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我效應,讓孩子學會自我認知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新的理論叫鏡中我效應。鏡中我效應在1902年美國的社會學家庫利提出來的,它的意思是指每個人對自己的認知,並不是自我對自我進行的評價,而是原油由他人對自我進行的評價。可想而知,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知道自己的長相,我們只有透過藉助一面鏡子才能夠知道我長得是這個樣子,所以說鏡中我效應其實是反映了人作為一種社會性的動物,對自我的認知是依賴於他人的,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觀點,自我認知來源於他人對我們的評價之後,我們的行為也會靠向這一個認知。

這裡有一個例子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點,從前有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坐火車,這時候火車當中以則人滿為患,但是有一位年輕的男子躺在兩個座位上站了兩個座正在睡覺,他假裝沒有聽到孩子的哭鬧聲,繼續假裝睡覺,這個時候孩子大聲的哭鬧,並且指著這位男子,而這位媽媽用安慰的語氣對孩子說,寶貝這位叔叔只是太累了,他要睡一會,睡醒了之後自然而然就會給我們讓座位了。結果真的兩分鐘過去了之後,這位男子假裝睡醒伸了個懶腰,然後把座位讓給了這位媽媽和孩子。

你看這位年輕人一開始對自己的認知是我佔了兩個座位,你們能把我怎麼樣?但是透過媽媽對於孩子的安慰,他改變了自我的觀念和認知,認為我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我現在不讓做,只是因為我太累了,我休息好了之後就會讓座位,所以我們的認知其實是會改變我們的行為,這給我們的兒童教育其實也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在日常的家庭教育當中,其實很多家長都過多的對於孩子進行了負面的評價,比如說你怎麼是一個這麼懶惰的孩子,你這麼不用功,而且你的數學怎麼這麼差勁,你看這就是我們家長常常對孩子說出的口頭禪,家長說出來的時候只是隨口一說,但是孩子可並不認為如此,孩子就會透過鏡中我效應認為我確實是一個懶惰者的人,我確實是一個數學非常不好的人,所以他的行為跟想法會趨於一致,會越來越拖沓,數學越來越糟糕。

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可以反其道而行,如果孩子十分的拖她,家長們可以對孩子進行這樣的評價,媽媽相信你你是一個越來越有時間觀念的孩子,你做事會越來越積極,而且會把時間安排得越來越好,並且你的數學會一天比一天有進步的。孩子,透過家長對他的這種觀念的灌輸,就會建立一個自我認知,我是一個勤奮的人,而且我的數學會學得越來越好,他的行為會非常積極的朝認知進行靠攏。所以在家庭教育當中,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論對於孩子的重要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