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冰雕連”:誓死完成任務,令美軍脫帽致敬,司令落淚

奇蹟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尤其是戰爭中的奇蹟,這需要付出的也必然是異於常人的艱苦。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有那麼一群人便創造了戰場上的奇蹟,以劣勢裝備打贏了優勢裝備的敵人。這群人便是我們英勇無畏的志願軍戰士,當年不管是局勢還是實際情況,其實都不適合出國作戰。國內剛結束近百年的戰亂不久,戰爭所帶來的混亂尚未理清,經濟又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

抗美援朝“冰雕連”:誓死完成任務,令美軍脫帽致敬,司令落淚

最重要的便是發展,可這是一場不得不去的戰爭,一方面是朝鮮的請求。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參戰後,局勢便一面倒,朝軍損失嚴重。不得不退至三八線以北,聯合國軍還不罷休,妄圖迅速佔領整個朝鮮。一方面是美軍的囂張,越過三八線不說,還多次轟炸丹東地區。顯然是要將戰火燒至鴨綠江邊,為保護家園與人民,這才組成志願軍入朝作戰。

抗美援朝“冰雕連”:誓死完成任務,令美軍脫帽致敬,司令落淚

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兩年零九個月,這場戰爭的艱難是難以想象的,語言不通、人地生疏、物資運輸、通訊聯絡、天寒地凍等等都是問題。美軍有著完美的體系,物資能透過海陸空三面運送,因此甚至能吃到新鮮的火雞。我們不同,機械化要落後,常常是靠人馬扛運。

天氣所帶來的不便更是大問題,戰場上沒法生火做飯,炊煙被美軍發現便暴露了目標。可朝鮮的氣候寒冷,飯做熟了容易凍壞,就好比說土豆。煮熟了放一陣再吃,就硬得跟石頭一樣,咬都咬不開。啃跟石頭一樣的土豆也就算了,最心酸的是作戰時,戰士們還得趴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裡一動不動。

抗美援朝“冰雕連”:誓死完成任務,令美軍脫帽致敬,司令落淚

刺骨的風吹在臉上,冰涼的冷意直往人的身體裡鑽,這種情況下需要的忍耐力可想而知。而長津湖戰役便是在這樣冷冽的環境下展開的,這是一場持續了17天的殊死搏鬥,也是雙方都不願提及的血戰。第一次戰役結束後不久,聯合國軍便繼續向北進犯,直逼江界。為遏制這種情況,第九兵團緊急入朝,負責東線作戰任務。

抗美援朝“冰雕連”:誓死完成任務,令美軍脫帽致敬,司令落淚

第九兵團是從東南沿海來的,未能配備禦寒冬裝,戰士們又大多是來自南方。可衣著單薄的他們沒有猶豫,一來便翻山越嶺,隱蔽接敵。忍受著酷寒、飢餓和疲勞,以驚人的毅力連續行軍,悄無聲息的抵達了戰場。這一戰的戰場在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長津湖,也是朝鮮北部溫度最低的地區。

氣溫出奇的冷,白雪皚皚,人走在雪裡只能露出上半身。美軍在這兒經歷了一頓痛打,南逃的路上,卻又看見另一幅驚人的場景。一排排志願軍戰士俯臥在零下四十度的陣地上,手握鋼槍、手榴彈,保持著整齊的戰鬥隊形和戰鬥姿態。槍口衝著敵人來的方向,一動不動,就像是躍然而起的“冰雕”。

抗美援朝“冰雕連”:誓死完成任務,令美軍脫帽致敬,司令落淚

這是20軍59師177團6連、60師180團2連、27軍80師242團5連,除一名掉隊的戰士和一名通訊員,成建制被凍死的壯烈場面。他們就這樣在寒冷中,埋伏著等待敵人,安靜的離開了人世。面對這樣的敵人,美軍指揮官也不由得向冰雕連敬了一個軍禮,支撐他們的是什麼呢?一位冰雕連戰士留下的絕命詩,或許能告訴後人答案,那是英雄的戰鬥意志和戰鬥情懷。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

我決不屈服於你

哪怕是凍死

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抗美援朝“冰雕連”:誓死完成任務,令美軍脫帽致敬,司令落淚

為成功完成狙擊,他們在戰鬥命令下達之前,誰也不會動。等衝鋒號一響,他們才如神兵天降一般,從雪地裡衝出來。很多戰士直到衝鋒前,才發現自己的腿凍得壞死,卻還是要跳著一條腿與敵人廝殺。這樣的攻勢,常常打得敵人措手不及,狼狽逃竄。

有這樣的決心,又如何不能堅持,這樣的一支部隊,又如何不能贏得勝利呢?長津湖一戰,第九兵團創造了抗美援朝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記錄。也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志願軍在兩線的勝利也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注:最後一張照片為冰雕連倖存者,26軍77師231團一營二連戰士周全弟,長津湖戰役時他還不滿十六歲。雖然活了下來,可當時他在雪地裡臥了三天三夜,還是因嚴重凍傷失去了四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