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大家應該都知道,水跟魚就像是人跟空氣一樣,是密不可分的。

魚一旦離開了水就像是人掉水裡面一樣,生命已經開始倒數計時。

但是每種生物裡似乎都有一些異類,世界上竟然真的有魚可以好幾年離開水都還活著好好的,甚至你有聽說過會被水“淹死”的魚嗎?

這些看似天方夜譚的生物竟然真的存在。

歡迎來到今天的科學怪誕,今天要跟大家介紹,離開水也能活的魚。

土裡的魚

今天其實科學怪誕會寫這一篇文章,全部都是因為科學怪誕看了一段影片,這影片裡發生的事情實在讓科學怪誕印象太深刻了。

影片裡一名渾身都是泥土的小男孩帶著一個水桶,走在一大片地面乾枯龜裂在土地上。

接著他放下了水桶,開始不斷地翻開那些龜裂土地上的泥塊,泥塊下可以看到只有少量的泥土,接著他就開始一塊接著一塊地把表面的泥塊翻開。

就在科學怪誕完全搞不懂他在幹嘛的時候,泥塊下竟然突然出現的魚。

一開始還以為是死魚,但是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些魚雖然活動力不強,但都還活著,這真的是驚呆科學怪誕了。

在土地乾裂成這樣的情況下啊,地底下竟然還可以有魚活下來。

因此科學怪誕才決定好好研究今天的主題,不用水也能活的魚。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研究後科學怪誕發現影片中的魚其實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鯰魚。

這詭異的景象其實是它們度過旱季的辦法,活在有少量水分的泥巴里等待雨季再次到來。

你覺得鯰魚這能力很厲害嗎?

但是不瞞你說,鯰魚在今天所有介紹不用水也可能活的魚裡面,竟然是等級最低的。

首先我們先要知道一般的魚為什麼離不開水,原因很簡單,因為絕大多數的魚都是用鰓呼吸,當水流過鰓的時候啊,鰓就會從水中獲取氧氣。

所以一旦沒有水流過鰓,魚基本上就是命懸一線了,除非你有其他呼吸的方式,這就是今天的重點了。

今天科學怪誕所有介紹能離開水的魚,都有除了鰓以外的呼吸器官,學界通常稱作輔助呼吸器官。

這些生物能離開水的時間長短,就和這些器官的能力有相當大的關係了。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而影片裡面發現的這些鯰魚的輔助呼吸器官,就是最常見的面板,用面板呼吸的魚類面板血管很豐富,通常都沒有鱗片或是鱗片很小,這樣更能增加面板呼吸的效率。

鯰魚體表產生的粘液也是要讓面板保持溼潤,維持呼吸效率。

但是以鯰魚來說,在這樣乾旱的環境之下,如果完全離開水和泥巴等潮溼的環境,基本上頂多就是存活幾個小時。這也是為什麼會說它是今天等級最低的。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因為接下來介紹的魚類一個比一個誇張,下一個比鯰魚厲害的魚類,就是常被稱作蛇頭魚或是黑魚的烏鱧(別名:孝魚、蛇皮魚、黑魚、火頭魚、烏魚)。

這種魚不只是長得像蛇,性格也跟蛇一樣兇猛,而且胃口還大得誇張,常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者池塘裡的其他所有魚類,甚至連自己的小孩也不放過。

這到底是有多餓啊!

最扯的是當它們吃完一個池塘的魚,你以為結束了嗎?

不不不,它們決定在陸地上用滑的方式滑到下一個池塘繼續開吃。

真的是超級可怕的大食怪。

但是能讓它們這麼囂張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的原因,當然也是因為它們擁有強悍的輔助呼吸器官。

和鯰魚不太一樣,蛇頭魚的輔助呼吸器官是從鰓上面特化而來的鰓上器官,翻開它們的鰓就可以發現長得的確比較不一樣。

其實你們也可以直接理解成它們的鰓進化了,進化成在水裡也能呼吸,在空氣中也能呼吸,就是一個水陸兩棲的標準配備。

這樣強大的呼吸能力,竟然可以讓蛇頭魚離開水生活三到四天之久。

整整三到四天,其實已經有點超出人類對魚類的理解範圍了。

雖然蛇頭魚的呼吸能力已經相當驚人了,但是接下來要介紹的魚,不只是會在空氣中呼吸,甚至直接爬樹去了。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樹上的魚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一種魚叫做步行魚或是叫攀鱸。

這種魚之所以會有這奇特的名字後面是有一段故事的。

有一群西方的旅行家跟學者來到印度,聽到一個當地的傳聞。

據說當地有一種魚會爬出水面,在陸地上行走,並爬到一種生長在印度的棕櫚樹上。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其實這種樹上含有酒精成分的果汁,然後再回到水裡去,聽起來真的扯淡,不過沒想到這群學者竟然還真的找到了這生物,而且還真的是在樹上找到的。

雖然科學怪誕認為很可能是被鳥類抓到樹上去的,但是當下這群學者就給這生物取了爬樹魚這樣的名稱,現在則稱為攀鱸或是步行魚。

當科學怪誕自己在看這生物在陸地上爬行的影片的時候,還真的是被它的速度給嚇到了,這速度已經比很多真正的兩棲動物還要快速了。

最扯的是,它之所以能夠移動的這麼快速,不只是因為前後魚鰭都特化的相當堅硬,甚至是鰓蓋都被它進化成堅硬能夠走路的工具。

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走路時特化的鰓蓋會開啟,併成為它走路彈跳的主要施力來源。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用鰓走路的魚真的是無敵,而有些生物據說還有點潔癖受不了不好的水質。

有一種說法是認為,這生物之所以進化出這種行走能力,就是為了要離開水質差的環境,找尋更好的水域。

而攀鱸為了能夠做出長時間的移動,同樣也具有特化的鰓上器官,而且強度更勝前面介紹的蛇頭魚,你知道它能夠離開水面多久的時間嗎?

最長據說有出現六天的記錄,相當驚人。

但是如果以樹上的魚來說攀鱸絕對不是最厲害的。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因為有一種魚直接在樹上住下來了,它就是生活在美國拉丁美洲的紅樹林鱂魚。

這生物雖然是魚,但是它常常直接把樹當成家。

原來這生物平時生活的紅樹林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是充滿水分的,每年都會有幾個月的旱季。

在紅樹林旱季的時候,這生物就會在陸地上用彈跳的方式移動,離開水爬上樹找尋昆蟲在樹上住處的洞居住,或是直接住在螃蟹挖掘出來洞穴,等待紅樹林重新被淹沒,這一住就是好幾個月。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學者統計過這生物大約可以離開水面66天,這已經可以算是超能力了吧。

它之所以能夠離開這麼久,不只是因為它能夠用面板當成輔助呼吸器官呼吸,更是因為在離開水時,它還能運用它的鰓來儲存水分跟營養,所以跟其他出水旅行的魚不一樣,它是更聰明的自備糧食,才能夠在樹上直接定居。

不過魚比魚氣死魚。

接下來介紹的魚能離開水的時間單位竟然是年,而且還是傳說中那個有可能被水淹死的魚。

被淹死的魚

會被水淹死的魚還能夠離開水數年,這真的是有可能的嗎?

雖然你覺得這是在說笑話,不過生物世界就是這麼奧妙,還真的有這樣一個生物。

這生物我第一次看到它資料的時候,真的覺得它完全就是一個開外掛一般的存在。

先來看看以下動態圖片吧。

瞧瞧這一群非洲人在這乾旱到不行的土地上,用工具開始挖掘地面,過不了多久後,他們竟然挖出了一顆形狀詭異的蛋。

地底挖出蛋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你眼前的這顆蛋裡面竟然是一隻魚,這隻魚的真面目就是它,非洲肺魚。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看起來有點像是大鰻魚的傢伙,就是能存活在陸地上數年的逆天生物。

很多人也許會想,這地面乾硬成這個樣子,它到底是怎麼進去地裡的?

其實肺魚鑽地時,這片土地還是充滿水分的淤泥,肺魚會在水塘即將乾枯的時候用嘴來挖洞,甚至是直接把土吃掉。

將身體鑽進洞裡,並不斷地扭動身體,擴展出一個燈泡形狀的空間,然後分泌出粘液封住洞穴。

所以那群非洲人從土裡挖出來的蛋,就是肺魚在土裡所製造出來的住所。

當乾旱來臨水分與粘液全部消失時,肺魚就會直接在這蛋裡面開啟“夏眠”模式,直接在地底好好睡上一覺。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這段期間肺魚甚至會呼吸停止,大幅度的降低新陳代謝,並維持這樣的最低限度生命狀態,一直到下一個雨季來臨。

這段時間肺魚是完全離開水的。

而且你知道肺魚能夠維持這樣的狀態多久嗎?

據說最長可以維持四年之久,也是世界上能離開水最久的魚。

不過這樣誇張的能力,很明顯是為了適應非洲地區長時間乾旱的異常氣候所進化的。

很多人都說這種魚能夠存活在陸地上這麼久,是因為它演化出了肺,直接能在陸地上呼吸,這樣的說法其實不完全正確。

【科普】4年餓不死,卻遇到大水被淹死,這“肺”魚真憋屈

因為這些人口中的“肺”最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功能像是肺的“魚鰾”。

沒錯這生物的輔助呼吸器官是它的魚鰾。

肺魚的魚鰾跟一般的魚很不一樣,是與食道相通的,裡面還有很多小氣囊,上面佈滿大量的微血管。

肺魚會直接用嘴巴在空氣中呼吸,空氣會從口進入魚鰾,當血液流過這些魚鰾的血管時,

就可以從魚鰾的空氣中吸收氧氣,這樣的功能是不是跟你認識的肺相當的類似呢?

如此逆天的能力,也讓這生物獲得了肺魚的稱號。

但是哦上天是公平的,肺魚雖然獲得瞭如此逆天的“肺”,上帝也奪走了它的鰓。

成年的肺魚鰓都已經退化嚴重功能不全。

讓這生物多數時間是要用魚鰾來呼吸的,雖然也是能在水中用魚鰓呼吸,但獲得的氧氣並不足夠維持生命,他們需要定期到水面上換氣,否則就會被淹死。

在雨季來臨的時候,還真的有出現過不少被淹死的案例,也讓這生物成為這世界上極少數會被水淹死的魚。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如果喜歡請幫科學怪誕點個贊跟分享,不要忘記關注。

那我們再見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