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度,過猶不及(深度好文)

權利,就它的本性而言,只在於使用同一尺度。

——馬克思

學道的人都很在乎道,特別是聖人之道。

聖人之道是什麼呢?“仁義中正而已矣。”很多人說大仁大義行不行?當然好,但如果失去了中正之道,說不定變成虛偽、大奸大偽了。

以前提倡一大二公,好像是大仁大義,但離開了中道,就給民族、社會帶來很多麻煩。

個人鼓吹大仁大義的時候,我們最好打個問號:這個人是不是包裝起來的?

一個人有禮貌很好,但如果一個人以禮為貌,是戴了臉譜在江湖上混,大家就得提高警惕。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深度好文)

聖人之道是仁義,但它不會過。

有些人不中正,熱情得讓人受不了,仁義起來也會讓人受不了。

因為人與人交往有個度。夫妻之間、父子之間、上下級之間都必須有度。

上級領導給下屬連升三級,行不行?儘管人好,還是得慢慢提拔。

仁義還要守正道,宋襄公之仁、東郭先生之義就不中不正,結果就成了悲劇。

很多人在仁義上不守中正,就成了奸佞之徒,就成了禍害。

“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很多人都聽過,蕭何是個很好的人。他的品格非常好,在韓信沒人賞識時,是他極力推薦給劉邦的。

為了把韓信追回來,蕭何差點被劉邦誤會成逃跑。

漢朝後,老百姓都知道蕭丞相,誰都誇丞相,劉邦就開始猜忌他。劉邦繼續猜忌下去,蕭何就會跟韓信一個下場。什麼意思?就是被殺掉。

蕭何當年和呂后合謀殺了韓信,他心裡很清楚,如果他完美下去、繼續有口皆碑的話,他也會被劉邦殺掉。

而且,遭禍的不僅僅是他自己,而是他們家族。蕭何為了保全自己,就故意安排家裡人做了些壞事,比如欺負幾個老百姓,霸佔老百姓一點東西,他自己也貪了些錢。

如此一來,誰都罵蕭何變壞了,罵聲一起,劉邦才不再懷疑蕭何。這也是過去一些官員常用的保身之術。

對一個非常有權勢的官員來說,名聲太好容易招忌,所謂功高震主。有些有經驗的,就會故意弄一點瑕疵,招些罵名,不然會有禍患。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深度好文)

魚放三天發臭,客住三天討嫌。

——富蘭克林

秦國大將王翦也是這樣。秦國最初打算進攻楚國時,他說要六十萬兵,李信則認為二十萬兵就可以。秦王於是啟用李信和蒙恬出征楚國,王翦稱病回鄉。

結果秦國打了一次敗仗。秦王又去找王翦,王翦非六十萬兵不肯出徵,於是秦王就給了王翦六十萬兵,這是整個秦國的兵力。

一路上,王翦走上一段路,就問秦王要一點賞賜,或是田地,或是別的。秦王大笑,一口答應了。

他的謀士覺得很奇怪,就問他,“將軍,您又不貪這些東西,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王翦說,“秦王是個非常多疑的人,他把整個王國計程車兵都給我了,如果我不這樣,他會疑忌我的。要是他覺得我是貪小便宜的人,反而會放心我。”

不只是名聲,做任何事都是這樣,到了一定程度,一定要懂得分寸,不要過猶不及。不要過於追求完美、追求極致。

一定要懂得稍作休息,讓生命中留一點白。留白天地寬。當一件事物完美到極致時,必然會走向反面。這種例子太多了。

曾國藩消滅太平天國之後,他的名聲就達到了極致。當時他非常害怕,因為他掌握著整個湘軍,清朝的八旗軍根本不是湘軍的對手。

他如果奪天下的話,是有可能成功的。即使他沒有奪天下的心,皇帝也會猜忌他,一旦有人陷害他謀反,皇帝就會藉機殺掉他。

於是,曾國藩就老在家書裡寫點雞零狗碎的事情,有意讓清朝政府知道他沒有大的追求和想法,老是在關注一些瑣碎無聊的事。

你看《曾國藩家書》,就會發現這個很有趣的地方。他特別懂得這方面的進退。

當官的要注意,不要讓自己的名聲太圓滿了,圓滿意味著衰敗,意味著災禍。老祖宗總說,“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

翻開我們的歷史書,你會看到很多這樣的故事,歷代的政治鬥爭裡充滿了這樣的例子。千萬不要讓自己走到頂點,也不要期待過度的完美,不要走極端,要學會和光同塵。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深度好文)

“度”字太圓滑,太世故,讓人很難把握。但世事紛繁,人生艱難,只能把握這個字,並且不得不把握這個字。

潮漲後潮落,花開後凋謝,月盈後月虧,自然的一切,有其恆定的規律。世間的事物,也有其平衡的支點,因此,做任何事物,都不可過度。

有的人,熬夜過度,沒法早起,天天遲到;有的人運動過度,肌肉損傷;有的人用眼過度,近視加深。很多的事情,只要超過了度,超過了極限,那麼就會有反效果,這就是物極必反的道理。

無論是工作上,生活中,只有好好把握好這個度,做到不偏倚、不消極、不過激,人生才能夠遊刃有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