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詩歌需要什麼心態才能寫好?這個問題的重點是“心態”和“寫好”,心態我們慢慢分析,關鍵是什麼是“寫好”?什麼是“寫好詩”?對於愛好古詩詞的人來說,意境高古的古體詩為好,對於愛好格律詩的人來說,格律謹嚴並意境高遠為好,對於寫現代詩歌的人來說,感情充沛,自由浪漫者為好詩。從文學角度出發,帶有諷喻意味的批判體裁詩歌為好,從個人角度來說,風花雪月、歲月靜好,讓我的心情舒暢者為好。這其中的好,太多標準了。你認為的好,我不見得喜歡,我認為的好,你嗤之以鼻。既然定義不了“好”,又如何去分析達到這些“好”的創作心態呢?

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比如世人都說唐詩好,可實際上大多數人不過人云亦云。你讓他在初唐向上的正能量作品和晚唐宋詩多彩、浪漫、精巧的作品中選擇,百分之七十的人會選擇宋詩或者晚唐詩。正如香菱一開始喜歡的“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卻被林黛玉所詬病。我們都知道林黛玉比香菱懂詩,但是卻阻止不了自己同樣喜歡陸放翁的這種句子。精緻、小巧,別有一番情思。為什麼林黛玉不喜歡呢?因為她知道初學者一旦陷入這種小家子氣的詩歌認識,就很難再大氣起來,將詩思困窘於情境之間,實際上是真正學詩者的大忌。這裡不是說陸游的詩不好,這是宋詩的特色之一。因為禁錮而巧思,因為巧思而別緻,於情感表達雖然有迂迴隱忍的特色,但相對於唐詩的大開大合,活色生香,就會變得有些病態美。

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連林黛玉這個病秧子都清楚地知道這種區別,雖然她性格上是個作精,但是在詩文上卻風格另立,更符合文人階層對詩歌表達情感的認知。是不是小情調就不美呢?當然不是。情懷與情調情懷和情調在作品的體現,這裡面有個度的問題。初學者如果一開始就接觸這種小格局的美,非常契合大眾的認識,就會錯以為這才是好詩。你看看現在有多人吟唱的“歲月靜好”在網路上大行其道?這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沒有林黛玉給他們正確引導的問題。

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是不是大情懷的作品就都是好詩?也不是。像如今最流行的“老幹體”,基本上就是吃大情懷的飯,自娛自樂無關緊要,但你要說是好詩就有點自欺欺人。我們說的“寫好詩”,在這裡已經默認了詩歌技巧嫻熟(格律詩合律,古體詩古風,現代詩奇幻),只討論“情調”、“情懷”之爭。而“老幹體”是屬於技巧都沒有達標的作品。它的情懷也不是沒問題,但是大方向至少是關心社會的,只不過是選取了歌功頌德而不是針砭時弊,雖然有違背詩歌自《詩經》以來的本意,但是我們還是可以認同他是對社會現實反映的一方面。我們權且認為他們的詩意是一些高於小情調的好菜品,但是烹飪水平太差,根本就沒有煮熟,自然讓讀者難以下嚥。小情調詩歌同樣有佳作首先是角度問題。從個人創作時的情感紓解,享受心態來說,小情調的作品就是應對個人心理問題,加上寫作技巧的熟悉甚至高超,自然會出現好作品。但是這種角度的作品,就是一時快活,很難持久流傳——當然如今的大多詩人並沒有這種想法,所以對於這些創作者、讀者來說,這就是好詩。要達到這種層次的好詩,是比較容易的。只要技巧嫻熟、養成文采、抓住靈感即可。小情調作品同樣可以傳世。

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這裡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李商隱和李清照,他們的作品無一不是對自身情感和生活的映照,但是李商隱成為晚唐大家,作品至今為我們所喜愛,而李清照甚至被定為“愛國詞人”,算是寫小情調成就大情懷的第一人。其次就是情感的真實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的作品無不反映了時代,他們所書寫的小情調、個人生活無不契合了當時的整體社會狀況。晚唐時期,詩風頹靡,大廈將傾,詩歌經過中唐的突圍之後開始走向流派劃分,李商隱書寫情感的迷離,直接開創了中國古詩朦朧派。李清照的國破家亡、流離顛沛、孤單冷清都是在個人生活中映照了整個大時代,對過去美好生活的追憶,代表了整個宋朝百姓生活變化、迫切希望復國的思潮走向。寫時代的前提是寫內心,寫內心就是寫真實。

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李商隱、李清照並沒有想過寫時代,他們只是寫真實、寫內心,卻反映了大時代的變化,格局自然就大了。所以,當我們的詩歌技巧已經不再是寫詩的障礙之時,格局就成為了“寫好詩”的唯一倚仗。你就是個關起門來,不問世事的主,那麼你的心態自然是孤立的、脫節的,你寫出來的作品在小圈子裡當然有可能是好詩——不過這種好沒有社會意義,最終會被遺忘。而我們敞開心胸,關心社會,隨時與社會、時代互動,像初唐、盛唐的詩歌,對政治生活的積極參與,對社會生活的殷殷關切,都讓當時的詩歌蔚為大觀,不僅是紙上文字,還是參與社會、改變社會的工具。在近代,現代詩也曾經擔任過這樣的角色。以筆為刀,以詩為槍。九州風雷出筆墨,萬事基業重詩文。

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那麼,如果我們真想做一個時代的詩歌創作者,就不能抱著只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天天唱自己心中小情懷的心態。只有關注社會、關注民生、用自己的情感去連線大眾,才能真正寫出好詩來——就像杜甫一樣,他在工作之餘寫寫詩,卻成就了詩史。作品因心態而異,但都能出好詩我們要認識到,詩人從來不是一份職業。我們還要認識到,要出真正的好詩,是要大時代的風雲激盪,情感落差,家國震動,才會出現真正的好詩人。因為詩歌是情感作品,不把一個詩人打擊得半死不活,如何讓情感爆發?是之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而我們在當下,是沒有這個條件的。這也是為什麼詩壇日益沉淪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的作品都在吟風弄月、舞文弄墨的原因。即便有些小辯論,小爭鬥,也不過是詩風的互相對罵——這樣的環境,沒有出大格局詩歌的基礎條件。

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所以寫出好詩的心態,一種就是接受這一切,就讓我們沉浸在風花雪月中慢慢死去吧,那麼在我們眼中,所有風月之詩都是好詩。另有一種就是不忘初心,繼續追尋詩詞格局。要想成為這個層面上的好詩人,就要忘記自己想成為一個“詩人”的想法,首先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人,關注社會,關注現實,多觀察,多思考,做正常人。以社會生活作為底色,尋找大格局詩歌的出路。這完全是兩種心態,一種是隨遇而安,歲月靜好。一種是積極入世,努力思考。前者寫出來的“好詩”可以品茗,自我消磨。後者寫出來的“好詩”可以下酒,滄桑生命。

詩歌的情懷格調之爭,詩人要把握什麼心態才能寫出好的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