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為何喜歡外出打獵?不只是帶皇子出遊,更為了政權的未來

稍微瞭解清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他們的政權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兒子孫子們幾乎都能披甲上戰場,用軍功換取自己 的爵位,並且努爾哈赤手下的部隊統帥有好一些都是他自己的兒子,比如:皇太極、多爾袞、多鐸、阿巴泰等。然而,康熙即位之後,天下逐漸安定,人們也開始享受安定平和的生活,清朝的皇子皇孫們漸漸也喜歡上安逸的生活,喜歡上吟詩作畫的樂趣,不再像父輩、祖輩那樣尚武,能真正披甲上戰場的是極少數,這讓康熙非常有危機感,於是下定決心要帶著皇子皇孫外出遊獵或者北巡,而這也形成了清朝皇帝一個定期外出的傳統——每年秋天在木蘭舉行行圍活動(俗稱“木蘭秋獮”)。

清朝皇帝為何喜歡外出打獵?不只是帶皇子出遊,更為了政權的未來

其實,清朝皇帝帶皇子皇孫遊獵,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不讓他們忘記祖宗依靠騎射換來的天下,更有著深層次的用意——為了政權的未來。藉著遊獵的機會,讓皇子皇孫走出宮廷,觀察社會,瞭解民間,增長他們的見識,開闊他們的胸襟,讓他們不沉迷於享樂,心中裝著國家,裝著天下,這才是真正的用意,乾隆皇帝有一首詩就很淺顯易懂的告訴自己的兄弟和兒子們,自己帶他們外出遊獵是怎樣用心良苦:《示七弟及諸皇子》:汝曹讀書久,茲命隨時巡。詎雲事嬉遊,吾意良有因。祖制不可忘,勉繼在後人。汝觀此稼穡,勤哉勞萬民。汝觀彼部落,何以來相親。乘馬汝安逸,僕役殊苦辛。深宮汝豐裕,蔀屋多窶貧。見獵可悟學,射鹿應懷仁。絜矩汝其蘉,大旨斯略陳。清朝皇帝透過遊獵中皇子們的行為可以檢查皇子們騎射的技術學得怎樣,可以透過讓他們競爭狩獵的方式激發他們的鬥志,磨練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果斷的品質。當然,皇帝在遊獵中也存有自己的私心。

清朝皇帝為何喜歡外出打獵?不只是帶皇子出遊,更為了政權的未來

康熙晚年十分喜歡弘曆這個孫兒,常常將其帶在身邊,親自教授文化知識和騎射,巡幸熱河避暑山莊時,弘曆也被帶在身邊,康熙對弘曆的培養可見一斑。清朝皇位繼承人的確定不同於我國以前王朝對嫡長子的追捧,清代更看重的是一個皇位繼承人的綜合實力,遊獵無疑是清朝皇帝考察一個皇子的能力、仁愛、孝心絕好機會。康熙時期允礽1歲時就被確定為皇子,康熙常常帶著他遊獵,然而他在遊獵表現出來的樣子讓康熙非常失望。康熙48年,皇18子在遊獵途中生病,康熙為此憂心如焚,而生為兄長的皇太子允礽毫無仁愛之心,康熙忍不住責備了允礽幾句,沒想到允礽不僅不悔改,還將氣撒在隨從身上,康熙簡直對他失望透頂,認為他不適合做皇位繼承人,不久之後允礽成為了廢太子。康熙透過觀察皇太子在遊獵中行為廢掉他繼承人的身份,而道光則是透過遊獵中皇四子(咸豐)與皇六子(恭親王)的行為確定皇位的繼承人。其實,不管是學識、治國能力或者弓馬騎射,恭親王都是強於咸豐的。一次皇家南苑狩獵,恭親王獵捕第一,咸豐則是連弓都沒有拉開。道光問咸豐:你怎麼一個未收穫?“時方春和,鳥獸孕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且不想以弓馬一技之長與諸兄弟爭高低。(這全部都是圍獵前,咸豐的老師、大儒杜受田教他的)”這讓推崇以德治天下的道光高興壞了,認為自己後繼有人,也暗暗覺得適合咸豐做皇帝。可是,誰曾想,咸豐轉身告訴恭親王:今日身體倦怠,無他。

清朝皇帝為何喜歡外出打獵?不只是帶皇子出遊,更為了政權的未來

從前面的舉例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和道光皇帝的確很重視皇子們在遊獵中的表現,而這一切有助於他們看清繼承人的能力,繼承人是什麼樣的,政權未來就是什麼樣的。當然,外出遊獵也有著其他原因,譬如炫耀武力、震懾蒙古族親王。參考資料:《清史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