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身大唐:公主四易可汗,換來大唐邊境安寧

獻身大唐:公主四易可汗,換來大唐邊境安寧

獻身大唐:公主四易可汗,換來大唐邊境安寧

鹹安公主,唐德宗李適的八女兒,生母不詳,應系普通宮人所生。雖然不是嫡出,但她卻是李適的親生骨肉,是大唐名副其實的正牌公主。

因回紇幫助唐政府平定安史之亂有功,貞元三年(公元787年)九月十三日,回紇武義成功可汗派將軍合闕獻方物,請和親。因為回紇以前得罪過唐德宗,所以,唐德宗一開始不想答應。經過宰相李泌的勸說,唐德宗終於答應以鹹安公主和親,讓使者合闕在麟德殿見鹹安公主,派太監把鹹安公主的畫像賜給可汗。

貞元四年(公元788年)十月十四日,回紇派宰相、公主率大批人馬來納聘迎親,唐德宗於延喜門接見使者。當時,可汗的上書語氣十分恭敬,說:“以前我們是兄弟,現在成了女婿,就是半子。陛下如果擔心西戎,子請以兵除之。”“又罵辱吐蕃使。……聘馬三千匹。敕令朔州及太原分留回紇七百餘人”。並請改族名為“回鶻”,唐德宗依允。二十六日,下令按親王的標準置鹹安公主府,冊命可汗為汨咄祿長壽天親毗伽可汗,公主為智惠端正長壽孝順可敦。十一月,唐德宗任命李湛然為婚禮使,關播、趙憬持節護送鹹安公主歸蕃。唐德宗親自做詩相送,時人孫叔向亦作《送鹹安公主》詩:“鹵簿遲遲出國門,漢家公主嫁烏孫。玉顏便向穹廬去,衛霍空承明主恩。”

貞元五年(公元789年)七月,鹹安公主到達回鶻牙帳。然而,不幸卻接踵而至。一年後,即貞元五年(公元789年)十二月,長壽天親可汗病逝,其子忠貞可汗繼立。按照回紇奇異的“收繼婚”制度,即“父兄伯叔死,子弟及侄等妻其後母”的北方少數民族風俗,鹹安公主又和忠貞可汗結為夫妻。三個月後,即貞元六年(公元790元)三月,忠貞可汗被毒死,其子奉誠可汗繼立。按照風俗,奉誠可汗又娶鹹安公主為妻。五年後,即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奉誠可汗去世,無子,宰相骨咄祿被大唐冊立為懷信可汗,鹹安公主再一次換了丈夫。對此,《新唐書·回紇傳》稱“主歷四可汗”,《唐會要卷九十八》稱四人“皆從胡法繼尚公主”。從貞元四年到貞元十一年,在不到八年的時間內,鹹安公主先後嫁給了長壽天親、忠貞(長壽天親之子)、奉誠(忠貞之子)、懷信,並創下了漢族公主歷嫁兩姓、三輩、四任可汗的“收繼婚”歷史紀錄。其中的酸楚和尷尬,不是一筆就能帶過的。

為了解父之憂,為了邊境安寧,為了臣民安居,鹹安公主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和愛情,毅然衝破漢族女子從一而終、寡婦守節的婚姻束縛,這種深明大義、委曲求全的精神,發生在一個受儒家思想和倫理觀念薰陶多年的公主身上,著實讓人敬佩。事實上,鹹安公主也確實不辱使命。此次和親,不僅使唐朝爭取到了回鶻這個彪悍善戰的“親密戰友”,同時也扭轉了一百多年來唐朝與吐蕃交戰失利的被動局面。貞元七年(公元791年),吐蕃再次犯唐時,回鶻奉誠可汗“遣使獻敗吐蕃、葛祿於北庭所捷及其俘畜”(見《舊唐書·回紇傳》),奪回北庭都護府,吐蕃遭到了空前大敗。此後,回鶻又多次挫敗吐蕃,吐蕃逐步衰落,再也無力對唐朝發動大的進攻。從戰略實效上來看,鹹安公主無疑是唐朝功勞最大的和親公主。

此外,鹹安公主對於維護雙方的等價絹馬貿易,也功不可沒。據記載,“回紇與唐馬絹交易,以馬價折絹,名為馬價絹。”原來,回鶻以曾助唐平定叛亂有功為恃,“屢遣使……來市,以馬一匹易絹四十匹”。馬價明顯高於市場價格,且回鶻“得帛無厭”,一次“動至數萬馬”,而唐朝卻“得馬無用”,等於白送絹帛。回鶻馬成為唐朝財政上的一大沉重負擔,以至於“朝廷甚苦之”(見《舊唐書·回紇傳》)。後來,馬絹交易趨於平等。《舊唐書·回紇傳》記載“貞元六年六月,回紇使移職伽達幹歸蕃,賜馬價絹三十萬匹”中的“賜”字,說明回鶻馬的價格確實降了下來。這無疑是鹹安公主出面周旋的結果。對此,白居易寫《陰山道》詩來詠贊她:“鹹安公主號可敦,遠為可汗頻奏論。元和二年下新敕,內出金帛酬馬直,仍詔江淮馬價縑,從此不令疏短織。合羅將軍呼萬歲,捧授金銀與縑彩。”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二月,鹹安公主魂歸天堂。把責任放在肩頭上,把痛苦放在心裡面,鹹安公主在回鶻生活了二十一年,先後經歷了三次“收繼婚”風俗的折磨,可以說,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唐朝與回鶻的和親友好事業。鹹安公主去世後,唐憲宗“廢朝三日”,並冊贈其為燕國大長公主,諡襄穆,也稱燕國襄穆公主。白居易也再次用“禮從出降,義重和親。承渥澤於三朝,播芳猷於九姓。遠修好信,既申洽比之姻;殊俗保和,實賴肅雍之德”(見《祭鹹安公主文》)的誄文,對其和親回鶻的歷史功績給予了高度頌揚。鹹安公主死後葬回鶻,是唐朝唯一一位沒有葉落歸根的正牌公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