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可琪薦讀:0-8歲,孩子閱讀水平會經歷四個階段,看看你家孩子的水平到了哪一級?(附閱讀技巧)

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學齡前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非常好的途徑,不過,你真的會給孩子讀繪本嗎?

在親子共讀方面,以及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方面,家長普遍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目的和方法的錯位。

親子共讀不純粹是父母給孩子講故事,閱讀能力不等於聽故事的能力。

兒童閱讀應該旨在提高孩子的聽覺、視覺、語言、認知、情緒五個方面的能力。

接下來這篇文章,您將瞭解:孩子閱讀啟蒙會經歷哪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選書原則、共讀技巧、階段重點等內容。

處於不同階段的孩子對於閱讀的反應也不盡相同,下面會對四個閱讀階段進行說明,看一下您的孩子處於哪個階段,以及如何在整個過程幫助您的孩子增強閱讀技能吧。

01

第一階段:翻書期

給孩子引入閱讀的概念

翻書期是孩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當寶寶可以穩當地坐在媽媽或爸爸的腿上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帶著孩子閱讀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並不能進行真正意義的閱讀,一開始拿到書會啃會撕,但是堅持共讀後,他的頭腦會有書本的概念萌芽。

✦ 此階段重點——儘早固定時間閱讀

在孩子還沒有主動選擇的能力時,優先植入閱讀的概念,當他再大一點,面對刺激直觀的電子螢幕的時候,他已經有了閱讀的興趣和能力,自然不會那麼輕易被吸引走。

第一,幫孩子建立書本的概念。

第二,培養他對書的興趣。

如何幫孩子建立書本的概念呢?

可以選擇一些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絡的書。比如他在書本上看到奶瓶、布娃娃等,發現自己也有一樣的,

就會去留意和觀察書中的圖畫與現實生活中的東西會有什麼樣的聯絡。

這個時候,孩子書本的概念就出來了,這也是孩子閱讀啟蒙很重要的一步。

當孩子書本的概念一旦萌芽之後,就不會再把書當作一般的玩具來玩或者拿來啃咬。他會察覺到這是一個特別的東西,會期待隨之而來爸爸媽媽跟他的一個互動。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觀察到寶寶看到書會特別興奮,家長一定要當回事兒,不要敷衍孩子,跟孩子講故事,陪他玩兒,讓他摸摸書,翻一翻書。

可以把書裡面的圖聯絡生活中的東西指給孩子看,就跟玩遊戲一樣,這個時候其實孩子的閱讀就已經開始了。

那麼如何培養寶寶對書的興趣呢?

可以選擇一些互動性強,並且安全、無毒的書。

很多的寶寶書都設計得很好,例如裡面有小機關可以翻開來,看看後面藏了什麼,好比說在書裡會有一張床,床下一翻開,有隻小貓躲在裡面之類的,孩子開啟會覺得很驚喜;甚至有的地方按了會有聲音,有的還有香香的味道。

另外翻書期和小寶寶共讀的時候,要把握三個原則:多感官投入、要有互動,多次重複。

用寶寶能聽的懂的方式互動,讓他參與進來有事可做;

多感官投入。

就是聽、聞、摸、看,用寶寶做到的方式進入書本的世界;

多次重複。

可能寶寶一本書會看很多次,你不要覺得煩哦!寶寶正是在重複中熟悉當中的概念和語言結構。

這個階段家長不要期待過高哦!因為寶寶這時的注意力短暫,可能看一會他就不看了,這都是正常的,我們可以每天固定時間,讀上幾分鐘,將這種閱讀變成吃飯、睡覺一樣的習慣即可。

02

第二階段:圖片期

一步一步地將主動權交給孩子

進入圖片期階段的孩子,拿到繪本會先去挑他覺得有趣的畫面,還會觀察很多與故事軸線不怎麼有關的細節。

很明顯,他已經越過了亂翻亂咬的階段,真正對書本有興趣了,他會仔細地且專注地看圖畫,看書的時間也逐漸拉長。

✦ 此階段重點——引導孩子從聽到說,慢慢形成講故事的能力。

這個階段我們要看看孩子到底在留意什麼,然後親子閱讀時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指物命名(指著圖片讓孩子回答是什麼)

假設繪本圖片上有隻狗,你問孩子,「這是什麼?」「喔,狗」 ,這就是命名,很簡單。

第二,豐富形容。

當孩子已經能夠指出物品的名稱時,就可以透過聯絡日常生活,豐富對事物的形容了。

比如可以問孩子「

這隻小狗是什麼顏色?

當孩子還不會回答的時候,可以馬上引導他:

哦,這是一隻白色的小狗

它的體型怎樣?

這是一隻胖嘟嘟的小狗

它看起來可愛嗎?

嗯,這是一隻很可愛的小狗

」。

慢慢孩子的句子會從「

這是狗

」到「

這是一隻白色的,胖嘟嘟,很可愛的小狗

」。

你的形容越豐富,孩子們的想象越具體,一般到這種時候,孩子已經興奮得要跳起來了。

當你和孩子的對話越來越豐富,句子越來越長,就已經在做第三件事情口語延展。

以繪本故事《好餓的毛毛蟲》為範例:

不少家長是這樣和孩子互動的。

“你看,這邊有一隻什麼?”

“對的~有一隻好大的毛毛蟲”,然

後就翻頁進入正文了。

其實你可以試試「

指物命名

」和「

豐富形容

」而進行「

口語延伸

」,這也是給孩子今後寫作文打基礎。

“很大的毛毛蟲。”

“很大,然後呢?”

“然後,有綠色的身體。”

“喔,很大,綠色身體的毛毛蟲,還有呢?你還看到了什麼?”

“還看到紅色的臉!”

“紅色的臉,還有呢?”

“還有,綠色的眼睛。”

“還有呢?綠色眼睛外面有什麼?”

“綠色眼睛外面還有黃色的眶。”

你就這樣,一直問一直問,孩子就會一直觀察一直觀察。

先引導孩子去觀察畫面,然後帶著孩子指出畫面上所有東西的名稱,

再加上形容,包括這東西的大小、顏色、形狀、數量。

當孩子每說出一點或者說出一個新的描述時,你要做的就是要先稱讚他。

等到孩子做了很多描述後,你也不要翻頁,接著你要做一個非常重要的事,就是

把孩子剛剛講出來的所有詞彙和形容,用自己的話串成完整的句子。

注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很多爸媽會在閱讀中有意識地教孩子形容事物,但他們常常忘記串聯起來講一次,以至於效果大打折扣。

我看見一隻很大很特別的毛毛蟲。它的身體是綠色的,由20節綠色形狀組成;它的頭是紅色的;眼睛是綠色的,而且特別大,幾乎佔了頭的三分之一;

兩隻眼睛外圍還有一圈黃色的框;頭頂上有兩個長長的紫色觸角,看起來有點像兔子耳朵;它還有6條腿,前面四條,後面兩條。哇?這條毛毛蟲真的很與眾不同…………

孩子寫作的能力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在你陪他共讀的時候,孩子觀察的能力、描述的能力、串成完整語句的能力,就會培養出來。

這個階段你要有耐心,因為一本故事書,至少要講五六遍,而且每一遍的方法還要做調整。

第一遍:不討論,不發揮,逐字念。

第二遍:啟發觀察。「然後呢?接著呢?什麼出來了呢?真的嗎?發生了什麼?」

第三天-第五天:慢慢減少講解,增加提問,轉移講故事的主動權。

在重複中做變化,一次一次的把主動權給孩子,在重複中做變化,在變化中把能力慢慢的放給孩子。

03

第三階段:故事期

提醒自己,孩子才是閱讀的主角

當你在唸故事的時候,孩子不再像以前一樣愛看什麼畫面就看什麼畫面了,而是去看跟故事有關的畫面時他就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故事期。

這階段孩子可以專心聽你講故事,而且能夠很豐富很流利的敘事,所以除了繼續延續第二階段的圖片期閱讀方式外,還需要跟孩子進行口語討論了。

✦ 此階段重點——發展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敘述能力(口語表達能力)

閱讀不只是在做語言能力的擴充套件,它還有很多的理解能力和因果邏輯思考在裡面,所以口語的討論就成了這個階段的重點。

那口語討論該怎麼做呢?有三個方式:

第一個,確認理解。

你要先確認孩子到底有沒有聽懂,他知不知道這個故事在幹什麼?

可以問孩子:「

咦,他怎麼了?他做了什麼事?他怎麼樣?我講的你知不知道什麼意思?

」或者,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問爸媽問題,爸媽去解釋,幫助孩子知道書裡講的是什麼內容。

第二個,預測和回想。

什麼叫預測?就是你看到這一頁,然後問問孩子「接下來會怎樣呢?那然後呢?你覺得之後會怎樣?」

舉個栗子,你可以在故事有出人意料的發展時,問孩子「這隻小熊走進森林裡了,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孩子可能會說他的想象。

那你就可以問他「為什麼他會發生這個事情呢?

你覺得之後會怎樣?

」 讓孩子往下做預測。

當孩子熟悉故事情節之後,就可以把預測再進一步,改成「如果他當時不這麼做,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或是「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為什麼?」 讓孩子試想不同的結局和可能性。

這又比預測更高一層,進入沙盤推演、多角度思考的境界。

預測可不是亂猜,而是孩子根據之前閱讀的經驗,根據故事裡的線索,去揣測接下來的情節。所以讓孩子去預測故事,就是讓他練習整理之前得到的訊息、然後去推論的一個邏輯思考過程。

而回想就是當一本書看完問問孩子

「你還記不記得這個故事講了什麼?」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幫助孩子複習。二是很好的幫孩子鍛鍊組織語言的能力。

一開始孩子可能想到那裡就說那裡,後面孩子會根據故事的情節把他串起來。

你可以問問孩子「這個故事裡面,你喜歡誰?為什麼喜歡他?你討厭誰?為什麼討厭他?故事中哪些讓你覺得很有趣?」

其實問問孩子對於這個故事的想法和感受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可以讓他練習發表個人評價,這是批判性思維的起步。

故事都會有個結局,你還可以問問孩子「

這個結局你喜不喜歡?如果不喜歡的話,你覺得應該要怎麼收尾?

」這樣的口語討論讓孩子去想象情節,練習編故事,也是練習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第三個,延伸討論。

很多父母以為,連線生活經驗就是藉助繪本

教訓

孩子,是道德教誨,故事剛講完就說

你看,大衛這麼調皮,你和他一樣淘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如果爸媽的延伸討論就是藉機教訓,大篇幅的說教,說故事對孩子來說就成了懲罰、說教和否定,孩子自然是不會喜歡的。

所以在延伸討論這個環節,爸媽只要說,「

咦,你看他發生這個事,你也曾做過這個事,你有什麼感想呢?……

」讓孩子連線自己的生活,去發表一些意見和討論就行了。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 千萬不要把親子共讀當成課堂教學,只有保持閱讀的愉快和彈性, 才能讓你們彼此都能樂在其中。

在延伸討論中,我們可以試圖從文本里面的內容轉化成孩子的生活經驗、切實感受。

04

第四階段:文字期

文字期,顧名思義,這是孩子開始對繪本上的文字感興趣了,如果家長的引導還停留在前三階段的話孩子的能力就會停滯不前。

如果當孩子逐漸發現他看的是圖,可是你念的是字,所以他就開始會對文字有興趣,他會想要去認讀這些文字,這說明她進入了文字期。

幫助孩子認識漢字,獨立閱讀

這是驗收成果的階段,如果前面幾個步驟完成得好,孩子已經具備獨立閱讀的能力了。

一般來說這個時候,孩子正好是在2年級,這一切歸功於你提供的有效親子閱讀,前面的步驟越紮實,孩子學習越輕鬆。

那在“文字期”這一階段,我們可以做什麼事呢?

✦ 此階段重點——認識漢字,開啟自主閱讀的道路。

逐字指讀可以從孩子熟悉的繪本故事開始,讓孩子體會其中一音一字的關係。

如果孩子處在故事期向文字期的過渡階段,遲遲卻不肯跟著你的指引看文字,那麼可以讓孩子來指,你來讀。

當孩子擁有了主動權,會更願意玩。

1、逐字指讀

就是說一個字由哪些“零件”組成,有什麼偏旁,由哪些字組成。比如今天看了毛毛蟲的“蟲”字,隔幾天看到了“下”那就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猜字,蟲和下在一起“蝦”怎麼讀。

在過幾天孩子又看到下旁邊變成了口,又組成了“嚇”,那就可以跟孩子繼續猜。

當孩子的識字量會相當大了,就可以跨進大量閱讀的門坎,邁向獨立閱讀的階段。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多給孩子提供主題豐富多元的書就可以了。

當然在剛開始的過渡階段你可以為他準備一些橋樑書,也就是圖文比為1:1的書籍,適合一二年級孩子閱讀。

當然,每個寶寶的閱讀能力發展水平可能也會不一樣,上面四個階段對應的寶寶年齡只是作為給爸媽的參考,並沒有嚴格的年齡對應關係。

爸媽想要判斷寶寶閱讀能力有沒有提升,還是應該重點關注寶寶的具體表現,然後來同步調整引導方式哦!

相關文章