沒有,最典型的例子,你們不喜歡袁嘟嘟,咱就不說寧遠寧錦,說廣寧西平堡、關內四城、大淩河、松錦哪一戰清軍沒吃苦頭?

是沒戰鬥力嗎?不是,所以說就是剃了頭之後這些傢伙的戰鬥力也就是原水平。別管前遼軍也好,入關之後投降的也好,咱們以李成棟(原高傑部將)舉例,這人1645年投降,1648年反正,1649年在攻打贛州的時候戰敗,落水淹死。

明軍剃了頭戰鬥力變強了?也不過如此而已!

總有人說這人把辮子剪了戰鬥力也弱了,可就沒人想想這人在反正之前打過什麼硬仗啊?滅弘光,打揚州有他,然後屠嘉定,進攻廣東擒殺唐王朱聿鐭(還是偷襲廣州,然後“內兵登城戰一晝夜,擒斬清遊擊王士選”,最後又出了內應,廣州才崩潰)直到1648年之前,李成棟打過什麼真正的硬仗嗎?左良玉部將徐勇,也是弘光滅亡之後投降的,看看這位在1652年被孫國主滅掉之前打的都是些什麼人,順治二年打蘄黃四十八寨抗清義軍,順治三年打歐應衢(這人不清楚)、周文江(原先造明朝反的)十月份被忠貞營打敗,在長沙困獸猶鬥,直到1649年清朝大軍來援救,幹掉了自己的老領導何騰蛟,最後1651到1652被孫國主(可望)接連重拳出擊,徐勇被斬於辰州城。

明軍剃了頭戰鬥力變強了?也不過如此而已!

這水平很高嗎?也就是那幫鎮壓流賊的明軍正常水平而已,遇上硬碴子就被暴打一頓,然後被收走。

明軍剃了頭戰鬥力變強了?也不過如此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