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上曹操,反倒跟了呂布,兵敗被殺,一身本事沒處施展,陳宮這是啥眼光?

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陳宮這麼個人物。在劉皇叔走背字、還沒有三顧茅廬、孔明沒出山之前,陳宮差不多是演義中的第一謀士了。《三國演義》和正史相差的不多,曹操殺沒殺呂伯奢一家、陳宮當時在沒在曹操身邊,這是個懸案。但陳宮早年確實跟著曹操混,還為他出了不少好點子,很得曹操信任。

看不上曹操,反倒跟了呂布,兵敗被殺,一身本事沒處施展,陳宮這是啥眼光?

陳宮

曹操帶兵討伐陶謙,留守的重任就交給了陳宮。陳宮肯定早就想脫離曹操,正好是個機會。他覺得自己勢單力孤,就遊說陳留太守張邈:“您手底下有人馬,又佔據著戰略要地,幹嘛還得聽曹操的?呂布打仗是個狠人,咱哥仨擰成一股繩,還愁闖不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要說這個張邈,不是個平常人物,小時候就任俠好義,和袁紹、曹操都是鐵哥們。後來董卓弄權禍亂天下,張邈還和曹操一起,第一個站出來要討伐董卓。袁紹當上了討伐軍的總司令,有點傲慢瞧不起人,張邈就當著眾人的面譏諷他,讓袁紹下不來臺。袁紹生氣啊,讓曹操秘密收拾張邈。曹操一聽火了:“張邈是咱的鐵哥們,他說的對與不對,你也得讓著點兒。現在天下大亂,咱們可不能自相殘殺。”張邈後來聽說這件事,心中非常感激曹操。曹操之前討伐陶謙的時候,還給家人留下話:“我要在外面打仗死了,你們就投奔張邈。”等曹操打敗陶謙回來,兩人手拉手掉眼淚。有這份哥們情意打底,陳宮三言兩語就能說得動張邈造曹操的反?

看不上曹操,反倒跟了呂布,兵敗被殺,一身本事沒處施展,陳宮這是啥眼光?

張邈

要說張邈也真是個耳頭根子軟的主,他還真的就反了曹操,把呂布迎進城來,等曹操回兵的時候,兩下大戰一番。呂布有勇,陳宮有謀,但又怎能是曹操的對手?這幾個烏合之眾被曹操擊敗後,第一個倒黴的就是張邈。他也沒臉見曹操討饒了,直接奔袁術求救。袁術壓根沒搭理他,張邈就死在了亂軍之中。

看不上曹操,反倒跟了呂布,兵敗被殺,一身本事沒處施展,陳宮這是啥眼光?

呂布

陳宮跟著呂布,先跑到劉備那避避風頭,後來又攀上袁術這棵大樹。也沒呆長,兩人都是朝三暮四的主,野心太大,小池子養不住大魚,可是這麼一溜折騰,也沒實現陳宮的“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的亂世梟雄夢。這時候,曹丞相終於不想再忍了,帶領人馬浩浩蕩蕩征討呂布。呂布和陳宮自然抵擋不住,想投靠誰,誰還敢收留他們?倆人自然是兵敗被擒。

呂布臨死前還向曹操爭取一下:“明公,我呂布服您了!讓我給您賣命當先鋒,天下大事就定了!”曹操正捋鬍子核計呢,劉備在曹操邊上來一句“明公,丁原和董卓可都死在呂布手裡了。”氣得呂布大罵劉備“你這大耳賊最不可信!”到這時候還能說啥?曹操比誰都疑心都重,直接讓手下人把呂布勒死了,留個全屍,也算對一代猛將致敬吧!

曹操對待陳宮,倒是另外一番態度,想饒他活命,讓他繼續跟著自己。陳宮小個性上來了,死活不幹。曹操威脅他“你還想不想你老媽和女兒活命了?”曹操就是用這個套路來降服徐庶的。沒想到陳宮不吃這一套,還反過來將了曹操一軍:“我聽說,以孝道治理天下的人,不會濫殺別人的親人;仁政施行四海的人,不能斷絕了別人的祭祀。我老媽和女兒能不能活命,不在於我陳宮的態度,而在於您。”

看不上曹操,反倒跟了呂布,兵敗被殺,一身本事沒處施展,陳宮這是啥眼光?

陳宮

陳宮這兩句話,貌似大義凜然,其實還是繞著彎給曹操戴高帽,好留下一家人的性命。馬謖失了街亭,按律當斬,臨死之前和諸葛亮說:“希望丞相能象舜帝那樣,殺了犯錯誤的鯀,仍然啟用鯀的兒子大禹”。就是希望諸葛亮善待他的後人。當然,馬謖和陳宮雖然都是掉腦袋,但性質完全不同,馬謖的後人是犯錯誤的軍屬,何況諸葛亮是仁厚長者,就是馬謖不說,諸葛亮也能善待他的後人。可陳宮是反叛曹操的敵人,曹操又不是什麼善男信女,豈是他兩句話就能打動的?但曹操殺了陳宮之後,還將陳宮的老媽養老送終,又風光地安排陳宮的女兒出嫁,顯示“孝道” 和“仁政”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曹操已經心懷天下,還能和陳宮這個小小的反叛一般見識?還用得著靠殺反叛的家人發洩憤怒?

說到曹操的心懷天下,不能不說,陳宮不但格局不夠,看人的眼光還不準。看看諸葛亮,一出山就跟上劉皇叔,一出手就“三分天下”,這才是大政治家、大智慧。與諸葛亮相比,陳宮是小聰明,自以為看到的機會,沒想到卻是死路;自以為跟對了人,沒想到卻是個匹夫之勇。選錯了人,還認死理,空有一身本事得不到施展,“一時翔集多知處,獨恨公臺不擇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