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離婚大資料:男性未婚率遠高於女性,剩女問題到底是不是錯覺?

結離婚大資料:男性未婚率遠高於女性,剩女問題到底是不是錯覺?

剩男剩女並不是一個問題

2020年31省結婚

離婚

大資料披露後,觸發媒體輿論廣泛關注。大資料中最為觸目的問題不外乎這三個方面:其一:結婚率在降低,離婚率在上升,總體上“離結率”(離婚佔結婚人數比例)也在顯著上升;其二,結婚離婚的地域性差異;其三,男性未婚率遠高於女性。

就“其一”來講,最顯著的問題在於“人們越來越不願意結婚,而且結婚後也是說離就離”。在一定程度上,排除消極的,輕率地婚姻認知,僅就“離結率”上升的問題而言,這或許也並不是什麼絕對的壞事兒,起碼不違背婚姻自由的初衷。

當然,人們之所以越來越不願意結婚,這其實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楚的,婚姻畢竟是個複雜體系,經濟的、道德的、心理的、文化的都可能會對結不結婚有一定的影響。至於婚姻是不是必選項的問題,其實絕大多數探討還僅限於學理層面,能真正去實踐的人是極少數的。

而對於結婚後說離就離,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人們對於生活的選擇比過去更為自主”(尤其女性)。就比如過去對於婚姻構建而言,它更強調倫理道德以及家族繁衍,所以娶嫁才會被奉為人生圭臬,也就是每個人只要成年,都必須進入婚姻體系,要不然就是大逆不道。

至於“其二”的問題,即使人們都知道地域性差異不能僅看資料,但是“東北離婚率”還是催生出“東北男人都很疼媳婦,又做家務又聽媳婦的話,可為何東北的離婚率也很高,難道是東北女人?”對於類似刻板印象的追問,其實更多是戲謔的表達,而回到具體的婚姻中,離婚的原因可謂千差萬別。

說到底,或許也只有“其三”的問題,才能進入相對可定性探討的空間中,因為對於“剩女問題”已經談論很多年,直到今天突然轉為“剩男問題”,這著實也是個比較大的轉變。但是“剩女問題”到底是不是錯覺,真還是需要更為多角度審視後才能下結論。

要知道,“剩女問題”的釋出,並不是大資料的結論,而是世俗婚姻審視對大齡女青年的偏見。因為在傳統的婚姻構建過程中,女性歷來被物化的很嚴重,以至於女性在婚配過程中也是有優劣區分的,其中包括顏值身材,家庭背景,學歷工作等,但最為要命的還是“歲數大”。

因為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女性要是三十歲還沒有結婚,就會被認為是“大齡剩女”,雖然這些年“歲數大”的偏見有所淡化,但是女性超過四十歲要是還沒有結婚,依然還是會被打入“剩女的序列”。當然,對於能力較強的女性,會因為財富地位等社會硬實力,得到豁免的可能,但也是很小的比例。

然而也有不少人強調,在婚戀市場上存在“A女配B男,B女配C男”的問題,也就是“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對於這種現象的產生,其實還是觀念的問題,也就是誰是“A”或“B”的評判制定者,搞清楚這些細微的問題,似乎才能客觀看待“A女配B男,B女配C男”的存在。

不過,對於“剩男問題”而言,就不只是“歲數大”的問題,更多的原因在於男性依然在婚姻體系中屬於被依靠的一方(普遍而言),起碼對於房產的配置上,依然屬於被要求的那方,因此男性要想結婚,確實需要有“硬實力”,這方面對於絕大多數女性來講,還是比較看重。

並且對於婚姻的構建,目前來講還是依託“娶和嫁”的文化基礎在實踐,雖然普遍而言,感情被提調的很重要,但是回到具體的建構過程上,依然存在“不可描述的交易動作”。尤其對於經濟相對落後的鄉鎮區域,婚姻的構建近乎成為“最大的交易實踐”。

所以,很多時候出現狗血的劇情以及無法理解的婚鬧,也就不足為奇。不得不承認,將感情浮在表面的婚姻構建,多半也容易瞬間坍塌。甚至,普遍存在的“孃家人”和“婆家人”的不對付問題,基本上也是婚姻構建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經濟狩獵”後遺症。

因此在看待結離婚大資料中:未婚職場人不打算結婚的原因,女性受訪者表示“婚姻不是必選項”,並且“擔心因結婚而降低生活質量”;而對於男性來說,“經濟條件不支援”為首因,而且佔絕大多數。這似乎就更為容易理解一些。

前面已經強調過,“婚姻不是必選項”更多的意義在於學理,可對於女性“擔心因結婚而降低生活質量”的疑慮來講,這其實依舊是單向思維。因為既然有怕被拖後腿的想法,那麼就意味著有想佔便宜的想法(普遍而言的情況)。只是,打著算計的心思,又怎能找到所謂的“真愛”呢?

至於男性層面的“經濟條件不支援”,最為觸目的段子是“生活已經很累,為何還要找個麻煩回來”,對於這樣的吐槽段子而言,即便帶有戲劇性的嘲弄,但同時也能投射出國內男性“難成家”的悲苦。畢竟,對於結婚來講,絕非“扯證”那麼簡單,更需要的是男性拿出必要的“不動產登記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