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其實,現代人的“玩”也頗有講究。舉“電競”為例:選手們使用電子裝置進行體力和智力的比拼,在比拼的過程中,充分鍛鍊了選手們的思考能力、肢體協調能力、意志力等,同時也培養了極好的團隊合作精神。現在談到“玩”,從古到今我們都是認真的,那麼今天我就來談談《紅樓夢》中另一個很“認真”的遊戲——放風箏。

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1 淺談風箏的歷史

《紅樓夢》第七十回,曹雪芹為讀者描繪了一幅幸福的“放風箏場景”。林黛玉重修桃花社。姐妹倆填完柳絮的話後,突然聽到窗外的竹子上有動靜。原來是一隻掛在竹尖上的大蝴蝶風箏。這時候林黛玉暗示放風箏運氣不好,大家一起玩運氣不好比較好。於是他們帶著軟翅鳳凰、大螃蟹、紅蝙蝠、大雁等風箏,把它們放在一起談笑風生。李紈還建議林黛玉說:“放風箏是一件樂事,所以說不吉利。你應該多放點。帶著你有病的根就好。”紫鵑聽了,從雪雁手裡拿了一把西洋銀剪刀,把風箏線剪得整整齊齊。“風箏飄動著,搖晃著,但只有雞蛋大小,眼裡只剩下一顆小黑星,然後就消失了。”

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在中國古代,風箏可能起源於東周和春秋時期。相傳墨家代表墨子花了三年時間研究木頭做的“鳥”,這是風箏最早的起源。《韓非子》裡有記載:“木頭是蟑螂,三年形成,飛了一天就丟了。”這隻木鷂成為古代第一隻風箏的原型,它是由非常薄的木屑拼接而成的。雖然只飛了一天就壞了,但也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後來魯班在墨子“穆哈利爾”的基礎上改進,用竹片做風箏。《墨子鹿文》中是這樣記載的:“輸者削竹木,以為是喜鵲。三天後,敗者自以為聰明。”這裡的“敗者”是魯班的尊稱。濰坊,我國四大風箏之鄉之一,有一個風箏博物館。

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在這個博物館的一邊矗立著魯班的雕像,風箏的形狀是飛翔的翅膀,以紀念“風箏的祖先”魯班。然而,當時的風箏和我們現在想的有點不同。唐朝時,有一本名為《朱功舊事》的古代雜記,這樣描述風箏:“嘗作木風箏,再窺宋城。”也就是說,魯班當時製作的“風箏”是為了從天上俯瞰宋城,透過城中的人獲取城中的情報,從而協助景王攻打宋。風箏的使用有點類似於我們今天的無人機:從高空拍照獲取相關資訊,從而輔助城市建設或科學研究。

2 在軍事上發揮重要作用的風箏

在談到風箏的軍事功能時,不妨一起來看一看與風箏相關的幾場戰爭。大家對“四面楚歌”這個成語都很熟悉,但是我們可能沒有注意到這個成語也和風箏有關。西楚霸王項羽於公元前206年與漢王劉邦展開了大規模的爭權奪利的戰爭,即“楚漢之戰”。那時,漢王劉邦率軍追擊楚王項羽,到達陽夏。項羽派人去與韓信、彭越商議會師時間,四路大軍共攻項羽。

楚王退兵到垓下,面臨兵少糧盡的窘境。包圍城內的漢軍紛紛高聲吟唱楚歌,楚軍將士聽著家鄉的歌聲,開始想念家鄉和親人,無心戀戰。所以項羽嘆曰:“漢皆得楚也!又有何楚人呢!”同時還得帶領八百多名突圍兵南下,使漢軍五千騎兵緊追不放。楚霸王項羽逃到烏江邊,只剩下十數名騎兵還跟隨在後,他大勢已去,拔劍自刎。

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那麼,這個“楚漢之爭”和風箏有什麼關係呢?唐朝趙信在《Xi登文瑤》中提到:“我聽說淮陰有一套巧妙的制度,它始於韓邦、楚雲歌,或雲子房……”也就是說,垓下之戰時,韓信做了一個風箏,讓張亮騎著風箏,升到楚軍軍營唱楚歌,漢軍將士開始和張亮一起高聲歌唱,這一事件是否是歷史事實尚未考證,但王三品寫的《古今事考》中有類似的記載, 明朝的一個學者,但不是說張亮是坐在風箏上的,而是一個比較輕的人。

另有一例韓信製作風箏的例子。項羽敗後,劉邦統一了天下,成為漢高祖。然而,當時的劉邦已年事已高,兒子年紀尚小。而且在異姓王侯裡,韓信、彭英布等大名功臣能夠徵善戰並握有重權,劉邦的地位受到了嚴重威脅。不但內憂外患,而且北方匈奴的軍力也在不斷增強,經常動兵入侵漢代邊境地區。在這種情況下,劉邦採取了“內外兼修,內憂外患”的策略,對天下諸侯都是如此。

因為韓信是諸侯中權力最大的,所以他成了劉邦的首要目標。垓下之戰後,劉邦立即趕到了韓信的軍營,首先重新奪回了韓信手中的兵權。一年後,劉邦設下圈套,以韓信“謀反”為由逮捕了韓信,然後將韓信押解回首都洛陽。但劉邦並沒有想殺他,而是降職官職,留他在京城監視和控制自己的行動。後來,劉邦的寵臣尚晨下令追查尚晨的客人,因為他有很多客人,而且多年來一直單獨關押士兵。這些人當中有許多違法的事情都與尚晨有關。尚晨害怕了,就和王黃、滿丘宸、韓信等人商量謀反的事。據說這期間“信從其謀,裝成紙鳶,放在未央宮遠處,欲過地隧入宮。”

即是說,韓信曾經把風箏作為測量距離的工具,並策劃以“地道戰”的方法攻入未央宮。

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朝第三王朝梁朝,產生了一個很努力的皇帝:梁武帝蕭炎。他繼位後,不僅要夜以繼日地為政,還要在忙於國事後堅持看書,經常看書到天亮。只要是大臣舉報,他從不懈怠,很早就開始看公文,甚至在寒冷季節因為握筆時間太長而斷手。這樣一個勤奮的皇帝,晚年開始潛心研究佛教,沒有精力處理政務。當時,東魏起義軍侯景乘機在壽陽造反,迅速攻佔了梁朝都城,而梁武帝被困在城中。

這時,著名將軍羊侃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風箏把梁武帝的詔書傳到城外,期待城外的救兵來解臺城之困。不過,侯景的部下看見城內的風箏飛出,以為是裡面的人使出什麼妖術,便急忙將風箏給射落。羊侃的計謀失敗了,他沒有成功地轉移到營救士兵身上。而且梁武帝年事已高,被困時間過長,沒有食物可吃,於是在城中餓死。以上所說的是一個失敗的風箏傳信的例子。那還有什麼成功的例子嗎?唐德宗時期,韋伯使田越起義軍,率軍圍攻林明和興州。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凌大之戰”。林明的警衛張仁放風箏,向城外求助。當時另一名將馬遂,得到了風箏傳來的訊息,及時領兵到田月的軍隊。後來,唐德宗命令河陽增援我軍,田月和他的援軍被一擊擊敗。

南宋末年,也有利用風箏傳遞資訊的例子。當時的統治者南臨南宋,西與蒙古、西夏接壤。蒙古一直在覬覦統治者的政權。在一次戰爭中,蒙古軍隊打敗了統治者的軍隊,向北追擊。統治者在河南襄城戰敗,不得不返回汴京城。孟軍立即圍攻汴京,而8金軍堅守城市,從未投降。當雙方陷入僵局時,金軍試圖用風箏向城外被孟軍俘虜計程車兵傳送資訊,試圖讓他們融入進來,迫使孟軍撤軍。然而,這個計劃失敗了。經過16天16夜的激戰,雙方軍隊死傷無數,最後只能媾和。明朝時,人們用風箏裝載少量炸藥,利用“摸風箏”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導火索,從而殺死敵人。可見風箏在古代軍事中一直髮揮著自己的作用。

3 中國風箏走向世界以後

中國風箏是如何傳播到世界其他國家的,沒有統一的解釋。一般來說,人們認為風箏首先是從我們的鄰國如韓國和日本傳入阿拉伯國家,然後沿著地中海繼續向外擴張。然而風箏走向世界後。它很快被各地的人們所喜愛,所以中國發明的風箏被賦予了各種文化內涵。

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例如馬來西亞的風箏造型有魚、鷹、孔雀、青蛙等,但當地人最喜歡的還是月亮風箏造型。這隻風箏呈月牙狀,上面有各種花紋。當地居民通常會在正式場合用精美設計的月亮風箏來歡迎貴賓。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的標誌是一個風箏。

日本的風箏骨架和中國的風箏差不多,大部分都是竹條做的。在中國唐朝時期,風箏是透過向唐朝派遣使節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江戶時代,因為當時浮世繪非常流行,風箏上也畫有各種浮世繪圖案,比如鍾馗或者武士。這樣的風箏起飛,一種威信的感覺彷彿“從天而降”。明治時期,浮世繪進一步發展成為日本風箏獨特的繪畫風格,隨著不同地方色彩的渲染,風箏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更進一步。

風箏自從進入歐洲和北美,就成了科研的好幫手。

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富蘭克林著名的引電試驗就是靠風箏來完成的。一七五二年, BenjaminFranklin在科羅拉多山上做了一個“吸電”的實驗。它用一條大絲巾做成風箏,然後把一個金屬針固定在風箏尾繩的木杆上。這隻風箏的牽引線也是金屬做的,與屋內玻璃瓶中的金屬相接。天雷時,電閃雷鳴,沿著金屬線向玻璃瓶內的金屬“充電”,金屬電極便會閃爍。這一試驗證明,閃電和電燈使用的電流是一樣的。

富蘭克林去世後,瑞士科學家也做了這個實驗。隨後,義大利科學家在進行無線電訊號傳輸的試驗中,天線突然被刮斷了。科學家們立刻用風箏來代替天線,這次遠端廣播試驗也獲得了成功。在西方國家,用風箏載人試驗也很流行。例如,在19世紀,法國科學家們在風箏尾部安裝了一個木椅,讓一個孩子坐上去。當這個孩子的風箏升到大約10米的高度時,他安全著陸了。

被稱為“海鷹”的俄羅斯海軍航空兵軍官亞歷山大·莫扎伊斯基(Alexander Mozhaiski)也進行過多次用風箏載人的實驗。他騎著自己做的大風箏,讓馬車拉著前面的風箏起飛。風箏升空後,莫扎斯基自己記錄了升力與空中攻角的關係。他的實驗基本上成功了。這位軍官還親自設計了俄羅斯第一架飛機。

4 曹雪芹本人也是風箏高手

談到風箏在世界範圍內的流行,我們再回到《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身上。從前面的文章中,我們瞭解到他本人對許多方面都很在行,如詩歌,醫學,建築設計,飲食和茶藝,紡織和染色等。事實上,曹雪芹對風箏的製作還是相當精通的。

有一個朋友名叫於景廉,因服兵役受傷,腿跛了,退役後又無生計來源,陷入一貧如洗的境地。春節快過了,於景廉家裡幾天揭不開鍋,孩子們都餓壞了,實在沒辦法,只好找曹雪芹幫忙。談話中,於景廉並不想提及京城的公子哥會花大價錢買風箏。而且這筆費用足夠他全家維持幾個月的基本生活。本來很喜歡做風箏的曹雪芹,立刻做了幾隻讓景廉拿去試試看賣。大年初一,於景廉帶著大量的蔬菜和酒肉來應酬,因為曹雪芹把他的風箏全部高價賣空。

風箏:古代作戰時當作“有線無人機”,放風箏民俗則另有用意

其中,曹雪芹以圖樣的方式把歷代流傳及自己創作的大多數風箏都繪成了圖樣,並在圖樣旁配上了非常通俗易懂的口訣,向文化程度較低的人講解風箏的製作方法。長期以來,曹雪芹生活在北京,認為這裡的風很大,而傳統的“板風箏”在這種風下是無法充分展示風箏騰空之美的。「板風箏」一般尾部有很長的穗狀花序,這種製作方法雖然可以避免風箏在不受氣流影響的情況下扭動旋轉,但也“束縛”了風箏的造型,使其更加單調。於是,曹雪芹就開始設計出不受長穗限制,卻能適應強風的風箏。

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北京地區的風箏大師們所用的風箏圖案,大多出自《南鷂北鳶考志》。並且在當地“風箏界”,也逐漸形成了“曹氏風箏”的派別。曹氏風箏題材廣泛,品種多樣,融合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融合了大俗與大雅。此款風箏技藝精湛,體現了濃郁的京城文化特色,又極具藝術性和觀賞性,滿足了人們休閒健身的需求。而且曹雪芹的本意“以為今之有病而無告者,謀其有為也”也對中國風箏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