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是怎樣開始,德國施裡芬計劃,力求速勝,為何變成了戰壕戰

前面我們花了4期時間,聊了聊一戰發生的原因。接下來一點將和大家聊聊,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怎麼打到遍地開花的。今天我們就先聊歐洲戰場的西線,也就是德法戰場。

一、施裡芬計劃

一戰德國的施裡芬計劃,又被稱作是二戰的閃電戰的前身。整個計劃力求速戰速決。但是如同怒海狂潮的施裡芬計劃,最後怎麼變成了殘酷而又艱難的陣地戰?

一戰是怎樣開始,德國施裡芬計劃,力求速勝,為何變成了戰壕戰

讓我們把時間往前撥,俾斯麥在德國當首相的時候。他一邊避免與英國的矛盾,一邊又同俄國和奧匈帝國結盟,共同抵禦來自法國的民族主義。可是在1890年俾斯麥下臺後,德皇威廉二世一改俾斯麥中立、平衡的政策。開始激進的大肆擴張,這樣也就跟英、法、俄三國關係變得緊張。如此一來,德國的軍事戰略也就隨之發生了180度的大轉彎。

1891年新上任的德軍總參謀長施裡芬,拿出了一個全新的計劃:先集中德國八個集團軍中的七個,把法國打趴下,然後再揮師北上打俄國。而施裡芬計劃要想成功,關鍵就在於要快速地戰勝法國。這個速度要多快呢?施裡芬的計算是:42天。因為一旦超過這個時間,東邊的俄國人就來了。

二、三個變數

施裡芬計劃實際上有三個變數:

第一,與施裡芬的預想不同,當俄國軍隊開進東普魯士時,西線的德國還沒有進入法國。

第二,施裡芬派出了30個軍進攻法國,但如果部隊全部縱向前進,那麼一個軍的部隊,就將長達32英里。而一個軍一天,也就能走29英里。也就是說,先頭部隊都已經到了,後面的還沒有出發。這樣德軍的陣線就一定會很寬,至少有300英里。但是300英里寬的部隊,去借道比利時,那不就是把人家半個國家都當戰場了嗎,這也直接地導致了英國參戰。而英國一參戰,德國就失去了治海權。這是施裡芬完全沒有預料到的。

第三,德軍從盧森堡一直到比利時的根特,擺出了一個從東南向西北,長達300英里的陣型,然後一齊向南壓。你可以把這條線理解為拳擊手的左臂,橫在胸前作為保護,一直壓到與巴黎平齊。最右翼的王牌部隊要繞到巴黎的西南,再向東兜過來,把法國軍隊包餃子,讓巴黎成為一座孤城。這樣一記右勾拳打下去,巴黎以西的通道就會被開啟,整個法國南部也就盡在掌握,可以利用法國本土的資源為德軍輸血了。但是當戰線壓向巴黎之後,德軍犯了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那就是本來要合圍的部隊,居然呈扇形展開了。這讓戰場轉移到了巴黎東邊河叉眾多、沼澤遍佈的馬恩河流域。這樣殲滅戰就變成了消耗戰。

更要命的是,戰場選在這裡,從比利時邊境敗逃回來的法軍,在沒有阻攔的情況下就與巴黎的守軍會師到了一起,這就讓法軍的數量達到了36個師。而德國卻只有不到30個師,作為進攻的一方,數量又處在劣勢, 這仗打起來自然就很艱難。

三、相持不戰

德軍在不能速戰速決的情況下,就挖了一條從北海至瑞士邊境,長達495英里的戰壕,西線也就進入了戰壕戰。

一戰時,世界各國的武器和軍事技術都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大炮口徑越來越大的同時,之前各國流行的要塞就被迅速地拋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國士兵趴在戰壕裡進行攻防,這也成為西線最主要的戰爭形態。

在進入戰壕戰的同時,機槍和步槍的效能也空前提高。所以進攻的代價也跟著提高了。比如1915年9月,德軍在洛斯面對英國人的全面進攻。但迎接英軍的是德國機槍手無情的子彈。每一挺機槍一個下午都要射出12000發子彈,英國兵就像甘蔗一樣成片成片的倒下。但幾個星期後, 德國兵殺得都不忍心了,只要英國士兵轉身撤退,他們就會停止射擊。即使德軍如此節制,英國的進攻還是造成了1。6萬人的死亡,2。5萬人受傷。

1916年2月由德國一方發起的凡爾登會戰也是一樣, 忙活了小一年,光炮彈就打了2000萬發,雙方死傷超過20萬人。打完發現,和一年之前相比,戰壕的位置移動的距離還沒超過300米。這就讓這巨大的傷亡顯得極其荒謬和沒有意義。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戰時,雙方的指揮官,面對著幾十萬上百萬士兵的傷亡數字,會無動於衷。其實原因就是,一戰是第一次 〃科學的戰爭〃。成千上萬鮮活的生命,變成了高矮不一的圖表資料。

四、計算的科學

一戰被稱為按照火車時刻表進行的戰爭,意思就是說後方的資源和兵力調動要靠火車的運輸來完成。而把兵力和彈藥運到一個地[ :di 4]方後,參謀們又開始計算,需要多少門火炮,以多大的彈量,在步兵前方多少米形成彈幕,才能形成對步兵的保護。

各方的參謀都相信,只要我的數學比對方好,我這邊計程車兵傷亡就會比對方少。最後我這邊即使是比對方少死一個兵,那就是我贏了。所以說,只要扯起科學,談起數字,人性也就沒有了。

比如說,我方在1000米-1200米的區域內,先打它2000發炮彈,然後讓10000名步兵全力奔跑。根據計算,衝到對方戰壕裡計程車兵能有6層,也就是6000人,然後他們把敵人消滅,取得勝利。

但計劃一實施,發現實際與計算不一樣。德國的機槍手沒被炸暈,鐵絲網也沒被炸斷,傷亡也比預想的多了8000人。怎麼辦呢?明天直接先打4000發炮彈,然後派25000個步兵發起衝鋒,巨大的傷亡就是這麼來的。到了1917年時,雙方基本都被拖得身心俱疲。

那麼,在東線又是什麼情況呢? 好了,我是一點,感謝你的支援,點贊、關注、評論,咱們下期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