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什麼看得很透,比如說“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傳承和歷史沉澱,在這五千多年漫長的悠悠歲月中,我們的老祖宗們總結出很多言簡意賅的短語——諺語,這些諺語大都反映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大多數都是口語性強,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比如“清明前後,栽瓜種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諸如此類,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重點來講講“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這個俗語。

古人為什麼看得很透,比如說“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關於男女生日的,從字面上來看,意思是說男的不過三十歲的生日,女的不過四十歲的生日,五十歲的時候過生日會發虛,六十歲過生日的時候會很知足。古人其實是看得非常透徹的,這些話側面也蘊含著很多人生哲理。

古人為什麼看得很透,比如說“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

首先是“男不三”這句話,男人三十歲的時候正是而立之年,這時候的男人最重要的就是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自己應該承受的責任,並且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發展方向,生活中大部分男子在三十歲的時候很難有車、有房、有老婆和沒外債,所以說,此時男子要是過30歲生日的話,還不如省下這筆錢多想想以後怎麼發展。

古人為什麼看得很透,比如說“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

“女不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人到了四十歲的時候臉上的皺紋開始增多,顏值也沒有以前那麼好了,儘管此時風韻猶存,但身體卻會很明顯的不斷走下坡路,四十歲的女人心態會開始如履薄冰,她們整日惴惴不安,對婚姻、對自己、對孩子和對未來都充滿了緊張感,再者四十歲的時候女人會開始發愁自己是否老有所依,孩子是否有一個好的前途,這些都是女人四十歲要開始考慮的問題,所以民間就有了“女不四”這個俗語,意思是說女人過了四十歲,基本上就沒有精力想好好過任何一場生日了。

古人為什麼看得很透,比如說“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

“五十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五十歲的時候對生活是很發虛的,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無論哪一個都是需要自己使出渾身解數去盡責任的,父母年齡大了,容易生病,孩子上學正是緊要關頭,各種補習班和生活,都是一筆筆不小的開支,所以說人在五十歲生日的時候基本內心都會發虛。

古人為什麼看得很透,比如說“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

“六十足”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六十歲左右的時候,基本上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社會責任,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但凡是能活到六十歲,這就是過了一個坎,此時的父母已經安頓好了,孩子們也踏入社會,開始各自奔前程和成家立業了,六十歲的時候,人才能真正為自己活著,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說六十歲生日的時候,是人們享受生活,最知足的時候。

古人為什麼看得很透,比如說“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

民間關於辦壽還有一種說法,叫做做“九”不做“十”、做虛(歲)不做實(歲)的習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們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和九十壽辰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到虛歲四十九、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歲時來舉行隆重的祝壽儀式。到了整十歲生日時,反而要低調不表示。很多農村老百姓們都相信“十”的壽辰往往有到頭和到頂的意思,“十全為滿,滿則招損”,這當然是不吉利的。所以人們將整十歲的壽辰提前到虛歲逢九的壽辰來做,“九”與“久”諧音,以表示壽還沒有盡頭。

古人為什麼看得很透,比如說“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

當然,這些俗語諺語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很多人壓根都不相信了,但對於這些諺語中影射的道理大家還是比較認同的,或許這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大智慧所在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