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讓未捐錢的學生排隊錄影發家長群,家長:愛心捐款成強迫性了

愛心是發自肺腑的真實感受,獻愛心不是被迫下的無奈之舉。

近日一則關於“老師讓未捐錢孩子排隊錄影發家長群”的影片在網上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

據悉,5月20日,湖南湘西。影片中老師說道:“這些孩子今天沒帶(錢),不捐錢的學生,請家長支援下,今天必須完成任務”。

短短的10秒鐘影片卻讓家長內心感到非常疑惑,愛心捐款怎麼就成了強迫性捐款?在家長將影片發到網上後,很快此事就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網友表示:這還叫捐錢嗎?直接改名交錢不好嗎?

老師讓未捐錢的學生排隊錄影發家長群,家長:愛心捐款成強迫性了

在此事引起廣大網友討論的同時,永順縣教體局對此事做出了初步迴應:校方已經對這名老師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一切都會按照正常流程進行,會實事求是的處理。

強迫捐款或者說變相強迫捐款,這種事情實際上許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都經歷過。只不過當時的網路環境不發達,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種事情該給哪個部門反應。但是如今時代不同了,一個帶有負面影響的資訊透過網路很快就會被廣大網友看到。

透過輿論壓力,往往相關機構都會給出一個公正的答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所以說對於一些公共機構的相關人員來說,說話辦事應當要考慮到在輿論的監督中,自己的行為是否恰當。

老師讓未捐錢的學生排隊錄影發家長群,家長:愛心捐款成強迫性了

從影片中這名老師的話語中我們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脅迫氣息,這種壓力成年人會感覺到憤憤不平,但是孩子們只能委屈承受。孩子的天性原本都是善良開放的,在這樣的壓抑環境下只會覺得學校某些方面充滿了“壓迫”。

每個學生的家庭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家庭對捐款這件事不在意,但是有些困難的家庭為了不讓孩子難堪只能硬著頭皮捐款。這實際上是在透過孩子的“面子”來讓家長承受經濟壓力。

小孩子本來就有很強的攀比心,有的家庭經濟條件好,讓孩子捐的多;有些家庭條件差孩子捐的少,這無形之中也讓孩子心理產生了心理落差。孩子單純的內心往往會覺得自己捐的少不好意,覺得自己的“愛心”沒有別人的多。孩子的愛心難道有多少之分嗎?

老師讓未捐錢的學生排隊錄影發家長群,家長:愛心捐款成強迫性了

捐款獻愛心到底獻的是誰的愛心?孩子都沒有經濟來源顯然捐款是家長的事,獻愛心是孩子的事,這完全是兩件事。孩子獻愛心應當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做出獻愛心的事,為什麼要和錢掛鉤?

捐款通常都是自願自發的,如果強迫捐款這就不叫捐款,真的成了網友說的“交錢”。既然是交錢這事就不該由孩子來承擔後果,老師告訴孩子交錢,他知道這是大人的事與自己無關。

但是打著獻愛心的名義交錢,孩子可分不清楚這中間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只會覺得如果自己沒捐錢老師會覺得自己是個沒有愛心的孩子。這說白了就是透過對孩子的道德教育來綁架家長的行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