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洪水”,簡單來說,就是因暴雨等因素導致某地區的水位迅猛上漲,地區內蓄水、輸水的湖、河等難以支撐,流動起來的水流淹沒堤岸、氾濫成災。洪水算是我們比較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就算沒有親身經歷過,也在電視、手機上很直觀地感受到了洪水的危害。

當下的城市建設遠非古代可比,且不說縱橫交錯的地下水道,還有各種用來調節水資源的水庫、泵站等,可依然會在洪水之下受到較大損失。那麼,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大禹治水

一、古代的“預報”系統

1、天氣預報

古代社會是農業社會,而農業社會存在一種“看天吃飯”的邏輯。如果不能提前預判天氣變化,農業生產就會受到天氣的嚴重影響。打個比方說,你在不知道明天要下雨的情況下,準備著明天去收割稻子,一旦你在收割到一半的時候,天降大雨,你的稻子必然會損失不少。

早在夏商周時期,人們就已經意識到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斷根據經驗來總結天氣變化的規律。漢朝時期,人們開始學會運用一些科學手段來預判天氣變化情況,比如用琴絃對空氣溼度的感應來判斷是否會下雨。

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古代欽天監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預報天氣的手段越來越多,準確度也越來越高。比如說宋朝,宋朝不僅沿襲前代設立太史局來負責氣象預報,還另設了一個天文院,二者預報的結果可以互相驗證,保證預報的準確度。宋朝在總結前代天氣預報的經驗時,編著了很多具有重要價值的氣象圖書。

乃至民間,宋朝也有很多實用的預報制度,比如城鎮中的“報曉人”制度,人們每天還沒來得及起床就可以聽到報曉人喊出的天氣情況。正是源於宋朝的這種多管齊下,其天氣預報的效果方能出奇地好。宋太宗時期,太史局提前兩天預測到大雪天氣,宋真宗時期,又提前兩月預測到一場西北大風。

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古代的氣象觀測儀器

2、水情奏報

為了充分、全面地掌握各地的水情,早在先秦時期,華夏就形成了一套水情奏報制度。朝廷透過設定“水部郎中”、“都水監”等專職官員來負責治水事宜,並要求這些官員及時奏報地方水情,讓朝廷能夠第一時間作出有效應對,避免形成嚴重的水患。

待到宋朝時期,一旦到汛期,朝廷規定地方上的主官們必須恪盡職守,及時向朝廷報告治下水情,很多地方長官還兼任“河堤使”一職,其目的在於讓這些地方長官心無旁騖,畢竟是責任到人了,同時也能讓他們有足夠的實力去調動足夠的人力和物力來應對突發情況。

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古代的專職治水官員

為了讓地方上的水情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到朝廷,朝廷在地方上設定許多側重於報水情的驛站,人們稱其為“水報”。“水報”的手段很多,常見的有“馬報”和“步報”等,所謂“馬報”,就是電視中的“三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那種由專人騎乘快馬來傳遞訊息。

至於“步報”,即由專人靠著“11路車”來傳遞訊息。除此之外,還有“羊報”,“羊報”中的“羊”指的是羊皮筏子,當汛期臨近時,地方上會安排差役帶著水籤,乘坐著羊皮筏子,順水而下,將水位情況記錄在水簽上,然後投擲報汛。

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古代的羊皮筏子

二、古代城市建設對於防洪的考慮

1、選址防水

古代在建造城池之前,都會經過一番細緻的選址。有句古話叫作,“水往低處流”,為了避免水患,古代的很多城池在選址的時候往往會更加偏向地勢較高的地方,比如隋朝的大興城和唐朝的長安城,都有一種擇高的傾向,著名的太極宮和興慶宮都是建在地勢較高的黃土樑上。

再說春秋時期伍子胥所建的姑蘇城(今蘇州),姑蘇四周水系發達,在吳國稱霸的路上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然而姑蘇四周整體地勢較低,易生水患。伍子胥正是考慮到了防範水患,才把姑蘇城建在了一種低海拔丘陵到平原地區的過渡地帶,與太湖之間有一群小山隔著,使得姑蘇城很少受到洪災。

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古代姑蘇城

俗話說,“南船北馬”。古代南方其實有很多城池像姑蘇城一樣選擇建立在水系發達的地方,比如珠江流域,珠江水流量大,水運條件優良,關鍵的是水流中的含沙量也低。據相關資料所載,珠江的含沙量還不到黃河的1%。含沙量低意味著珠江的河床很穩定。

即使建在珠江流域的城池發生洪水,沒有夾雜大量泥沙的洪水也不會給災後重建工作帶來太大的麻煩。另外,古代的一些城池還會結合江河的流向來選址,眾所周知,大江大河都不會是完全筆直的,都會有自己的凹面和凸面。建設凸面上的城池在遭受洪水災害的機率上遠遠小於凹面上的城池。

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黃河改道

2、設施防洪

古代的城池往往都會建一圈高大的城牆,而城牆除了軍事用途以外,還能起到防洪的作用。古代在建城牆時往往會格外注重地基的處理和加強,很多城牆會在壁腳處圍一圈石質的堤岸,避免洪水對城牆根基造成較大影響。

城牆築牢之後,薄弱點就成了城門。古代城池常常會在主城門的外圍再造甕城,並且讓甕城的城門和主城門錯開。如此情況下,一旦發生洪水,洪水要想突破主城門,就得先過甕城這道關,就算過了甕城,洪水對主城門的衝擊作用也會小很多。

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古代城池的甕城一覽圖

除此之外,古代城池在城內還會建造很多排水設施。比如元朝的大都,當時郭守敬給大都城規劃了至今看來都很先進的排水網路。據相關歷史資料所載,大都城的遺址裡有數量較多的排水涵洞,而且都是由石板所建,涵洞與涵洞之間相互溝通,極大提升排水效率。

明朝永樂年間,為了都城的更好發展,當時的朝廷在都城內新建了為數眾多的明溝暗渠,構成了縱橫交錯的排水網路,一旦發生因雨水而引發的洪災,城內的雨水就會透過這些排水設施流向城外的護城河裡,保證城池內的安全。

條件遠不如現在的古代城市,又是如何對待洪水呢?

古代城池的排水溝

結語

綜上所述,古人在面對洪水災害時,展現出了極大的智慧。雖然我們的社會生產力和古代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我們現在擁有了更便捷的資訊傳遞媒介,有了更科學的衛星監測技術,也有更加完善的防洪體系。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防洪的要求和壓力也在不斷上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