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英軍一週內僅剩1人,其實,第一次英阿戰爭本來不會發生

1842年,英國人在亞洲正在進行兩場戰爭。

1842年1月,大英帝國正在從英屬印度向大清帝國東部沿海調兵,鴉片戰爭進入到第三階段,英國試圖透過攻打江浙這一繁華地帶迫使清朝屈服,清朝也在走馬換將,準備反攻事宜。

此時,和在東亞地區接連勝利不同的是,在清朝西部鄰國阿富汗,這個被英國人稱為只有岩石、沙漠、冰和雪的國家,英國正在經歷一場被稱為新加坡戰役發生之前最大的失敗。

一週以之內,由4500英軍、1。2萬隨從組成的遠征軍即全軍覆沒。

當唯一的倖存者拖著重傷的身體,騎著輕傷的小馬來到他們此行的目的地賈拉拉巴德的時候,守衛的英軍問他:怎麼就你一個人,軍隊呢?

他回答:我就是這支軍隊!

4500英軍一週內僅剩1人,其實,第一次英阿戰爭本來不會發生

這場重大的失敗被稱為甘大麥戰役。

英軍目的是從阿富汗首都喀布林安全撤出,卻促成了英國史上最重大的敗仗之一。

1841年底,雖說英國佔領了阿富汗,扶持了傀儡政府,但反抗者依然沒有屈服。

1841年底喀布林爆發大起義,付出了上千人的傷亡之後,英國指揮官埃爾芬斯通決定和起義軍談判,以達成一個協議:同意喀布林地區的1。65萬英軍及家屬隨從安全返回印度。

起義軍假意答應,卻在英軍的必經之路設下了重重的埋伏。

英軍的計劃是,沿著喀布林河撤退到140公里之外的賈拉拉巴德,這裡有2000英國駐軍,然後在他們的接應下撤回到旁遮普。

如果沒有阿富汗軍隊的襲擊,最多一週,英軍就可以抵達賈拉巴巴德,在那裡享受美酒和歌劇了。

1月6號,英軍離開喀布林。

第1天就不順利,離開喀布林之後阿富汗軍隊不斷襲擊掉隊的英軍及隨行人員,以至於第1天才走了9。7公里。

在英軍被拖延的時候,阿富汗軍隊的主力則趕奔前方的山谷設伏。

從喀布林往東20公里是一條長達48公里的山谷,這裡屬於興都庫什山的一部分,山谷兩邊懸崖峭壁林立,很多地方在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裡見不到陽光。

4500英軍一週內僅剩1人,其實,第一次英阿戰爭本來不會發生

(山谷環境)

谷中道路崎嶇狹窄,尤其在氣候寒冷的1月份,谷中積雪覆蓋極難行軍。

此時,阿富汗軍人正埋伏在山谷的峭壁上,等待英軍的到來。

16000餘人的隊伍就像條細細的紅線鋪在谷底,山上的阿富汗軍人躲在暗處有條不紊的射殺這些敵人。

其中的大部分人手無寸鐵沒有反抗能力,即使英國士兵裝備精良,在這條狹窄的道路內也成了靶子。

4500英軍一週內僅剩1人,其實,第一次英阿戰爭本來不會發生

到第3天晚上,4500英軍已經陣亡了3000多。

到1月12日,英軍只剩下65人,20支步槍,40發子彈,他們被包圍著一個叫做甘大麥的村子附近的小山丘上,於是,這次死亡行軍被稱為甘大麥戰役。

65名英軍面對的是數以萬計的阿富汗軍人,他們的40發子彈無異於杯水車薪。

不久,這個小山丘就被阿富汗人佔領。

只突圍的15名騎兵,他們中大部分人在路上又被殺掉。

到1月13號,這個曾經多達1。65萬人的隊伍只剩下一個叫做威廉。布萊登的助理外科醫生,他和他的坐騎也已負傷。

布萊登在抵達賈拉拉巴德附近的時候,又遭到了阿富汗騎兵的圍攻,在被賈拉拉巴德城牆上的一名參謀人員發現後才將他救出。

當被問到軍隊在哪的時候,這位倖存者回答說:我就是軍隊!

隨後的幾個晚上,賈拉拉巴德城門上升起了訊號燈,士兵不斷吹響軍號,希望能夠引導更多幸存者找到這裡,卻毫無迴應。

這場失敗傳回國內後引起了一片譁然,也影響到了隨後英國對阿富汗政策。

雖然當年8月英國就組織了一場對阿富汗的報復行動,再次攻入阿富汗首都,但卻不敢停留,迅速撤走。

回顧甘大麥戰役的失敗,戰場上失利反映的是19世紀早期英國對阿富汗外交上的失敗。

在19世紀早期,隨著拿破崙戰爭的結束,英國的主要對手從法國變成了另外一個陸權強國俄羅斯。

為了保住在南亞次大陸的利益,英國試圖透過對阿富汗的滲透,將這裡變成阻止俄羅斯南下的緩衝區。在大英帝國眼裡,阿富汗是一個可以輕易征服的彈丸之地。這裡沒有訓練有素的軍隊,國王發動戰爭主要依靠的是支援自己的各地方部落,但是國內也有很多不服從國王的部落聯盟。

所以,英國認為阿富汗是一盤散沙,推翻現任國王,隨便扶持一個人就可以控制這裡。基於這個原因,英屬印度總督在給當時的阿富汗國王多斯特的信中頤氣指使,甚至妄圖以戰爭相威脅逼迫多斯特就範。

這導致多斯特於1838年4月26日驅逐了英國外交使團。

4500英軍一週內僅剩1人,其實,第一次英阿戰爭本來不會發生

(阿富汗國王多斯特)

結果求仁得仁,雖然阿富汗沒有和俄羅斯結盟但也拒絕和英國結盟,於是引發了第一次阿富汗戰爭。

雖說正面戰場阿富汗不是對手,但透過不對稱戰爭卻讓英國人吃盡苦頭。

英國人發現,推翻阿富汗國王的統治容易,但征服阿富汗人困難,當地惡劣的條件讓在印度養尊處優的英國人苦不堪言。

於是準備撤軍。

但卻在興都庫什山的谷底遭到伏擊被殲滅。

4500英軍,加上隨行人員共1。65萬人的隊伍,短短數天之內就幾乎全軍覆沒。

4500英軍一週內僅剩1人,其實,第一次英阿戰爭本來不會發生

歸根結底,這是一場本來不會發生的戰爭,只要此前英國人足夠重視阿富汗,給予應有的尊重,雙方就會保持友好往來。

因為對阿富汗來說,俄羅斯當時和他的競爭對手波斯關係友好,這就決定了阿富汗不僅不會和俄羅斯結盟,甚至會主動向英國靠攏,以這個強大的國家為盟友抵抗俄羅斯-波斯聯盟。

所以,雖然多斯特對英國人的傲慢很生氣,仍然派私人軍事顧問(一位美國人)和英國駐阿富汗代表談判。

只要英國人肯放低姿態,英國以阿富汗為戰略緩衝的設想照樣會成功,也就不會發生第一次阿富汗戰爭,更不會收穫如此大的慘敗。

關於甘大麥戰役的慘敗,借用《三體》裡的一句話,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大英帝他的傲慢付出了代價!

此後的數十年裡,大英帝國一改戰前對阿富汗的輕視,再也不敢輕啟戰端。

所以,接下來英國就把主要精力放到了征服南亞次大陸上,寄希望於盡快整合南亞次大陸,在未來形成足以抵抗俄羅斯南下的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