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緝令”大多人看不懂,且畫得很籠統,真能抓住犯人?

前言

綰復圖形購首惡數人。——《明史·黃綰傳》

明朝《義俠記·萌奸》中記載了這樣一句話:“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分錢鈔一分貨”。漸漸地,有錢能使鬼推磨便成了一句日常俗語。的確,生活中還真是這麼回事!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罪犯的身份一旦被確定,警方就會將他的姓名,年齡,性別,長相等基本資訊透過網路釋出,在網上迅速傳播,警方就可以迅速追蹤到逃犯的蹤跡。

古代“通緝令”大多人看不懂,且畫得很籠統,真能抓住犯人?

可是,在什麼技術都不具備,什麼東西都沒有的古代,該怎麼去追蹤抓捕犯人呢?並且,雖說那時也有通緝令,可古代“通緝令”很多人看不懂,且畫得很籠統,真的能抓住犯人嗎?

古代“通緝令”的弊端

我們都沒有在現實生活中見到過古代“通緝令”,大部分人是透過古裝電視劇見到的,一群人在城門口圍著觀看的那張紙,應該就是“通緝令”了。那麼真實的“通緝令”到底長什麼樣呢?

據史書記載,最早的“通緝令”出現在公元前52年,這份通緝令是《甘露二年丞相御史書》,書中通緝的是一位婢女,並用文字描述了這個婢女的長相,身形等各個特徵。雖然記載得很詳細,但沒有配圖,這說明古代早期的“通緝令”還沒有實行配圖的方法,是到了後期,配圖“通緝令”才開始大量使用。

古代“通緝令”大多人看不懂,且畫得很籠統,真能抓住犯人?

儘管“通緝令”上描述犯人的特徵越來越詳細,但依然存在許多弊端。第一,“通緝令”的時效性太差。從衙門開始著手製作“通緝令”,再到“通緝令”的釋出,以及到四處張貼完畢,事情可能已經發生大半個月了。過去了這麼久的事情,很少會有人留有印象,因此根本無法得到高效的效率,時效性差。

第二,傳播受阻,能理解的人太少。古代沒有現在的科技,“通緝令”只能透過兩種方式傳播。一種是親眼所見,即老百姓們親眼看到城牆上“通緝令”的內容,可是在古代能讀書識字的人少之又少,根本就沒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通緝令”的內容。另一種則是聽人說,人們在看到“通緝令”後會互相傳播,問題是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多後,資訊很可能就與原來不同了,資訊發生錯亂,則對抓捕犯人沒有幫助。

古代“通緝令”大多人看不懂,且畫得很籠統,真能抓住犯人?

第三,畫像不準。古時讀書識字的人少,能畫畫的人就更少了,並且民間畫家畫畫技術也還不夠成熟,在“通緝令”上也就只能畫個罪犯的大概輪廓吧!

由於古時技術各方面受限,“通緝令”的確存在不少弊端,可是為什麼古代那麼熱衷於利用“通緝令”抓罪犯,並且還能成功抓住呢?接下來,我們就說說“通緝令”的有效性。

古代“通緝令”的利端

其實在古代,這樣的“通緝令”也不全是弊,它也有利,否則怎麼能抓住那麼多的罪犯了。如《三國演義》中,董卓在追捕曹操時,便用到了“通緝令”,他四處張貼曹操的畫像,使得曹操無處可躲,最終在中牟縣被陳宮捉住。這就說明“通緝令”在古代還是有效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古代“通緝令”大多人看不懂,且畫得很籠統,真能抓住犯人?

第一,連坐。古代實行保甲制度,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犯罪了,這一戶,這一甲(十戶),這一保都會受到牽連,得到相應的處罰。這樣一來,大家相互監督,舉報犯罪之人。而“通緝令”的用處就在於將罪犯的大致相貌告訴老百姓,提醒他們千萬不要私藏罪犯,否則自己和家人也會受到牽連,這樣犯人就很難逃脫了。

古代“通緝令”大多人看不懂,且畫得很籠統,真能抓住犯人?

第二,重賞。當老百姓看到“通緝令”後,會對上面的人留有印象。只要有利可圖,人們就會竭盡全力,並且這個利還不是小利,而是大利。古代,官府為了能夠儘快將罪犯捉拿歸案,他們通常會選擇重賞,重賞提供罪犯線索的百姓。有時候,人們無意間碰上了罪犯,將罪犯線索報告給官府,就能拿到豐厚的報酬,這極大地激發了老百姓們上報的想法,自然而然,抓捕罪犯的行動就輕鬆了許多。

結語

綜上所述,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通緝令”對於抓捕罪犯還是行之有效的。雖說畫出來的畫像是抽象籠統了點,但是抵不過它豐厚懸賞的誘惑呀,老百姓們還是會抓住這個致富的機會,因此古代才能出現那麼多透過“通緝令”抓捕上罪犯的案例。

圖片源於網路,如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