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市和順鎮:魅力古鎮溢滿書香

騰衝市和順鎮:魅力古鎮溢滿書香

騰衝市和順鎮:魅力古鎮溢滿書香 供圖

騰衝市和順鎮:魅力古鎮溢滿書香

騰衝市和順鎮:魅力古鎮溢滿書香 供圖

騰衝市和順鎮:魅力古鎮溢滿書香

騰衝市和順鎮:魅力古鎮溢滿書香 供圖

騰衝市和順鎮:魅力古鎮溢滿書香

騰衝市和順鎮:魅力古鎮溢滿書香 供圖

有著600多年悠久歷史的和順古鎮依山傍水而建,特色民居鱗次櫛比,環山漸次遞升,一條小河蜿蜒繞村而過。別緻的小院、古老的匾聯、通幽的小巷、書香的世界、溫文謙和的村民勾勒出一幅飽含文化氣息的鄉村畫卷。

“富貴難傳三代,詩書可繼百世”。有著豐厚文化底蘊的和順人,重視人才培養和興辦教育,“耕讀傳家、書香傳世”歷來是和順的文化傳統。

古鎮裡的書香魅力

穿過和順河上的一座石拱橋,全國最大的鄉村圖書館“和順圖書館”赫然眼前。圖書館始建於1928年,主樓為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既有中式的飛簷翹角,又有西式的浮雕門窗,前置花園,美觀素雅。

和順圖書館的前身是光緒三十一年(1905)和順青年知識分子發起組織的鹹新社及1924年和順青年會發起組織的閱書報社。

1928年,和順閱書報社在崇新會的努力下,正式發展成和順圖書館,並遷到原鹹新社社址。至此,和順圖書館完成了從初創到正式成立的歷史過程。

走進圖書館閱覽室,幾位老人正在翻閱報刊,絡繹不絕的遊客拍照“打卡”聲此起彼伏。

“我們圖書館有胡適、熊慶來、廖承志、李石曾等諸多文化大家的題字,藏有10餘萬冊通俗、大眾化的文學和科普讀物,還有2萬餘冊是古本木刻線裝書和本世紀初的出版物,這些藏書中尤以諸多古籍最為珍貴。”仲春時節,和順圖書館講解員王杉杉正在向遊客講述圖書館的藏書情況。

隨著人們閱讀方式的改變,和順圖書館也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多維度、多渠道、多形式推廣全民閱讀。“我們依託館內搭建的數字移動圖書館平臺,已經做到了免費將館藏資源共享,每年下載量可達數萬次。”和順圖書館館長寸宇告訴記者,圖書館大力推廣數字閱讀,為閱讀創造了更多更方便的方式,全面豐富了讀者、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閱讀體驗,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古鎮裡的家風傳承

漫步於和順野鴨湖畔,一條長達400米的和順家風文化長廊正在講述著一代代和順人的故事。走夷方篇、勵志篇、孝道篇等十六個篇目,透過一座座雕塑,將濃縮和順家風文化的十八個故事一一呈現。

走進家風文化長廊入口處,映入眼簾的“六百載繼世詩書禮樂殖邊地,廿餘代傳承忠孝仁義鑄家風。”的對聯橫匾“家和風清”,就概括了六百年來二十多代和順人積澱傳承的好家風。

走進這座古鎮,你會發現宗祠文化也是古鎮一道獨特亮麗的人文景觀。和順的先祖從內地遷居於此,至清代開始興建宗祠,先後興建了寸、劉、李、尹、賈、張、釧、楊八個宗祠。

在數百年的歷史中,和順宗祠一直是教化族人、傳承文化的場所,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徵,它不僅承擔著多樣的社會功能,也積澱和傳承了和順豐厚的歷史和文化。宗祠的建築風貌、格局、樣式各具特色,八大宗祠是和順輝煌的文化藝術瑰寶,也是和順歷史上燦爛的物質文明成果的見證。

古鎮裡的教育之道

在和順流傳著這樣的民諺:“三代不讀書,猶如一窩豬。”“富貴難傳三代,書香可繼百世。”這充分證明和順人對文化教育的重視。

出生於教育世家的王仕林兄弟5人中,在和順的教育薰陶和父母的言傳身教下,有4人從事了教育工作。“父母都是教師,我成長於尊師重教的家庭裡,從小耳濡目染很受啟發。”王仕林回憶說,和順人自古重視教育,深諳“耕讀傳家遠,書香繼世長”的至理,如今在文昌宮裡還存有“兩朝科甲題名碑”。

和順歷史上,有許多舉人、秀才“設帳鄉里”,辦私塾、義學、兩等小學、女子學堂等,數百年來,蔚然成風。其中當數楊壽益先生創辦的弘農國學專修館時間最長,從二十世紀20年代直至50年代。據記載,明、清兩朝取得過功名的和順人計809人,其中8名舉人,600餘名秀才;在朝廷任過職官者180多名。

走進寸茂鴻的家,一幢典型的和順民居,居室內濃郁書香氣息撲面而來。早在2015年,他家就被保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出版新聞局頒為書香之家。2020年,又被騰衝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新時代文明實踐書香之家。

早在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和順僑領寸尊福創立騰衝最早的女校——和順明德女子學校,學校免交學雜費,供給學生早、晚餐,提倡婦女解放。1909年和順有了兩等小學堂、1940年著名僑校益群中學成立。

和順不僅有傳統的私塾、書館,到了清末民初,西學東漸,新思潮奔湧。緬甸等國正處於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和順人又多僑居於斯,和順因此得風氣之先,現代教育的體系在這個邊地鄉村逐步建立起來。

近年來,和順鎮實施了一個組織、一個儀式、一篇家訓、一場禮儀、一場評選、一個講堂、一部鄉刊、一場演出、一條長廊“九個一”工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書香改變鄉村為主題,整合和順文化資源和陣地,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建設,傳統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雲南網記者楊豔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