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儒學傳入日本,遣隋使與遣唐使對日本的影響

東亞歷史第315篇:神道、佛教及儒家思想在日本的發展和影響。

根據《日本書紀》記載,儒家學術傳入日本比佛教還要早。應神天皇十六年(公元285年),百濟國王派一名叫王仁的“博士”到達日本。《古事記》又記載王仁攜帶了《論語》十卷及《千字文》一卷到日本。據說這也是日本有文字的開始。

315 儒學傳入日本,遣隋使與遣唐使對日本的影響

然而這件事的真實性有些可疑,《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梁武帝命令一個大臣周興嗣編定的,一共有一千個漢字,後來成為中國、朝鮮及日本人教小孩學習漢字的一篇重要文字。不過《千字文》編成時,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早於公元500年,因而這項記載可能是一項錯誤。《日本書紀》又記載繼體天皇七年(公元513年),百濟武寧王送五經博士段楊爾到日本,這一條記載則比較可信。

315 儒學傳入日本,遣隋使與遣唐使對日本的影響

日本從第三十三代推古天皇起,派出五次遣隋使。隋朝滅亡了之後,日本又派出十九次遣唐使。遣隋使及遣唐使對日本所造成的衝擊,巨大無比。使臣每次都帶了許多學者及學僧,分別學習中國的佛教、儒學、天文、地理、曆法、技術等,留學的時間長達十到二十年。

315 儒學傳入日本,遣隋使與遣唐使對日本的影響

這些留學生回到日本之後,導致日本在思想、文化、政治、社會等方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蘇我家族因而覆滅,孝德天皇開始推動大化革新。不過如果要問日本派出遣隋使、遣唐使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第一位當然是學習佛法。遣隋使到達長安之後,自己說是因為佛法昌盛,所以遣使來朝拜,帶領沙門數十人來學佛法。

315 儒學傳入日本,遣隋使與遣唐使對日本的影響

經過飛鳥時代及奈良時代的發展,日本產生了六個佛教宗派,統稱為“南都六宗”,包括華嚴宗、法相宗、律宗等。這些宗派有一部分是由日本留學唐朝的和尚創立的,也有部分是由來自唐朝的高僧東渡日本而創立。

315 儒學傳入日本,遣隋使與遣唐使對日本的影響

華嚴宗的本山是奈良的東大寺,於第十五代聖武天皇五年(公元728年)建成,聖武天皇還下令全國各州一律都比照東大寺蓋一座寺廟,而規模較小,稱為國分寺。日本律宗是由來自唐朝的鑑真和尚所創立,鑑真東渡日本的經過,是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