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明月下的最猛謀士:兩人斬首秦始皇,一計覆滅楚霸王

“ 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

1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是歷史中的常見現象。漢初三傑中,兵仙韓信身死未央宮,蕭何藏拙自汙,依然被下大獄,只有張良最為瀟灑,一向目中無人的曠世雄主劉邦,對他極為尊敬,從來只稱子房,而不直呼其名,即便是剛毅兇悍的呂后,也對張良感恩戴德,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2

張良出身於韓國貴族家庭,他的祖父和父親,做過五任韓國宰相,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豪門,作為一個典型的官三代,原本張良應該子承父業,安享榮華富貴。可韓王安八年(前230年),秦滅韓,這一年,張良大約二十歲,家破國亡,失去一切。血氣方剛的少年,便策劃了驚天動地的博浪沙斬首事件,目標千古一帝——秦始皇。

《史記·留侯世家》載:“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錐重百二十斤。”

為了報仇,張良放棄了貴公子身份,弟死不葬、舍財求刺客,尋找《刺客列傳》、《遊俠列傳》中的人,最終得償所願,找了個大力士,張良為他準備了重達120斤的大鐵錘。

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秦始皇東巡陽武縣,張良就在其必經之地“博浪沙”等候。按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必是由六匹馬拉車,其他文臣武將最多不過四匹馬。

不料屢遇刺殺的秦始皇(有史記載的五次,在此之前有荊軻和高漸離兩次),早有防備,所有車輦全部四駕,還時常換乘座駕。難以判斷秦始皇所在的張良,不甘放棄這一絕佳機會,只得憑感覺挑了一輛豪華馬車賭一把。

大力士沒讓張良失望,120斤的大鐵錘,如天外隕石,直接轟中那輛馬車,將它砸得粉身碎骨。

這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宏偉的斬首行動,布衣張良,謀刺一統六國,君臨天下的始皇帝。《刺客列傳》中那幾位,無法相提並論。

只可惜,秦始皇並不在那輛馬車中,張良的謀刺沒成功,卻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成語——-誤中副車。

秦始皇大怒,天下通緝,張良改名換姓,亡匿於下邳。

博浪沙一擊,張良準備充分,時機、地點、撤退路線等都精挑細選,甚至連通關文書之類都準備齊全了。

他行刺失敗,卻能活著逃走,並非僥倖。

秦時明月下的最猛謀士:兩人斬首秦始皇,一計覆滅楚霸王

3

在下邳,張良有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兩次奇遇。

史書記載: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常殺人,從良匿。這一點在《鴻門宴》中得到了印證,張良說起與項伯的私交:“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在秦始皇大搞通緝時,張良不但逃得性命,居然還順便救了殺人犯項伯,是不是有種黑幫高手、秦末007的感覺。

正是和項伯此時的結交,在以後改變了天下大勢,但對張良個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和黃石公的相遇。

某天,張良到圯水橋散步,迎面的微風,路邊的花草,都帶給他逃亡生涯中難得的愜意。

這時,橋上一個粗布衣裳的老人,故意脫下一隻鞋子,丟到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小子!你下去把我的鞋撿回來!”張良莫名奇妙,很想把這無理取鬧的老頭暴打一頓。但看他年紀很大了,便忍住了,下橋把鞋撿了回來(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老人看了他一眼,傲嬌道:“給我穿回去(履我)!”於是,張良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為老人穿好了鞋。老人穿上鞋,笑著轉身就走。有些蒙的張良,躬身目送老人離開。

那老人走了一里多路,返身回來:“你小子很不錯,值得我教導教導你(孺子可教矣)。五天後的早上,到橋上見我。”張良雖然疑惑不解,卻也明白這老人不是一般人,於是恭敬應諾。

第五天早上,張良趕到橋上。老人已先到,他生氣地說:“和長者有約,卻遲到,那便五天後,再來見我!”

又過了五天,張良在雞鳴之時,就趕到了橋上,結果還是比老人晚了。

老人扭頭就走:“過五天,你再早點來。”

又過了五天,在夜未過半時,張良就摸黑趕到了橋上,等了一小會兒,老人才來,喜曰:“當如是。”

老人說著,拿出一書交給張良:“你要好好鑽研此書,以後可以做帝王之師,十三年後,你如果想見我,就到濟北谷城山下找黃石(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說完,老人就自顧離開了。

第二天,張良才發現那是《太公兵法》,於是他潛心專研了此書,後來成了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為漢朝立下汗馬功勞,這就是歷史典故——圯橋授書。

乍看,這只是個故事,但其中值得細品。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在這段記載中,張良在“大驚”後,並沒有選擇離開,而是一直看著老人,可見他料到老人會回頭。而老人走了一里地後又折返,表明他知道張良會在原地等待。

從橋上納履開始,黃石公就教了第一個法門——“忍”,而當他返回見到張良,也明白了張良已學會了“忍”。

張子房有蓋世之才,起初不做伊尹、太公之謀,而學荊軻、聶政,雖僥倖不死,但黃石公為他感到惋惜,所以故做倨傲鮮腆之態,深深地折辱他。看到張良能有所忍,可做大事,才說“孺子可教”。

後人蘇軾在《留侯論》中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至於橋上相約,或是黃石公教給張良的第二個法門——“取先機”。

《孫子兵法·虛實篇》:“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尉繚子·戰權》::千人而成權,萬人而成武。權先加人者,敵不力交;武先加人者,敵無威接。故兵貴先,勝於此,則勝彼矣。”

《棋經十三篇》中,也有說法:“寧輸數子,勿失一先。”

4

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年),陳勝、吳廣舉兵反秦,張良也準備興復故國。

秦二世二年六月,項梁、項羽叔侄率軍六萬人,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聚各路義軍於薛城。在下邳時,張良與項家便有舊誼,他對項梁提議:“韓王諸公子中的橫陽君成最賢,可立為王,藉以多樹黨羽。”借項梁之名,張良幾乎以一己之力重複了四戰之地、國弱民少的韓國,公子成為韓王,他為司徒(相當於丞相)雖然處處艱難,但這卻是張良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也就是在此時,張良第一次遇到了來此攻城掠地的劉邦,兩人一見如故。

張良麾下僅有千餘兵馬,在潁川附近打游擊,時而攻取城池,時而又被秦軍奪回,遲遲打不開局面。

得知劉邦要西入關中,張良就帶兵與劉邦合流,兩軍合作攻取了韓國十多座城池。劉邦願將城池讓給韓王,作為交換條件,他要求張良隨其左右,韓王成答應了。

在張良的輔佐下,劉邦迎來了事業上的第一次高峰。

當時楚王熊心釋出任務:誰先打進咸陽城,誰就可以做關中王。

嶢關是南陽與關中緊要處,易守難攻,也是拱衛咸陽的最後一道咽喉要塞,秦有重兵把守。

劉邦想動用所部兩萬餘人強攻,張良勸道:“守關秦軍兵力強大,不可妄動,聽說嶢關守將是屠夫之子,這種人最愛的就是金錢,我們可以在四周山上增設旗號,虛張聲勢,作為恐嚇。再派人多帶些珍寶財物去勸降,事情就可能成了。”一切果如張良所料,嶢關守將不僅答應次日獻關投降,還表示願隨劉邦進擊咸陽。

劉邦大喜,張良卻勸他當晚急攻嶢關。劉邦不解,張良解釋說關內守軍都是關中子弟,守衛的是父母之鄉,守將個人願降,不代表手下會答應,不如趁其不備,一舉拿下(正是黃石公教的“取先機”)。劉邦聽從建議,輕鬆攻下嶢關,其後一路高歌猛進,敗秦軍於藍田,兵鋒直指咸陽,迫降秦王子嬰。

之後,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劉邦,陷身奢靡宮中的美女佳餚,不能自拔,對樊噲等人的勸諫充耳不聞。張良站出來,以“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兩句勸諫了劉邦,使他與民約法三章:除了殺人者死、傷人者罪,盜竊者罪這三條外,其他殘酷的秦朝律法全部廢除,因此得了民心。

劉邦雖然還軍霸上,但他先進咸陽的舉動,依然惹來了項氏一族的不滿。

漢元年(前206年),項羽擺下千古第一飯局——鴻門宴,邀請劉邦赴宴。

劉邦不知所措,張良分析,不去必死,赴會或能死中求活。

當項伯連夜騎馬來勸張良離開劉邦陣營時,張良選擇了為劉邦搏一把,劉邦和項伯攀成了兒女親家。

在危機重重的鴻門宴中,張良以大智大勇掩護劉邦脫離虎口,自己留下斷後,又在項氏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

秦時明月下的最猛謀士:兩人斬首秦始皇,一計覆滅楚霸王

5

為了報復劉邦先入咸陽,項羽將他封到漢中,想用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困住漢軍;又將秦朝降將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封在關中,阻塞住劉邦向東的出路。

也正是這一年,張良離開了有些窮途末路的劉邦,為了復韓大業,他回到了韓王身邊。

當然張良也為劉邦出了個主意,燒燬蜀地的棧道。燒燬棧道的目的,既是便於防禦,更為迷惑項羽(黃石公的忍字訣)。之後才有了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劉邦擺脫了蜀道圍困,坐擁蜀地、關中後,為防止楚軍兩敗俱傷的進攻,張良給項羽寫了一封信:“漢王失職,欲得關中,如約即止,不敢東進……。齊欲與趙並滅楚。”

指出了楚軍的第一敵人不是漢軍,項羽雖不甘心,但形勢比人強,明知此信是陽謀,楚軍也只好先去攻打齊趙兩國。

不久後,項羽殺韓王成於彭城。韓王死,張良復國的理想也死了,他也明白了分封之道已是歷史的煙塵。

張良逃歸劉邦身邊,帶去了恢弘果斷的滅楚戰略——下邑之謀。

一年前的彭城之戰中,項羽帶領的3萬楚軍打爆了劉邦的56萬漢軍,丟盔棄甲,死傷慘重外,連劉邦的老父和老婆都被俘虜了。逃到滎陽後,又被楚軍一頓暴打(見《楚狂項羽:論打仗,在座的都是垃圾》一文),劉邦心如死灰。

張良在滎陽下邑獻上了巔峰之策,史稱“下邑之謀”。他指出:英布與項羽有怨,怕被報復,可以離間策反,讓楚軍大後方不寧;彭越貪婪,可收買,讓他襲擊項羽的糧道;韓信國士無雙能獨當一面,讓他搞定黃河以北的燕趙。這樣東有齊國,南有英布,西有劉邦,北有韓信,中腹還有彭越,項羽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抵擋不住。

張良的“下邑之謀”,徹底扭轉了楚漢戰爭局勢,漢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

公元前204年冬,楚漢滎陽交鋒,久戰不決。漢軍糧道被絕,漸漸難支。

劉邦麾下謀士酈食其,建議鑄六國印璽,分封六國王室後人,以便一起滅楚,劉邦痛快答應了此計。

張良拿起酒桌上的一雙筷子,指出此計有八點不通,特別是最後兩點:1。如果土地都分封給六國後人,將士謀臣各歸其主,誰還跟我們打天下?2。楚軍強大,六國軟弱必然屈服,又怎會向漢軍稱臣?

劉邦恍然大悟,大罵酈食其:“臭儒生,差點壞了老子的大事!”

後期,楚漢簽訂了鴻溝協議,劉邦想罷兵,張良卻勸急擊勿失,不能讓楚軍有喘息之機(楚兵疲食盡,這正是天亡楚國之時。今若勿擊,真所謂‘養虎遺患’),終將項羽圍困垓下、自刎烏江。

6

漢朝建立後,有一天,劉邦見群臣和諸將三五成群地坐在沙土上竊竊私語,不知在說些什麼,就問了旁邊的張良。

張良說:“他們可能要謀反。”

劉邦驚問原因。

張良說:“你做了天子,封賞的20多人,不是你最喜歡的臣子,就是你的親戚,其他人擔心沒有封賞,還會因為之前的小錯受到懲罰。”

劉邦忙問對策。

張良問:“你平時最恨的,且為群臣共知的功臣是誰?”

“非雍齒莫屬。”劉邦說:“我還是平民時,他就總找我麻煩,我起兵後,他在敵對陣營,還差點活捉了我。他投降時,我就想殺了他。”

“那就馬上封雍齒為侯。”張良說。

群臣得知此事後,紛紛議論:“連雍齒都能封侯,我們就更不用說了。”

漢六年正月,分封功臣。張良不曾有戰功,劉邦道:“運籌帷幄賬中,決勝千里之外,這是子房的功勞,封齊國三萬戶。”

張良道:“當初臣在下邳起事,和陛下在留縣相遇,是上天將臣獻給陛下。陛下聽用臣的計謀,幸而能夠奏效,臣接受留縣足矣,因為那是臣與陛下相遇之地……其餘三萬戶,臣萬萬不敢當。”於是張良以陳留為封地,號“留候”。

秦時明月下的最猛謀士:兩人斬首秦始皇,一計覆滅楚霸王

6

張良總能在變幻莫測的利害關係中,找到問題要害,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劉邦晚年寵愛戚夫人,欲用戚夫人之子劉如意取代呂后的兒子為太子,呂后日夜憂懼,便向張良求計。

張良起先拒絕:“骨肉之間,即使有我等上百人又有什麼用?”

呂后堅持問計。

張良於是說:“口舌難保太子,商山四皓(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裡季和夏黃公)皆八十餘,節義清高,陛下很看重,卻請不動。如果您能不惜金玉璧帛,讓太子寫封言辭謙卑的信,並安排車馬邀請他們為貴客,太子入朝也帶著他們,讓陛下看見,或許能有一些幫助。”

事情果如張良所說,劉邦得知商山四皓常伴太子左右,就知太子羽翼已豐,從此不再提易立之事。

呂后儘管殘暴,卻因此很是感激張良。

晚年張良乃學辟穀,道引輕身。會高帝崩,呂后留張良吃飯,勸他說:“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自苦”二字,似乎挺配張良,他少年遊俠,中年遊宦,晚年遊仙,看似雲淡風輕的背後,也會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苦楚吧,他默默地忍下(深諳黃石公的忍字訣)。

從古至今,讚賞或懷念張良的名人很多,詩仙李白曾寫到:“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唯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太史公自序》:“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為大於細。”

元散曲家商挺的《題甘河遇仙宮》,曾被金庸先生引用於《神鵰俠侶》第四回:

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佐漢開鴻基,矻然天一柱;

要伴赤松遊,功成拂衣去。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

班固雲:“聞張良之智勇,以為其貌魁梧奇偉,反若婦人女子。故孔子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張良雖貌如女子,但謀略卻魁梧奇偉,對時代洪流看得很清楚,在奇正之間創造出了那麼多令人歎為觀止的奇蹟,又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絕不留戀權位,能定國亦能保身,不愧謀聖之名。

張良於呂后二年(前186年)離世。

留侯之後,再無留侯!

六年後的呂后八年(前180年),飛將軍李廣出世。

注:前日見網上有人在玩#40個人的兩千年#,就是用40個歷史人物串起兩千多年的華夏曆史,覺得挺好玩,也來試試。張良身處於秦漢交替之時,下一個要寫的是“被詛咒的猛將家族”。

提問:張良從黃石公手中得到的是什麼兵書?

A《孫子兵法》

B《尉繚子》

C《太公兵法》

D《司馬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