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臥底”外賣小哥,畢業論文道心酸:科研人拼打工人更拼

蜜蜂每天穿梭於花叢之中,究竟為誰忙碌?古人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當時鐘行進到當代社會,一種新型的黃色、藍色小蜜蜂:外賣小哥,也在城市中穿梭不停,他們又是為誰辛苦為誰甜呢?

北大博士“臥底”外賣小哥,畢業論文道心酸:科研人拼打工人更拼

北大博士“臥底”外賣員五個半月,科研人拼打工人更拼

前段時間,北大的社會學博士陳龍的一篇論文的完成過程引起大家的關注:他為了完成他的博士論文,“臥底”成外賣小哥五個半月。

訊息一出,引起軒然大波。人們紛紛感慨,做科研可真不容易,為了寫論文,還得送五個半月的外賣。

實際上,科研的確不易。碩博因學業壓力過大而退學、輕生的報道屢見不鮮。科研人的日常就是5點起床,做實驗、搞資料、閱文獻、肝論文……就是科研人的日常。

北大博士“臥底”外賣小哥,畢業論文道心酸:科研人拼打工人更拼

讀到博士的人,有幾個髮量茂盛的呢?資料長時間做不出,延畢;預答辯不透過,延畢;發表論文的等級不夠,延畢……君不見,多少博士為此愁白了頭。

而社會學博士陳龍,為了做“田野調查”,更是花費5個半月的時間“臥底”進外賣小哥的隊伍,透過餐時送外賣,閒暇時則與外賣小哥以閒聊的方式獲得資訊。

玉面小生雖然曬得黝黑,但陳博士確實透過這種方式獲得了他論文所需的資料。而陳龍論文的最終結論卻更使人心酸:科研人拼,打工人更拼;科研人辛苦,打工人更辛苦。

北大博士“臥底”外賣小哥,畢業論文道心酸:科研人拼打工人更拼

實際上,陳龍的論文就是旨在回答外賣騎手“為誰辛苦為誰甜”的問題,以及操縱騎手的機制是如何產生的。

陳龍

發現

外賣騎手送外賣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被“精準控制”的過程。外賣看似是向“要求”準時的顧客負責,但顧客的“準時”的標準是誰提出的?不是顧客,而是外賣平臺。

平臺演算法的殘酷還體現在不斷對這一“準時標準”的壓縮。陳龍在送外賣時發現了一條近路,朝這條近路走,就會將送餐時間縮短。

北大博士“臥底”外賣小哥,畢業論文道心酸:科研人拼打工人更拼

其他騎手也發現了這條近路,於是平臺就會發現騎手們的送餐時間普遍有盈餘,進而開始縮短規定的預計送餐時間。

於是騎手被迫把車騎得越來越快,闖紅燈也越來越頻繁。外賣騎手逐漸成為新的“高危職業”。

更可怕的是,“演算法”這個罪魁禍首將自己隱藏得很完美,讓外賣小哥不知道是誰真正讓他們不得不將車騎得越來越快——騎手覺得是那個手握差評的顧客。

北大博士“臥底”外賣小哥,畢業論文道心酸:科研人拼打工人更拼

外賣小哥究竟為誰辛苦呢?陳龍的博士論文告訴我們,雖然外賣員送餐的最後一站是顧客,實際上,讓外賣員不斷奔跑的正是平臺演算法。這一結論無疑是可怕的。

大學生不會寫本科畢業論文?這幾招很重要

▼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生不會寫論文,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知識儲備不夠。很多學生在本科期間沒有接觸過足夠的科研,提到論文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學生在寫論文時,應該先有個論文閱讀的過程。學生閱讀了大量的優秀論文,自然而然會有所啟發,有自己的研究方向了。

北大博士“臥底”外賣小哥,畢業論文道心酸:科研人拼打工人更拼

▼善於創新,切忌蹈襲前人

本科生的論文其實很難有什麼大的創新,但如果一味蹈襲前人,既拿不到高分,重複率這關也過不了。

學生學習前人論文,主要是學習前人的研究方法,不要對其內容進行吸收借鑑。這樣才能創造出有創新性的論文。

留言板話題:你寫畢業論文時都遇到過哪些難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