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讀錯了“為”的讀音,才誤解它數百年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讀錯了“為”的讀音,才誤解它數百年

文化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歷史的轟鳴車輪下,不可避免地行進著消亡與新生。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時間輪換了現實世界,也改變著文化星空。由於社會階層的需求,強勢文化的衝擊,地域差異的存在等種種因素,詞性、字音、釋義以及書寫形式,這些在古代根深蒂固的東西,而今都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對很多千古名句形成誤解,比如這一句著名的揭露人之惡性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一句古諺語,沒有對應的古籍出處,但其流行程度極廣,以至於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過,現代人總喜歡望文生義,曲解古人的意思。如今這句話已經成為自私自利者自我辯護的最佳託詞:人生在世如果不為了自己,那麼就無法在世上生存。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讀錯了“為”的讀音,才誤解它數百年

同樣的諺語還有“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二者同為“人之初,性本惡”學說的擁護者,都是對人性十分露骨的解釋,但是這句諺語真的如人們口中的那般腹黑嗎?其實,長久以來,我們都先入為主地讀錯了“為”的讀音,不同的讀音之下,意義千差萬別。當作wèi講時,大多做介詞用,但顯然在“人不為己”之中“為”當為動詞,所以按照腹黑的說法,應當是為了、幫助之意。而當wéi講時,意思就多了,動詞的含義有:製作、治理、舉行、學習、選擇、賜予、充當、變成、致使等等。如果我們嘗試以其他的意義代入“為”字,是否能夠成立呢?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讀錯了“為”的讀音,才誤解它數百年

可以發現,治理、學習可以合理代入,引申為:修煉、修行、奮鬥、提升自己,那古諺語的含義就變成了:如果人不主動提高自我的修行,提升人生境界,那麼天理難容,就難以在天地間立足。比如在家長經常教育子女好好學習時,總會說學習是為了你自己而學的,假如以文言示之,即:“學而為己。”其實這四個字有兩種含義,當“為”做四聲時,就是家長們說的意思,當“為”做二聲時,意思就變成了:學使己為,學習讓自己提高。也就是說,兩種讀音兩種意義皆可,那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究竟該選用哪個合適呢?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讀錯了“為”的讀音,才誤解它數百年

天地即自然之力,古代社會各個階層普遍對“老天爺、上天”存在十足的敬畏,他在傳統文化裡始終是公平公正的化身,那麼如此“誹謗”老天爺,廣大老百姓會同意並幫助其流傳嗎嗎?況且,諺語的主體正是廣大的勞動人民。其實,在現有經常使用的諺語之中,有很多都存在被誤解的情形。比如莊子的名句“哀莫大於心死”,現代意義是人世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的絕望,經常被用來形容失戀者或精神受到強烈打擊之人的狀態。然而莊子的全句卻是:“夫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滅次之。”最悲哀的事情,莫過於思想固執頑鈍,而肉體消亡則是第二等。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們讀錯了“為”的讀音,才誤解它數百年

“心死”不是指心靈上的絕望,而是指思想性的頑固,冥頑不化,麻木不仁,如果無法引導百姓的思想。這才是治國治家最可悲的事。同樣地,莊子還為夫妻貢獻了一個美好的成語“相濡以沫”,用來表示夫妻間的伉儷情深。然而,莊子原句是:“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泉水乾了,兩條魚吐著泡沫互相溼潤著對方的身體以維持生命,莊子說與其這樣,倒不如各自遠去,各自尋找屬於自己的江湖。它原本說的是本能的求生行為,有點屬於血色的浪漫,但顯然莊子是不贊同相濡以沫的,他支援的是相忘於江湖,自由自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