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技巧:出現這些情況,窩中有魚也不上鉤,牢記這些應對方法!

釣魚時最尷尬的不是釣不到魚,而是窩中明明有魚,而且一直冒魚星但是就是釣不到魚,這種情況在釣鯽魚時比較容易出現。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較多,不過好的地方是釣點肯定沒選錯,一般來說只要稍作調整就能有所改善,而且這種情況在小水面極為常見。

一、子線的原因

如果窩點中有魚,但是始終不見有魚咬鉤,首先應該檢查的就是釣組,尤其是子線的粗細和魚鉤的大小。鯽魚體型小,膽小而文靜,對子線有較高的要求,通常子線都是寧可細一些,只要不斷線就行。因為子線稍粗就容易出現擋口的現象,導致鯽魚不敢進食。通常來說低溫季節子線在0。4-0。6就行,高溫季節0。8左右就行。如果是低溫季節或者魚口不好的時候,也要注意魚鉤的大小和輕重,釣鯽魚不能使用大鉤,而且不能使用粗條魚鉤,因為粗條魚鉤更重,很容易出現魚“吸”不進去的情況。

二、餌料的原因

如果釣鯽魚時不打窩,透過面餌抽窩,就算餌料不對口也同樣有聚魚的效果,依然可以把魚誘到窩點中,但是魚就是不吃這個餌料。這種情況也是極為常見的,尤其是在小水面中。原因主要有兩種,第一就是餌料的重量問題,餌料過重可能出現餌料陷入淤泥中的情況,鯽魚急的團團轉但是吃不到餌,採用的方法是釣靈一些,或者減輕餌料的比重和重量,可以嘗試使用拉餌試一試。第二就是餌料不對口,雖然能夠誘魚進窩但是魚不吃這個餌料,這時候可以試試天然的餌料,比如蚯蚓、紅蟲,素餌的麥粒、飯粒、蠶豆粉等,一般都可以快速有改善。

三、魚層的問題

找準了魚窩還不夠,有時候還需要找準魚層,總會部分天氣導致魚出現上浮或者離底的情況,如果堅持到底自然也很難釣到魚。高溫季節時,水底雜物發酵,導致底層缺氧,這是時候鯽魚會上浮。或者降雨的天氣,中上層更舒適,鯽魚也會出現上浮的情況。這時候不但要找準魚層,還需要逗一逗。魚在中上層時一般使用飛鉛釣,可以有效提升咬鉤情況。魚在離底狀態,一般是採用小跑鉛加飛鉛的方法,讓餌料從離底狀態擺動到底層,也能夠提升咬鉤情況。

四、調漂因素

調漂有靈鈍之分,但是靈鈍之間並沒有好壞之分,總之就是適應魚情就行,只要中魚率較高調漂就是靠譜的。有時候有魚咬鉤,但是浮漂並不顯示,其實原因較多,並不能單純的說是調漂的問題。比如主線太粗,魚吃口太輕,也會出現沒漂相的情況。或者浮漂吃鉛過大,釣組本身過鈍,也會出現沒漂相的情況,但是並不表示魚沒有吃餌。在垂釣中一般是根據中魚情況來調整靈鈍的,比如中魚多是下嘴唇,一般需要調靈一點,如果上鉤中魚較多,也一般需要調靈一些。

釣得過鈍,一般出現在調低目釣高目的調漂方法中,不少釣友在調低釣高時想要的狀態是子線鬆弛彎曲,如果釣目過高就會變成鉛墜躺底,鉛墜躺底可不適合所有魚情。如果調低釣高,一定要注意魚鉤重量,這個就是無鉤調漂的理論。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