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前言

在絕對的利益面前,誰能做到永遠的保持本心?在踏入官途時,誰能秉持絕對的正義?在面對有權有勢的人威脅時,誰又能做到剛正不阿?

我想只有宋代時的包青天包拯可以做到,並且即使在他死後,他的後輩也依然代代相傳著他的祖訓,如今他的第

35

代後人,也跟他的品行一樣,

“忠於自己,忠於內心”,

從出生到現在他從來沒有考慮過離開自己的家鄉,一輩子只做一件他認為該做的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包拯的故事之中。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關於包拯的傳說

對於這樣一位傳奇的人物,自然少不了議論的聲音,比如他額頭上的那個

“月牙”,就有著許許多多的版本。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伴隨著電閃雷鳴的異象,包拯出生在了北宋時期的一戶當官人家,但是他的出生

,並沒有給這家人帶來歡笑,帶來的是

“恐懼”。

他的父母並不能接受他的相貌,剛出生的包拯長相怪異、皮膚髮黑,讓父母覺得這個孩子代表著不幸,決定拋棄他。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好在他的大嫂偷偷的撿回了他,並將他養大成人,只不過包拯和其他的同齡人並不一樣,他彷彿是個

“呆子”,不過此時他的長相也不再向從前那樣怪異了,除了膚色和其他人並無差別。

於是大嫂便告訴了其父母真相,包拯這才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不過

“痴傻”的包拯卻遭到了二哥二嫂的算計,他們認為包拯的迴歸,會爭搶家產,於是打算暗中除掉包拯。

二嫂以丟東西為由,騙包拯到了井邊,狠狠的將他推了下去,但是沒想到的是,這一推摔到了包拯的腦袋,包拯並沒有摔死,反而因為摔倒腦袋開竅,變得聰慧了起來,在傷口養好的時候,傷疤形成了月牙狀。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真實歷史中的包拯

但類似於這種神話般的版本,基本都是民間的傳說,並不真實,在包拯的老家安徽合肥的

包公祠

中,就有著包拯的寫真像,他的臉上乾乾淨淨,頭上也沒有類似的

“月牙”的形狀。

民間的流傳是為了增添包拯的清正廉潔、明察秋毫。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真實歷史中的包拯,從小便十分的聰慧、孝順,在宋仁宗天聖五年的時候,他就考中了進士,被任命為評事。

不過此時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他主動的要求在自己的家鄉附近任職,想要陪伴在自己的父母身邊。

在任職的這段時間內,包拯的親戚因為犯了法,被人告到了官府。包拯在公堂上,並沒有任何的猶豫,就決定將自己的親戚依法處置。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也因此包拯在百姓眼裡的形象非常的好,有著不錯的口碑,包拯的官途也步步高昇,他本可以去更好的地方發展,但是包拯都拒絕了。

因為他想要留在自己的父母身邊,敬自己的孝道,直到父母相繼去世,包拯守完喪,他才正式的開啟了自己的仕途之路,走向了京城。

當時

的皇帝

宋仁宗趙禎

“崇文抑武”,

對於包拯這樣的文官很是喜愛,再加上

包拯師長的幫助和自己的能力,包拯的官位連連上升,在嘉祐三年六月時,被升為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剛正不阿的包拯

然而包拯身居高官卻沒有任何的架子,對待百姓就如同對待自己的朋友一般,對於他來說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無論是誰犯罪,他都不會徇私枉法,永遠的站在正義的一方。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包拯在京城做官時,彈劾了許多不適宜的人,

比如

張堯佐

這個人的侄女在皇宮內做貴妃,其後臺非常的硬,他憑藉著自己的侄女,在各個官員面前都混了個眼熟,靠著關係一直做到了

三司使

(主管全國財政賦稅的官員)。

隨後包拯認為

張堯佐

的能力不配當三司使,這個官位應該讓給別人,於是他上書給皇帝,請求罷免

張堯佐

的職位。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為此他還和皇帝

宋仁宗

大吵了一架,他當面的說出了

宋仁宗

的不對

甚至激動到唾沫都子都飛到了

宋仁宗

的臉上。

但是

宋仁宗

並不怪罪於他,因為他直到包拯的為人,最終在包拯的堅持之下,

宋仁宗

聽取他了的建議,免去了

張堯佐

的官位。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在彈劾之中要說最經典的,便是包拯

“七次彈劾王逵”

,王逵在擔任荊湖南路轉運使時,性格十分的殘暴,百姓被壓迫的生不如死。

包拯在訪問的時候,得知道了這一點,於是便立刻

奏疏

想要讓皇帝罷免王逵的官位,但是王逵的勢力可比

張堯佐

強了不知道多少倍,這一道

奏疏

並沒有起到什麼效果,只是讓王逵換了個地方做官。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包拯一共奏疏了七次,才說服宋仁宗罷免了王逵的官位,在這期間,包拯受到了各種各樣的威脅,但是包拯始終剛正不阿,不畏權勢的堅持了下去。

包家後人

包公的做法讓所有人都知道了一件事

:想要從包大人這裡走關係,沒門。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包拯這樣的辦事態度,在當官的時候得罪了許多的人,但是包拯並不害怕,他以身作則一生清貧,絕不貪汙,甚至在自己的家訓中說道

:後代子孫做官貪汙的,不許回老家;死了以後,也不許葬在包家的祖墳中。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這一條家訓,一直流傳到了現在,他的第

35

代後人包先良,在同鄉的人都出去打工的時候,選擇獨自留守在這裡,一輩子只專心的照看包公

每當有遊客來到這裡遊玩的時候,他就會向遊客講起自己祖先的故事,對此包先良感到非常的光榮。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包先良平時會去打點閒工,清理院子,並將賺到的錢攢起來,

他對自己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但是對

堂的修理,很捨得花錢,

這也是為什麼直到現在

包公祠

依然儲存完好的原因。

結語

包拯的後人跟他一樣,一輩子清貧,不求大富大貴,只求能夠對得起自己的內心,他所做的一切,也只是想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包拯雖然死了,

但是他的精神還在,故事還在,這種傳承會一直延續下去。

包拯的故事給也所有的官員打了一個

“好官的樣板”

,供大家效仿學習。

包拯的後人如今在哪?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一生只做一件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